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端午節的多種叫法

端午節的多種叫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7 04:07:05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列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古語中有開頭、初始之意,“五”與“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端午節的多種叫法(端午節居然有二十多種叫法可謂)1

端午節與上古時代的天象崇拜相關,由“龍升天”祭龍儀式演變而來,既涵蓋星象文化内涵,也糅雜多種民俗風俗,從端午節的一項紀錄中可見一斑——據統計,端午節叫法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屈原日、解粽節等二十多種,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可謂冠絕群節。

在漫長的曆史中,端午節文化内涵不斷豐富,深受百姓追捧與喜愛,逐漸形成了賽龍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等民俗。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在世界範圍産生了廣泛影響。從曆代詩詞中,不乏端午節民俗作品,可以體驗傳統文化之美。

端午節的多種叫法(端午節居然有二十多種叫法可謂)2

(資料圖,新華社 郭德鑫 作)

劉禹錫觀龍舟競渡——“亂流齊進聲轟然”

賽龍舟,作為端午節第一大習俗,與紀念屈原有關。

“龍舟競渡”在戰國時代已成習俗。據說,戰國時代楚國大夫屈原,被貶黜流放,哀于國亡,自沉汨羅江。聽聞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組織營救,争相劃船進入茫茫洞庭湖尋找屈原。人們為了寄托哀思,在急鼓聲中劃獨木舟,後來發展成了賽龍舟習俗。

唐代詩人文秀作《端午》便點明了端午節與屈原的關系:“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詩中觀點言簡意深——盡管後人不斷祭奠,但屈原沉江的冤屈,卻無法得到伸張。

同為唐代詩人,以一首《陋室銘》聞名于世的劉禹錫,則描繪了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盛大場景。劉禹錫在《競渡曲》中寫道:“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楊桴擊節雷阗阗,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端午節,沅江上到處是彩舟,船槳拍打,鼓聲隆隆,舟如蛟龍脊鳍擺動。劉禹錫還提到,也就是自屈原(字靈均)悲歌開始,競渡成為一種習俗。

宋明之際,也不乏描寫端午節競渡的作品,讀來如臨其境。宋代詞人黃裳作《減字木蘭花·競渡》,寫道“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争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标第一歸”。明代詩人邊貢作《午日觀競渡》:“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由此可見,千百年來,賽龍舟一直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盛大習俗。

端午節的多種叫法(端午節居然有二十多種叫法可謂)3

歐陽修愛吃粽子——“五色新絲纏角粽”

中華傳統節日自然少不了美食,端午節吃粽子,令人大快朵頤。

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早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主要用來祭祖和敬神。晉代之後,粽子開始成為端午節美食——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走上老百姓餐桌,不僅在民間盛行,更傳播到日本、朝鮮等地。依據飲食習慣不同,粽子也分北方鹹粽和南方甜粽兩大類。

宋代文豪歐陽修喜好吃粽子,他在《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中記錄了包粽子的“文藝範兒”:“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绡畫扇盤雙鳳”。端午之際,正是石榴花開的季節,石榴花紅豔似火,楊柳被細雨濕潤垂下,人們用五彩的絲線纏繞出多角的粽子,煮熟了放在盤子裡送來。

不僅歐陽修,南宋愛國詩人陸遊也有相同喜好。71歲的陸遊在家鄉紹興歸隐時,于端午節作了一首《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遍野,山村裡一片美景。陸遊吃了兩隻角的粽子,帽子上插着艾草,忙着配藥方,隻希望一年平安無事。忙完這些事,已然夕陽西下,高興地喝酒吃菜吧。

吃粽子離不開美酒,蘇轼在《六幺令·天中節》也寫到:“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鸢舞。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宋代詩人王珪,則在《端午内中帖子詞·太上皇後閣》描繪了皇家吃粽子的華麗場景:“水風吹殿送微涼,竹葉金盤粽子香。試向濯龍門上望,不教車馬勝南陽”。

端午節的多種叫法(端午節居然有二十多種叫法可謂)4

文天祥挂艾草——“贈我一枝艾”

在中國古人看來,端午節陽氣旺盛,菖蒲和艾草生長茂盛,且具有辟邪防蚊蟲作用,便有在門上挂菖蒲或艾草的習俗,端午節也自然有了菖蒲節、艾節别稱。

唐代詩人殷堯藩借艾草感歎人生易老,他在《端午日》寫道:“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少年時代不識愁滋味,每逢佳節總是開心愉悅;如今歲月老去,逢節日總要生出許多感慨。不想效仿懸挂艾草驅邪了,隻希望飲下一杯蒲酒,希望天下太平。

宋代愛國詩人文天祥曾作《端午即事》,也提到了端午節贈艾草的習俗:“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裡外。丹心照夙昔,鬓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這首詩作有一個特殊背景,文天祥出使元軍被扣,鎮江逃脫,被謠言誣,為明心志,借屈原事,憤筆寫成。大意是:五月五日的端午節,你贈我一直艾草,過去的舊人已無法相見,新結交的朋友遠離身邊。文天祥以屈原為榜樣,内心依然有“丹心照夙昔”的壯志豪情。

元明之際的詞人舒頔,在《小重山·端午》對挂菖蒲艾草也有描述:“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怅,誰複吊沅湘”。采撷艾草菖蒲一片繁忙,家家戶戶的青年男女,都在高高興興準備過端午節。舒頔卻内心惆怅,誰在此時會悼念屈原呢?

賽龍舟、吃粽子、挂菖蒲艾草,從劉禹錫、蘇轼、歐陽修、陸遊、文天祥等大家的詩詞中,我們感受了端午節文化的力量。這些作品雖塵封已久,卻足以力透紙背,跨越千年,成為感動并塑造中國人獨特精神氣質的文化載體。端午節來臨,不妨循着這些文化符号,體驗傳統民俗,發現生活之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