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8 12:19:33

在中國傳統的世界觀中,中國是位居世界中心“中央之國”,而天地中心則在中原一帶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

中原,又稱華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

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中原地區尤其是河洛一帶處于黃河中下遊的交接之地,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因而被稱作“土中”、“地中”或“天下之中”;《尚書·禹貢》将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稱中州,又名“中原”。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3

中”與“天下”的起源

“中”之方位概念産生由來已久。唐蘭先生在《殷墟文字記》中說:“中者,最初為氏族社會中之徽幟……古者庭宇有大事,聚衆于曠地,先建中焉,群衆望見中而趨附。群衆來自四方,則建中之地為中央矣。列衆為陳,建中之酋長或貴族恒居中央,而群衆左右之,望見中之所在,即知為中央矣。然則中本徽幟,而其所立之地,恒為中央,遂引申為中央之義,因更引申為一切之中。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4

甲骨文中不僅有“中”字,也有東、西、南、北四土、四方的方位概念。如“己巳,王蔔,貞:口歲商受[年)?王占曰:吉。東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合集》36975)”。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5

商代雖然已經産生中、東、西、南、北五方觀念,但此時“天下”的觀念并未明确。戰國時期傑出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其長篇史詩《天問》中對天發問:“授殷天下,其德安施?”意思是說,天帝把天下交給了殷,是由于施行了什麼德政?這裡的“天下”和“德”顯然是西周以後的觀念

商周之時的周人,起源于今陝西境内。關中屬于早期九州中的雍州之地,雍州又為西土,故周人一直都是以“西土”自居,周初曆史的典籍如《尚書》、《逸周書》等典籍中也時常提及,如:

《牧誓》:“逖矣,西土之人!

《大诰》:“有大艱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靜。

《康诰》:“以修我西土。

《酒诰》:“封!我西土榮徂邦君禦事小子。

《康王之诰》:“惟周文武誕受羑若,克恤西土。

《泰誓》:“西土有衆,鹹聽朕言。

《商誓解》:“肆商先誓王維厥故,斯用顯我西土。”、“西土疾勤,其斯有何重?

《度邑解》:“日夜勞來定我于西土。

孔傳解釋為“武王在西,故稱西土”,這裡的“西土”不僅是一個方位詞,還帶有一種地域群體意識,區别于商代的“西土”。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6

周部族在古公直父時為戎狄所逼,自豳遷至岐下,到達“周原”,周人以邑為名,号為周。即《穆天子傳》卷二:“大王直父之始作西土”之說。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7

周人力量不斷增強,周人領袖開始被商王朝所倚重。“賜(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為西伯。”文王被封為“西伯”,取得了專征伐的大權。周向外擴張,北伐犬戎,西征密須,東攻黎、邗、崇,取得輝煌的戰績,使這些小邦國“再駕而降為臣”,成為周的與國。所謂文王時“三分天下有其二”,即是指多數諸侯國歸順于周,由此之後周人在西方繼續壯大,即周公稱贊文王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土。可見,“西土”在此時仍然是周人故國自稱。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8

武王十一年率周師東征商纣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周人克商之時西土意識對保證反商勢力的團結起了重要作用。武王病逝後,三監叛亂,“肆朕誕以爾東征”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征服殷商在東方的殘餘勢力,鞏固了周王朝,“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可見,周人的西土意識依舊存在。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9

周公成王東征以後,周人正式成為天下共主。為了将所得的天下延續下去,“周公敬念于後日:‘予畏同室克追,俾中天下。’及将緻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決定在中原地區營建洛邑。《尚書·梓材》雲:“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這裡的“中國”應指洛邑一帶的中原地區,在當時周人的地理認識中,洛邑即是天下的中心,而皇天将中國的土地與人民交給周的先王治理則表明周王受命于天,已是中國之主,此後的周人已很少提到西土。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0

由此可知,随着周王朝的建立,周人原有的西土意識逐漸衰落,有德之君受命于天的中國之主的意識逐漸興起,也可以說西周時期已經産生模糊的天下觀念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1

周人“中國之主”觀念具有地域中心認識和政治統治理念兩層意義。武王新勝之後,希望在“中國”治理殷商遺民。周人認為洛邑無遠天室,其名茲日度邑。決定在天下的中部營建新都洛邑,“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由此可知,周人把中國與天命相提并論,表現了周人的正統意識。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2

與“中國”相對的“天下”一詞最初見于《尚書·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顯。”周初為了鞏固四方,周天子通過分封的形式覆蓋天下,以此作為自己成為“中國之主”的政治基礎。穆王時期,周王朝對外擴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并達到鼎盛時期。《左傳·昭公十二年》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車轍馬迹焉。”穆王時期對外擴張征伐使周人中國之主的身份得到了極大強化與最終形成。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3

周部族憑借着自身的努力,以西人“小邦周”的身份逐漸強大,并最終一躍而成為“中國之主”。由“中國之主”觀念延伸而來的“天下”觀至昭王時期已十分清晰,“昔我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遠績以成名”。周王對四方諸夷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要求他們承認自己天下共主的合法地位。可以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西周中期前段周人“天下觀”終形成。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4

