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學幾年、多學幾遍”就能成為學霸嗎?
王營(特約評論員)
“别人家孩子幼兒園大班已經會100以内的加減法,簡單的英語問候。”
“二年級下學期剛開課,班上超過一半的孩子已經學完這學期的數學。”
“朋友的孩子初中物理已經上了第四遍,每次考試成績90分左右,家長不滿意,現在又開始上第五遍,初三才上的化學已經上到第二遍。”
……
上海市一位人大代表的孩子讀重點高中,她說,孩子班級裡同學都在超前學,有家長稱“所謂學霸,就是早學幾年、多學幾遍”。事實真的如此嗎?
5年前,曾花費12萬元為孩子報了17個培優班的武漢“着急媽媽”徐女士,當時讓5歲的兒子Jerry成了幼兒園小朋友眼中了不起的“神童”:他提前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知識。然而,升入小學後,Jerry成績卻不斷下滑,變得“中不溜秋”。由此可見,讓孩子早學幾年、多學幾遍,并不會如家長所希望的那樣,成為人人羨慕的學霸,反而讓家長徒增了許多焦慮和煩惱。
之所以造成這種反差,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提前學加重了孩子的課業負擔。從幼兒園到高中,每一學段所學内容都是經過科學論證的,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号稱我國古代教育大綱的《學記》中曾有這樣的論述:“大學之法:禁于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所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是指教育不能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齡特征,随意拔高。
讓幼兒園的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讓小學的孩子提前學習初中知識,或者讓初中的孩子提前學習高中知識,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陵節而施”,是違背循序漸進學習原則、違背兒童天性的做法。這就好像讓小馬拉大車,讓汽車拉火車,勢必會增加孩子的課業負擔。
二是提前學降低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對新事物、新知識的興趣,是孩子持續學習并取得學業成就的動力。大量事實表明,幼兒園的孩子如果提前學習了小學知識,等這些孩子進入小學重新學習這些知識時,孩子自認為已經學會了,學習興趣會大大降低,進而導緻思維懶惰。不僅如此,大多數這樣的孩子還會滋生驕傲自滿情緒,覺得自已高人一等,其學習的自覺性也會受到影響。
三是提前學讓孩子養成不良學習習慣。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雖然相互貫通,但又自成體系、各自獨立。不可否認,讓幼兒園教師去教小學知識,雖然知識可能教不錯,但卻很難做到專業化。許多提前學習過小學知識的孩子進入小學後,其知識掌握既不全面,也不系統,隻是學了一點皮毛而已,并且還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如握筆姿勢不正确,發音、拼讀不準确等,糾正起來比教“零基礎”的學生更困難。
由于超前學習會對孩子帶來不良影響,自去年以來,教育部明确要求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時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現象。教育部等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幹工作機制的通知》,首次提出要“做好學科類培訓是否超前超标教學的認定工作”。
學霸到底是怎樣養成的?研究近年來各地高考、中考狀元的成長經曆,可以發現,大多不是依靠早學幾年、多學幾遍。有些狀元來自于農村或城市貧困家庭,不具備上培訓班、提前學習的經濟條件;有的城市家長教育理念先進,教育環境寬松自由,從不送孩子上培訓班。
盡管狀元們的成長經曆各異,但以下幾點還是相似的:一是興趣廣泛,從小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視野開闊;二是善于動腦,從小就養成了思考的習慣,有持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知識學得深、悟得透,能舉一反三;三是非智力因素開發得好,從小目标遠大,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不怕困難、百折不回的勇氣等。因此,家長與其焦慮地讓孩子提前學習知識,不如着眼于孩子這些品質的培養。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标注來源,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