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自古聖賢多蒙妒,不遭人妒是庸才。意思是自古以來聖人賢士多遭到他人的妒忌,如果不遭到妒忌的人都是碌碌無為的庸才。這句話我不敢苟同!
妒忌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準确說每個人都曾妒忌過他人,也可能被他人妒忌過。
妒忌
曆史上罪名的妒忌案例有很多龐涓妒忌孫膑的才能,于是在魏惠王面前誣陷孫膑私通齊國,導緻孫膑被腕掉膝蓋骨,成了殘廢。
孫膑雕像
周瑜妒忌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限期造箭十萬支刁難諸葛亮,存心加害,反被三氣吐血,臨死感歎“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與周瑜
明朝的萬貴妃,專寵善妒,她強迫其他懷有明孝宗骨肉的嫔妃宮女堕胎,毒殺明孝宗之母紀妃,差點令明孝宗絕後。
那妒忌往往會發生在哪些人之中?“XXX有什麼能耐,他那點水平能當上部門經理,還不是靠溜須拍馬走後門;XXX不過是憑一張漂亮臉蛋讨領導歡心,才被評為先進,不要臉;XXX不過是狗屎運好才賺了那麼多錢,又不是靠真本事”。相信很多人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聽過類似的對話,都遭受過别人的妒忌,甚至被人穿小鞋、言語诋毀。
背後議論
這些對話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充斥着濃濃的妒忌,一般都是發生在同事、鄰居、朋友、親戚等等這樣的關系中。
為什麼會産生妒忌?從妒忌發生的群體來看,不難看出,妒忌者與被妒忌者基本都屬于直接競争關系(例如同事)或者間接競争關系(比如鄰居,也可以稱為面子競争),彼此能力水平、起點背景等各方面都相差不大。當保持現狀的時候(比如同一職務,同一經濟水平),就會一團和氣,可如果某一天,一方發展得比另一方好一點,那麼稍差的一方非但不會服氣,反而會心生妒忌,甚至想方設法将對方拉下馬,踩在腳底,這就是人性。
維持平衡
“大家都窮得好好的,你為什麼先富起來”,關于這句話的網絡段子視頻很多,就是為什麼産生妒忌的最好佐證。
妒忌真的是因為我們優秀嗎?得知自己遭人妒忌之後,有的人本着優秀才被人妒忌的心理,沾沾自喜暗自得意,正如開篇第一句話:自古聖賢多蒙妒,不遭人妒是庸才。然而:妒忌真的是因為我們優秀嗎?
先來想一個問題,為什麼龐涓妒忌孫膑,周瑜妒忌諸葛亮,而我們不會去妒忌孫膑、諸葛亮?為什麼我們妒忌身邊的同事、親戚,而不去妒忌那些位高權重的大領導和馬雲、王健林等億萬富翁?
我們非但不會去妒忌,提到他們還會崇拜,争相傳頌他們的故事,甚至僅僅與其同姓,便奉為自己的榮耀。把他們說的話當成座右銘,把他們用過的東西收藏在博物館,把他們的出生地建成旅遊景點,甚至連他們的癖好都作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魏武帝曹操雕塑
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妒忌,隻因為對方的曆史貢獻、個人能力、掌握的權力和财富等,完全碾壓我們,因為不在一個層次,所以讓人心生仰望和崇拜。而妒忌,隻因為我們跟對方在同一個層次,而并非因為我們優秀。
所以,應對妒忌的方法,不是保持低調、示好遷就,而是勇敢突破自己,讓自己沖到一個他們完全觸碰不到的高度,因為隻有當你站得足夠高,妒忌才會轉化為仰望和崇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