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是這幾年來的熱詞,企業數字化轉型言必稱之。
可是,雲服務究竟是什麼,對于很過企業的管理者決策者而言,還僅僅停留在字面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八一八雲服務這個概念。
一陰一陽謂之道。
說雲服務,首先要講它的對立面,本地化服務。
以郵件系統為例:
你的公司郵箱(前提是公司有自己的系統)就是本地服務。
首先,建設機房,購買服務器,部署郵件系統,搭建内部網絡,提供外網接口,然後在每一個PC終端設立個人郵件服務器,用于收取或者發送郵件。
這就是本地化服務,郵件存儲在機房的服務器,備份在災備服務器,運行服務器上的郵件系統,通過内部網進行郵件服務。
你的QQ郵箱是雲服務,包括小公司使用的QQ企業郵箱。
首先,你通過互聯網登錄QQ郵箱站點,注冊用戶名密碼,然後可以享受郵件服務。
這個雲服務體現在郵件可能存在騰訊雲的某一個服務器的存儲空間,但是這個空間不是固定的,有可能今天存在北京機房,明天由于動态調整到了深圳機房;郵件系統基于騰訊雲服務器上,不僅僅為你提供服務,還未數以億計的其他全球用戶提供服務,隻要有網絡接入,你就可以通過website登錄郵箱,享受服務。
可以簡單的總結:
本地化是小作坊,雲服務是流水線。
雲服務和本地化服務的區别如果用管理學和經濟學術語來描述,他們之間的區别在于三個關鍵詞:規模、聚合、效率。
本地化服務器的規模有限,聚合數量有限,效率自然不會太高,體現在成本分攤上,也是企業很重要的成本中心。
雲服務器,規模巨大,如AWS、Azure等,聚合全球數以億計的同樣服務人群,把成本攤薄至極低,這就是你為什麼可以免費試用一定容量限制郵箱的原因。
如果從技術上來講,雲服務商通過建設多個機房,串聯多台服務器,整合這些服務器的CPU/存儲/環境部署,形成一個全球化超級計算機。這個超級計算機的CPU/存儲遠遠大于貴公司那個機房的算力和容量,自然提供的服務速度和效率也是大幅提升。
同時,因為是一個超級計算機,通過虛拟機、容器技術,可以形成無數個獨立的空間,來動态享受超級算力。打個比方,就像一間民宿和一家快捷酒店的效率對比,整個服務團隊占比差異非常大,自然雲服務的效率就得以保證。
作為落地工作而言,雲服務的便捷性也是秒殺本地化服務的。
以公司需要開發一套客戶服務系統為例。
如果是本地化架構的公司,他需要先增加數台服務器,以保證未來系統運行的硬件;需要搭建開發環境,這個環境需要相對隔離,有完善的安全防護,病毒防護;系統開發完成後,還需要一個測試環境,需要配置郵件安全、病毒防護、工作流程、功能性測試等内容,最終完成測試,正式上線。
整個流程在管理層面分為,立項階段、采購階段、配置階段,開發測試階段,上線。
如果是雲服務的公司,他可以向雲服務商提出開發需求,雲服務商把整合好的開發環境和測試環境開放給公司IT,經過數個小時的對接和調整,就可以開發了,然後測試、上線。
衆所周知,企業中最難得工作是立項,但對于IT而言,通過了立項才是第一步。采購、安裝、配置環境通常都是數周乃至一兩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才可以進行開發和後來的測試上線工作。
兩相對比,顯而易見,雲服務至少節約了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而且開發和測試環境的穩定性和易用性一定遠遠超過企業自己臨時搭建的。AWS的誕生過程,大家就可以看到這個痛點是如何被發現,并解決,然後成為世界上很大的一門生意。
還可以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直播案例。
