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小學新生名單因“16個名字裡有8個生僻字”而“喜提”熱搜,在某竁(cuì)、某轟(hōng)、某某羙(měi)等名字的襯托下,樸實無華的“張二鳴”或成最大輸家,有網友調侃道:“預感張二鳴以後會經常被叫起來回答問題。”
這份名單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的确“超綱”了,但“8個生僻字”的說法也許并不準确。生僻字是指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或不熟悉的字,可到底哪些“不常見”,哪些“不熟悉”,見仁見智、因人而異。彧、珩、翀、赟,有的人不認識,有的人卻能說會寫擅解釋。生僻概念的邊界雖不明晰,大緻的範圍是确定的。
《居民身份證法》明确規定起名要使用“規範漢字”,而規範與否要看是否屬于《通用規範漢字表》中的8105個漢字。像“竁”這種絕大多數人看了不認識、又未被收錄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中,是生僻字無疑了。
生僻字逐漸成為取名的熱門選擇,背後折射出如今家長對獨特和個性的追求。俗話說“文《論語》,武《周易》;女《詩經》,男《楚辭》”,但當十三經已被翻爛、四個字的名字司空見慣、生肖取名更是紮堆泛濫時,就不難理解“難上加難”的父母們為何将目光投向《現代漢語詞典》最深處的角落。
在人們的獨特性需求越來越高的時代,“撞衫”“撞鞋”“撞香水”都會讓人感到尴尬,姓名中出現越來越多的生僻字正是為了避免與他人“雷同”。這樣看來,這樣的多元嘗試也未嘗不是一種進步。
《說文解字》有雲:“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思是,人們在白天可以通過形體和聲音互相區别,但到了晚上看不清楚,需要說出一個區别于别人的符号,于是就有了“名”。
這樣的解釋雖有很強的臆測成分,但也從一個側面道出了名字的意義。姓名本就是使人們相互區别開來的代号,求新求異本是無可厚非的,給孩子起什麼名字也是家長的權利和自由——隻是在取名時,或許還要想到更多。
不少生僻的姓名,雖然飽含了家長的美好期盼,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給出行、就醫帶來諸多不便。因為相關漢字在一些電腦系統中無法打印,于是出現了不能在線購票、銀行無法轉賬、持醫保卡就醫時醫療機構讀卡系統會顯示為“?”等問題。這個時候,就真可以說是“為名所累”了。
客觀上說,相關部門應當擔負好讓含有生僻字但符合規範的名字在各種生活場景中“暢通無阻”的職責。早在2016年,公安部就會同教育部等部門采取措施,加快信息系統升級改造,推動姓名中含冷僻字的身份證全面正常使用。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的專用字庫,已經包含了7.2萬個漢字了。也正因此,近年來,因姓名中有生僻字而不能辦理相關業務的新聞的确越來越少。
另一方面,名字既有個體屬性也有社會交往屬性。追求個性值得肯定,但求新求異的同時還要把握好力道,不能用力過猛、劍走偏鋒、走入“偏”“難”“怪”的歧途。姓名作為一個區分符号,本就是為了便利人們的日常生活的。
如果取了一個名字,孩子自己難寫、難記,别人難認、難讀,就會給交際帶來不少的麻煩。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讓孩子因為姓名過于出奇而過早承受本不該有的目光和關注,為“名”所累、受“名”所困,恐怕也不是家長們願意看到的吧。而且回過頭來看,過猶不及,在标新立異、偏門冷僻的方向上走得太遠,是否又陷入了另一種俗套呢?
“名無固宜,約定俗成謂之宜。”好名字沒有統一的标準,但不考慮實際使用、為了冷僻而冷僻、為了博取眼球而劍走偏鋒的名字,肯定不在好名字之列。事實上,漢字的組合在取名時可謂是用之難竭的,隻是有時候我們走不出既定的思維程式而已。比如,表示動作的漢字,就是“入名”時還可以深度開發的“資源”,聽、耕、牧、想、視、望、采,等等等等,都可以組合出音意俱佳的好名。所以,家長在給孩子起名時,還可以再多費些思量,畢竟這可能會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長。
這正是:起名無定理,獨特顯稀奇;一味求生僻,過度猶不及。
編輯 | 王海婷
校審 | 高路平
來源 | 人民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