“中國”一詞所代表的含義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于周成王時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日:餘其宅茲中國,自之義民。”在這裡,最初的“中國”,是指“國中”,為都城之中(京師)之意。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5

周成王時,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主持擴建了洛邑(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白馬寺一帶),稱成周,将商的遺民遷來集中居住于此;又在附近築王城(在今河南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用以控制東方。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6

洛邑為成周所在,又位于“天下之中”的交通樞紐,因此被稱為“中國”。這說明,“中國”的概念開始由早期的“國中(京師)”,擴展成了“地理中心”之意。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7

除了何尊銘文所記,“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地理區域或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才多次出現。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産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于中國”,又“獸蹄鳥迹之道,交于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幹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8

華夏族建國于黃河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稱中國,而把周圍其他地區稱為四方(蠻夷),後泛指中原地區。黃河南北,古稱中土(土中)、中原、中州、華夏(又稱中夏或中華),實際上與中國的含義都是相同的。

什麼是“天地之中”?

周人的天下觀,承襲了夏商以後的傳統,以黃河的中下遊地區為中央之地。《史記·貨殖列傳》:“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國各數百千歲。” 河内與河南均位于黃河中下遊地區。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19

三皇五帝都邑: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0

夏朝都邑遷徙圖: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1

商朝都邑一覽表: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2

周人所都的河南,西周時指“成周”,東周時指“洛邑”,都是今天的洛陽地區。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3

周代的領土範圍,《左傳》中有具體的描述:”我自夏以後稷,魏、骀、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按照周人的描述,關中地區為西土,泰山淄博附近為東土,南陽襄樊附近為南土,遼,燕至陝北,為北土;所以周境四裔之内,地理中心的”中國“也在今天的洛陽附近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4

周代的”中國“,不僅有地理上的意義,同時也有文化上的意義。《周本紀》:”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塗,北望嶽鄙,顧詹有河,粵詹雒、伊,毋遠天室。商周時期的“有夏之居",位于洛陽所在的伊洛流域是商周文明的中心地帶,也是洛陽附近地區被稱”中國“的決定性因素。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5

登封“天地之中”的确定

《周禮注疏·卷十》中有周公營建洛邑,在登封嵩山測影定“地中”的記載:

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制其畿方千裡而封樹之。……鄭司農雲:“土圭之長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適與土圭等,謂之地中。今颍川陽城地為然。”

登封的曆史沿革,夏王朝最早在陽城(今登封市告成鎮)建都,稱為禹都陽城周公在嵩山測量天文,安放日晷,實際上就在京師洛陽的東南不遠處。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6

鄭司農雲“颍川陽城地為然”者,颍川郡陽城縣是周公度景之處,古迹猶存,故雲地為然也。案《春秋左氏》,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欲以為都,不在颍川地中者,武王欲取河洛之間形勝之所,洛都難不在地之正中,颍川地中仍在畿内。若然,武王已遷鼎於洛,欲以為都,周公又度景求地中者,武王雖定鼎訖,周公更度之者,所以審慎故。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7

周公測景台

案《書傳》雲“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建侯衛者,在《尚書·康诰》封康叔是也。案《康诰》雲:“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洛,四方之民大和會。”注雲:“岐鎬之域處五嶽之外,周公為其於政不均,故東行於洛邑,合諸侯,謀作天子之居。四方民聞之,同心來會,樂即功作,效其力焉。是時周公居攝四年也。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8

周公營建洛邑

又案《召诰》“惟三月丙午朏”,注雲:“是時周公居攝五年。越三日戊申,大保朝至於洛,蔔宅。厥既得蔔,則經營之。”若然,洛邑在攝政四年初為基止,至五年,乃正營之也。

此類記載都可以與《何尊》中的銘文相互印證。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29

因為登封所在的嵩山周邊是中國早期王朝建都之地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國幾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這裡建立了弘揚傳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這裡也成為人們測天量地的中心,這一曆史背景使得這裡彙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貴的文化紀念建築,其精華即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它們都與中國“天地之中”傳統宇宙觀發生着直接的、必然的聯系。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30

今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中,有周公測景台紀念

登封“天地之中”所代表的的文化内蘊

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代表了我國古代建築制度的初創和形制典範,集中體現了人類傑出的創造力,具有世界性價值以“天地之中”為基本理念的廟、阙、寺、塔、台和書院等集中體現了中國各代的禮制、宗教、科技、教育等建築學成就,是我國中原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的源頭和三教集大成之地,是中國多元文化的載體和典範。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31

少林寺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32

中嶽廟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33

嵩陽書院

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曆經周、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數千年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古老的中原地區上下三千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内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叫什麼(登封天地之中建築群所代表的文化内蘊)34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

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圍的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啟母阙)、中嶽廟、嵩嶽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參考資料

《尚書》

《周禮注疏》

《春秋左氏傳》

《逸周書》

《詩經》

《孟子》

《莊子》

《殷墟文字記》

《甲骨文合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