為什麼這麼多創業公司都擠進直播這個行業,原因除了風口、熱錢等,技術底層架構由公有雲來提供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隻要你有創意,有想法,有投資,有變現路徑,技術可以直接租用雲服務,把以往自己搭竈生火做飯變成了點外賣,效率自然不同。
使用雲服務的顧慮掌控欲是每一個管理者的基本素質,失控往往是事業失敗的開始,這是傳統經濟學多年來的經驗總結,但是互聯網時代,K.K的《失控》、自組織等概念變成了新的商業聖經。遺憾的是很多人還沒有從過去的輝煌回過神來。
面對雲服務,很多管理者認為,既然信息不是存在我自己的保險櫃裡,那麼就是不被掌控,不安全的。這也是他們拒絕接受雲服務的一個重要理由。
可是,恰恰是這些管理者,他們把自己最寶貴的錢存在了銀行,而沒有放在家裡,把自己祖傳的祖母綠存在了銀行的保險櫃,而沒有放在自己卧室床頭的保險櫃。
這個案例說明了對于信息安全理解的四個層次:
第一,無法掌控
無論是本地化還是雲服務,所謂掌控就是可以通過按鍵去關機,通過登錄去獲取服務。無非本地是有一個責任人來管理這些,雲服務是有一個供應商來管理這件事情。責任人面臨的是個人風險,比如此次微盟的删庫事件。而雲服務面臨的法律風險,相對而言,法人的風險可控性其實更高。
第二,機房和系統的安全性。
系統安全性有行業的規範,比如C2認證、政府許可之類。本地服務一般而言受困于投入,基本可以滿足企業自身需求即可,安全程度和雲服務商的差距就好像前面案例中,自己床投保險櫃和銀行保險箱的區别。
第三,服務器被攻擊。
本地化服務器是一體化的,類似一間民宿,隻有一個大門。但是雲服務商是通過機構共享服務器的算力和存儲,同時又通過虛拟機和容器分配了多個獨立的空間,類似于小區,大門被攻破或者某家被盜,其他住戶依然安全。
第四,雲不可靠。
這個觀念純屬非IT專業人士的臆斷了。作為雲服務,由于是多個數據中心的共同服務,其安全性遠遠超過僅僅隻有1-2個災備中心的企業數據中心。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不可靠的觀念是來自心理學内涵。我不掌握這個知識,我覺得不可靠。就像燃油車主對特斯拉車主的質疑一樣。
成本,當然是成本當然,除卻這些技術上、安全的原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讓很多管理者不會明說,那就是成本問題。
基于公司的會計準則,财務上會把與數據中心相關的硬件、軟件、存儲、設備、機房等内容進行3-5年折舊,這樣體現在财務報表上的數字往往不會顯示的那麼刺眼。
但是,财務報表很難體現管理成本,尤其是維護基礎設施所需的間接成本。正如文中之前所說,構建本地化開發測試環境将多花費1-2個月,不說業務耗時成本,單單是人員成本就無法體現在會計準則的相同科目中,導緻産生了隐形成本而不自知。
2015年,率先采用AWS雲服務Capital One銀行的CIO Rob Alexander 說,我們未來将以AWS為主要的雲基礎架構供應商,采用雲優先的方式進行開發工作。我們擁有了實時、數字優先、并能預測客戶需求的體驗時,技術将在金融業務中發揮出核心作用。雲可以快速高效的進行軟件開發和部署,并是我們團隊能夠專注于我們最擅長的工作----構建卓越的軟件,并為客戶提供創新體驗。
最後,總結一下:
雲服務定義就是人們運行和訪問的軟件和文件不再與計算機和服務器綁定在一起,而是存在于互聯網最便于我們訪問的地方。
雲服務的最大好處就是小微企業創業成本大幅降低,上線速度大幅提高,符合數字化轉型的基本原理。
萬物互聯,一定不是本地化的,雲服務是唯一路徑。
在變革的時代,自我封閉形成專業化壁壘,最終會成為曆史的車轍。唯有直面變革與挑戰,才能在波雲詭異的未來,獲取成功的可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