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做好一點小事,很多家庭每天都要經曆一番“雞飛狗跳”:比如你隻是想讓他自己好好刷個牙,結果他就是不聽;生氣的你威逼利誘之下,他終于妥協了。但下一次,“不聽話”又開始上演了。
唉,為什麼孩子總是“屢教不改”呢?要是我們說什麼他就能積極的去做、甚至不需要我們開口,就能主動把事情做好,那該多好啊!
1
父母尊重在先,才有孩子聽話在後
這麼“幸運”的媽媽,現實生活裡還真有——
比如《我最想學的雙語親子課》作者劉莉,她的女兒小柯柯,就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
小柯柯在家會乖乖吃飯,在幼兒園會大聲和老師打招呼。最讓媽媽們羨慕的是,遇到事情時,她不會任性地哭鬧,小小年紀就會用溝通的方式——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也願意體諒媽媽的感受。
兩周後的一天,小柯柯突然明白了媽媽的意思:原來抽屜裡的東西應該待在抽屜裡。
從那天起,小柯柯再也沒有翻過抽屜,擺過“地攤”。就算好奇打開抽屜,也會在玩好後,把東西放回原處。
正如劉莉在書中所說:“溝通不是把我的規則強加給你,或者無條件地接受你的規則,而是嘗試能不能找到一條讓我們都開心的中間道路。”
劉莉的耐心和等待,換來了小柯柯的聽話與配合,更教會了她尊重與溝通的意義。
所以沒有什麼天生就聽話的孩子。隻有願意尊重孩子的家長,和學着大人,同樣回以尊重的孩子。
2
做個安靜的觀察者,竟能讓孩子變聽話
老話說的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實養孩子,何嘗不是這樣呢?
因為湊得太近,所以看自己的孩子時,總是這也不好,那也不對。看别人家的孩子,毛病就少多了,橫豎比自己的孩子強。
難怪有人說,讓孩子聽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和鄰居換一下孩子。
雖然隻是句玩笑話,倒也可以給我們些啟發:
養孩子的時候,不要做勞心勞力的指導者,而是嘗試退一步,當個安靜的觀察者。不僅家長省心,孩子也會變聽話。
比如最近,每次洗完澡,2歲半的兒子都隻顧着玩水,三催四請不肯起來。要是強行把他抱起,他一定會聲嘶力竭地哭給我們看。
想到小柯柯的故事,我決定試試給他多一點的時間,讓他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結束洗澡。
因為兒子最近迷上了數數,我便對他說,“媽媽從1數到10,你就起來好嗎?然後媽媽陪你玩别的遊戲。”
我慢慢的從1數到了10。果然,他專注地玩水,完全沒有要起來的意思。
接着,我又數了兩遍,他還是自顧自的玩水,頭都沒有擡一下。
就在我準備數第四遍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兒子突然放下手裡的玩具,自己從1數到10,然後一下站了起來。
那一刻,我愣住了。
原來除了“我”喊停,“我”把他抱出來,還可以改變一下方式,變成“兒子”喊停、“兒子”自己站起來。
原本以為,要找到那條“能讓我們都開心的中間道路”,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耐心。但當我真的放下管教的主動權,甘心做一個觀察者時,隻是數幾遍數字的時間,一切都變得容易起來。
3
願意等一等,孩子才來得及聽你的話
也許你會說,這種等待,難道不是溺愛嗎。
但很多時候,我們把急于立刻讓孩子服從,當成了“立規矩”。唯恐不夠嚴厲,失了威信,将來更難管教。
但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過分強調當下的服從,孩子反而會失去自律、自重的機會。
如果能退後一步等一等,用觀察的視角看一看,給孩子思考、決定和管理自己的機會,他們反而會體諒我們,尊重我們,用對大家都好的方式來回應我們。
日本臨床心理學家奧田健次曾在書中做過這樣的比較:
A家庭經常給孩子提要求,立規矩(比如洗碗、疊被子),孩子做不到時就批評他。長此以往,孩子會為了不挨罵而勉強做事。
B家庭不常給孩子提要求,但會在孩子偶然做到時表揚和感謝他。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自覺主動。因為被感謝、被贊賞的感覺很棒。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聽話、省心。但你是願意每天跟在孩子後面不停地催催催,還是願意用尊重和等待的方式,先辛苦一下,最終培養出自覺主動、懂事體貼的孩子呢?
相信這一刻,你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