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情滿珠江》劇照。
“好劇本、好班子、好票子。”這是董智勇在制片生涯中始終堅持着的“三好”原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國産電視劇佳作頻出的“黃金時代”,而董智勇經手的電視劇,頻頻在衆多優秀電視劇中以高質量脫穎而出。《情滿珠江》《和平年代》《驚濤》《軍嫂》……多部極具代表性的優秀電視劇、電影一度掀起各電視台“黃金時段”收視熱潮,從廣東走出的原創電視劇由此為全國觀衆所熟知。
在廣東電視台工作期間,董智勇主持策劃的廣東本土原創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時至今日已播出4000餘集,是中國電視史上播出時間最長、播出集數最多的電視劇,更成為展示嶺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從藝59年,由董智勇擔任策劃、總制片人、責編的影視作品多達60餘部。從一名話劇演員“入行”起,董智勇如今雖已年屆八旬,卻仍保持着一名“影視人”的精神面貌:聲音洪亮、性格直率,帶着敢闖敢拼的勇氣。細數作為制片人一路走來的經曆,他至今仍覺得那些工作的細節“還都曆曆在目”。
人物名片
董智勇 男,漢族,1942年2月出生。電視藝術家(影視策劃與制作),從藝59年。著名影視制片人、策劃人,擔任策劃、總制片人、責編的影視作品達60多部,創造了廣東影視制作的輝煌曆史。代表作品有電視劇《情滿珠江》《和平年代》《驚濤》《軍嫂》《我心飛翔》《東江縱隊》《把一切獻給黨》《情暖珠江》《外來媳婦本地郎》等。作品曾多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金鷹獎、華表獎等一系列國家級獎項,廣東省第五屆、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個人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頒發“全國十大榮譽監制”稱号、廣東省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榮譽稱号。
嚴守質量,讓粵産好劇跨過黃河
上世紀80年代,從參與制作電影《南拳王》開始,董智勇便與影視制片這個“朝陽行業”結緣,後在省話劇團組建“廣東省藝術發展中心”,由此開啟制片人之路。
1990年,由中央電視台推出的電視劇《渴望》火遍大江南北,這也成為董智勇從藝經曆中的得意之作——《情滿珠江》誕生的契機。當時廣東省委對廣東的電視劇制作提出了“硬指标”,“北有《渴望》跨長江,廣東當時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嶺南經濟中心,也必須要推出一部既能反映時代變化,又能展現廣東文化實力的電視劇,讓它也跨過黃河。”董智勇回憶稱。時在珠影集團電視部工作的他,意識到這部電視劇的推出勢在必行。
“好劇本是基礎。”董智勇始終堅定地認為,隻有首先在劇本創作上下功夫,才能更順利地打通電視劇制作的各個環節,因此作為總制片人的他選擇同步擔當責任編輯的角色。
“70年代下鄉、80年代返城、90年代創業”,是《情滿珠江》中的一代人、一個群體的生活縮影,但是他們具體的個性境遇又都是不同的,“要有锱铢必較的算計、棋高一着的智謀、古道熱腸的仁義,主要情節源自生活,又要更合适在電視劇上呈現。”董智勇回憶,《情滿珠江》的劇本修改工作前後持續一年有餘,原定的第一批演員都已經等不及離開了,再經曆了半年多的拍攝後,才達到最終滿意的效果。
此後,在策劃大型軍事題材電視劇《和平年代》時,董智勇仍然在劇本上嚴格把關。他介紹道,《和平年代》最初由廣州軍區的文藝創作者們推出。“但他們是文學作家,電視劇有電視劇的标準,不行就要改。”董智勇笑稱,在創作問題上,他就是這樣“锱铢必較”。也正因此,才能收獲好的結果,演員張豐毅看到劇本後立刻決定自降片酬飾演主角“秦子雄”,《和平年代》之後的制作也順利地開展了。
而作為制作人的董智勇,還要統籌各方繁雜事項,用他自己的話形容,“是要對電視劇制作的各個環節‘門兒清’。”籌備《情滿珠江》《和平年代》等劇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尤其是在資金方面出現了問題,董智勇不辭勞苦到處“找人脈”:用剛學的客家話和央視領導“套近乎”、說服香港中旅提供劇組在港拍攝的全部資金……性格直率的他甚至直接動筆給領導寫信“聲讨”落實資金撥付,就這樣一筆一筆地為電視劇争取到了制作經費。
