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09:37:08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最新五險一金工資)1

五險一金計算方式

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和公積金。

五險一金計算器

住房公積金繳存額采取一年一定的辦法。每個住房公積金年度(當年7月1日到下一年的6月30日)的繳存基數為職工個人去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月平均工資。

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職工上年工資總額÷12。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有上下限規定,各地最高最低繳存基數不一樣。

公積金、社保繳納基數可以不一樣

公積金繳納基數:

各單位應按照上海市統計局計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口徑計算職工月平均工資,并以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該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核定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各單位應在核定職工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後一個月内,将核定情況告知職工本人,以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社保繳納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最新五險一金工資)2

工資薪金收入個稅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具體為:

(一) 獎金

(二) 計時工資

(三) 計件工資

(四) 津貼和補貼

(五) 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工資個稅預扣預繳計算公式

當月個稅 = (累計收入 - 累計五險一金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減除費用)x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累計已繳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累計稅前工資收入 - 累計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減除費用

累計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當月應納稅額 = 累計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納稅額

累計減除費用 = 員工當年在職月數 x 5000

2020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最新五險一金工資)3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最新五險一金工資)4

什麼是勞務報酬?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收入調節稅的征稅對象之一。是個人獨立從事設計、安裝、制圖、醫療、會計、法律、咨詢、講學、投稿、翻譯、書畫、雕刻、電影、戲劇、音樂、舞蹈、雜技、曲藝、體育、技術服務等項勞務的所得。這些所得如果是以工資、薪金形式從其工作單位領取的,則屬于工資、薪金所得,不屬于勞務報酬所得。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 = 勞務報酬(少于4000元) - 800元

應納稅所得額 = 勞務報酬(超過4000元) × (1 - 20%)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适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說明:

1、勞務報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2、勞務報酬所得大于800元且沒有超過4000元,可減除800元的扣除費用;

3、勞務報酬所得超過4000元的,可減除勞務報酬收入20%的扣除費用;

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最新勞務報酬個稅稅率表2019-2020如下圖: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最新五險一金工資)5

1.表中的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後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适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不含稅級距适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最新五險一金工資)6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年終獎個稅金額反算稅前年終獎時,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個稅金額都能反算出稅前年終獎的,年終獎個稅金額區間是不是連續的。

稅後年終獎反推稅前年終獎時,有時會得到兩個稅前年終獎金額值,這兩個值結計算後得到的稅後年終獎是相等的,隻是扣稅金額不一樣。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一)先将雇員當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平均每月收入),參照下面的個稅稅率表,确定适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二)将雇員個人當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上述确定的适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征稅,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适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稅率表年終獎個稅稅率表2019-2020如下表:

五險一金年終獎如何計算(最新五險一金工資)7

說明:本表平均每月收入為年終獎收入金額除以12的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