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
成兆才畫像(1874~1929)
評劇是流傳于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民間地秧歌和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冬,蓮花落藝人成兆才、杜知義(金菊花)、任連會等對蓮花落進行大膽改革,吸收其他劇種的藝術成就,發揚蓮花落的優點和特色。首先是劇本改革,在原有對口、拆出戲的基礎上,依照大劇種的劇本結構形式,改編成大型劇本,去掉劇本裡的淫詞濫語,把活詞定為死詞;其次是音樂改革,大量吸收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的調式和闆式,溶入落子的腔調之中,形成了以闆式變化為結構體式的有自己獨特唱腔風格的新劇種;最後是表演改革,聘請河北梆子演員來教授傳統戲曲的表演程式,使各個行當的舞台動作進一步規範化。改革後的蓮花落改稱“平腔梆子戲”。
成兆才在任連會的幫助下,先後對《告扇子》《朱買臣休妻》《劉伶醉酒》《大劈棺》等大小劇目進行了改編和加工。伴奏樂器也在唢呐、闆胡、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三弦、笛子和全堂打擊樂,以真正戲曲的形式出現在舞台上,轟動了四鄉八村。清宣統元年(1909年)成兆才成立的“慶春班”進入唐山,落腳小山永盛茶園,首演“平腔梆子戲”。此後,以永盛茶園為基地,在京劇和河北梆子藝人的幫助下,對平腔梆子戲進一步改革優化,是為評劇史上第二次大改革。唐山的工人和市民對這俗稱“唐山落子”的平腔梆子贊賞有加,“唐山落子”因此得名。此時,評劇這一新劇種已經形成,隻不過未冠“評劇”之名罷了。
“唐山落子”《桃花庵》劇照
當時的著名演員月明珠(中,任善豐)、任善年(左)、楊柳青(右,餘钰波)
唐山落子受到冀東觀衆的普遍歡迎。蓮花落藝人頻繁往來于天津、唐山等一些大城市巡回演出,把這個新興劇種傳遍整個冀東地區。1909年夏,成兆才、任連會等赴盛京,演出于全盛茶園。1917年正在天津演出的慶春班趕上發大水,戲園被淹,停止演出,遂乘船經“煤河”返唐。是年,永盛茶園園主王鳳亭置箱入班,更名永盛合班。1918年,永盛合班應邀到山海關演出,唱紅古城,譽傳關外。同年,永盛合班在山海關改名“警世戲社”,挂出了“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牌子,後人稱其為評劇的第一個班社,标志着這一新劇種己進入成熟期,由此成兆才作為評劇創始人的地位已經确立。
1919年,成兆才根據家鄉發生的楊三姐告狀的真實事件,編創了大型現代戲《槍斃高占英》(後改名《楊三姐告狀》),在哈爾濱慶豐舞台首演大獲成功。成兆才一生先後創作、改編了劇本100餘出,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成兆才就是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為銘記成兆才對中國評劇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國家文化部、河北省、唐山市和灤南縣人民政府于1989年在成兆才的家鄉灤南縣共同投資興建了成兆才紀念館。
1935年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采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于《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于全國。
解放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唐山出現了高豔敏、範金亭、洪影、于豔秋、李憶霞等著名演員。2000年9月,由文化部藝術司、河北省文化廳、唐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唐山)評劇藝術節在唐山市舉行。2001年9月第二屆中國(唐山)評劇藝術節升格為“中國評劇藝術節”,成為全國性文化活動。中國評劇藝術節的舉辦,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了評劇藝術傳承發展。
來源:唐山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