“我年輕的時候就有一種不服輸的勁兒,做話劇演員時,我曾因身高演不了主角,就改行當了編劇。在後來接觸到電視劇制作行業的時候,是這股勁兒推着我走下去。”回憶起這幾十年來的制片經曆,董智勇認為是自己“不服輸”的個性和身邊一批文藝工作者的“純粹的熱愛”支撐着他克服難關、一路走來。“從上到下,從創作到拍攝,總有那麼一群人,在全心全力做事。”他說。
“優秀作品往往擁有很強的生命力。而它們作為文藝精品可以影響幾代人。”董智勇總結,是一代人精益求精的追求造就了這些作品,而其産生的影響力,讓自己覺得付出很值得。
堅持原創,營造創作精品的生态環境
“生仔未必就是福,要娶媳婦要分屋,老屋飛入外來雁,雞同鴨講眼碌碌,眼碌碌……”這首《外來媳婦本地郎》的主題曲,時至今日仍然是廣東人心中的“神曲”。2022年,已經是《外來媳婦本地郎》開播的第22個年頭,目前已播出超4000集,創造了原創電視劇的收視神話。
《外來媳婦本地郎》的籌備,在1998年就已經開始。當時,董智勇剛升任廣東台副台長,當天下午即召集編導開會讨論原創劇制作計劃。
“廣東台要有自己的電視劇。”董智勇敏銳地意識到,僅僅依靠“引進”是不夠的,隻有用自制劇打造品牌,才能“亮出名片”,維持地方電視台運作下去的活力。因此,創作一部“長命”的粵語系列輕喜劇,是他認為電視劇業務部能“殺出一條血路”的突破點。
最後,他在5個原創劇本大綱中,相中了3名女編劇王萍、王丹丹、許丹華合創的劇本大綱:在一座西關大屋共同生活的“光宗耀祖”四兄弟,機緣巧合之下分别娶了四個外地媳婦,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家庭故事……董智勇與編劇們進行了為期2年的創作、磨合,最終形成了《外來媳婦本地郎》的雛形。
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故事架構和人物設定都非常日常化的劇本?董智勇認為,21世紀初的廣東,正走在開放前沿,各種外來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其産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千家萬戶。因此,這個故事“是最接地氣的,就像在訴說你我家裡都會發生的故事”。走“親民”路線,這樣不僅成本小,而且用傳統的家庭反映改革開放“滲透式”的影響,一方面更能引起“老廣”的共鳴,一方面也是對時代的真實反饋。
以家長裡短道盡人生酸甜苦辣,《外來媳婦本地郎》以“人情味”和“煙火氣”取勝,将幾代人的個性和人生軌迹展示得淋漓盡緻、趣味盎然。2000年11月,《外來媳婦本地郎》一經播出便大受歡迎,第一系列60集播出後,收視率一度高達42%以上。一時間廣東觀衆的電視機中,總會傳來熟悉的主題歌聲,劇中康氏兄弟的大家庭,仿佛也成為幾代“老廣”自己的鄰裡街坊。
如今《外來媳婦本地郎》播出早已突破4000集。談及“長命”電視劇接下來的走向,董智勇始終認為,藝術一定要永遠保持新鮮感、緊扣時代脈搏才能做到“長青”:“我們必須與時代同步。每個人的命運都在發生變化,這座大屋還可以衍生出很多故事,而精彩的故事,需要依附于時代、敏銳捕捉當下的生活熱點進行藝術加工,才能抓得住觀衆。”
目睹了影視行業這幾十年風雲變幻的董智勇,如今也時常感歎,影視行業步入“市場化”亦伴随着資本的裹挾和環境的浮躁,但他同時也相信,觀衆是永遠會為好作品買單的。2017年,年過古稀的董智勇依然參與策劃了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愛人同志》,這部劇的劇本也經過了前後長達6年的打磨。該劇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播出後,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
“新媒體時代的觀衆,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看‘哪個台’了,更重要是看‘什麼内容’。因此創作永遠是第一位的。”回歸到影視藝術的核心,董智勇依然是那個堅持“劇本就是一劇之‘本’”的制作人。
“時代在變,藝術的基本規律不會變。做影視,基本功一定得紮實。”董智勇如是說。
●南方日報記者 關雨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