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管理四:仔豬紅痢
仔豬紅痢
初生的仔豬三天腹瀉,肛門無屎,隻見小豬消瘦,往往會被養豬人忽視,認為胎屎,拉胎屎小豬不見瘦,而紅痢仔豬見瘦。
仔豬紅痢又稱梭菌性腸炎,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是由C型産氣莢膜梭菌引起的初生仔豬的高度緻死性腸道傳染病。
紅痢腹瀉一般危害三天以内小豬,腸壞死、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點,是對養豬業危害較大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以下詳細介紹仔豬紅痢臨床特征,仔豬紅痢的治療方法。
仔豬紅痢是流行形式多為散發,無明顯的季節性,在同一豬群中,有些繁殖母豬圈發生,有些則不發生,與母豬腸道中帶菌有關。
仔豬紅痢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各豬群差異較大,就是在同一豬場中,各窩仔豬間也有較大差異。一般豬群發病和死亡都很高,本病感染一般為數小時或1-2天。
小豬紅痢在同一豬場不同窩之間和同窩仔豬之間病程差異很大,按病程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多為1日齡的仔豬發病,當天或第2天死亡,部分病例未見任何症狀突然死亡,或隻見到精神不振,拒乳、尖叫等。當初生仔豬突然排血便,後尾沾滿紅血水樣稀糞,病豬衰弱無力,處于瀕死狀态。少數沒有血水便,消瘦昏睡或死亡。
急性:小豬體溫升高不明顯或略微偏高,在40.0-40.5℃。病程2天左右,常維持2-3天後死亡。
小豬開始出現急劇腹瀉,排出含有灰色壞死組織碎片的紅褐色液體糞便,患病仔豬皮膚幹燥無彈性、搶毛、重度脫水,表現不吃奶,兩後肢與肛門周圍沾污暗紅色血水樣糞便,不願運動,很快消瘦,衰弱虛弱,最後死亡。
亞急性:小豬呈現持續的非出血水狀腹瀉,初排黃色軟糞,後糞便呈清水樣,内含灰色壞死組織碎片,類似粥狀糞便,表現食欲低下,不吃乳或吸乳無力,極度消瘦脫水,一般在出生後第5-7天死亡。
慢性:小豬在一周以上時間呈現持續性腹瀉,糞便是黃灰色,帶黏液,肛門和尾部粘有糞便,小豬、逐漸消瘦,生長停止與消瘦,死不掉的多為僵豬,或數曰後死亡。
仔豬紅痢的治療方法是,搞好環境衛生,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和加強飼養管理,做好給母豬注射疫苗免疫注射工作,這樣能提高母豬的免疫力,保護初生仔豬通過哺乳獲得抗體,使仔豬獲得被動免疫。
小豬初生後,在沒吃初乳前口服青黴素、強力黴素、複方阿莫西林等抗菌藥物,每頭小豬可口服青黴素鉀和鍊黴素各20萬單位,連服2天一3天,每天1次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小豬出生後盡早肌肉注射抗仔豬紅痢血清,每頭豬每公斤體重2一3毫升。
以上是仔豬紅痢臨床特點,仔豬紅痢的治療方法的具體内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參考與幫助,平時大家也要注意豬舍環境衛生,良好的環境可以避免很多豬病,節省飼養成本,讓豬吃好,喝好,睡好,玩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