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溫泉鎮的廬山山麓,是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東林寺)的标志,為廬山曆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也被日本佛教淨土宗和淨土真宗視為祖庭,每年都吸引大批日韓信衆前往朝拜。
2007年東林寺四衆弟子為報佛恩,開工建造阿彌陀佛接引大銅像,值得一提的是大佛資金全部來自世界各地信徒和善心人士捐贈,建成後也将摒棄商業化運作,不收門票。
東林大佛
東林大佛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48千克黃金為大佛鍍金。東林大佛是中國及全球第一高阿彌陀佛像,佛像身高48米,以表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總高81米,為至火焰寶蓋頂點之距,以表九九八十一,意為修行成佛艱辛不易。
北依廬山主峰,群山環抱,山水相連,主要建築以中軸線依序展開,建築空間開合有緻,登山階梯起伏跌宕,間有虹橋飛跨,使阿彌陀佛的神秘、慈悲、莊嚴漸次展現在了信衆面前。
吸收了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敦煌大佛、日本鐮倉大佛、古印度及盛唐時期佛像的優點,力圖達到宗教精神與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結合(從小到中稿已經二十餘次修改)。
東林寺大佛景區建築以唐代建築風格為依據,力求準确、全面地再現盛唐佛教寺院的建築空間、造型與裝飾形式,不僅在空間與建築形式上,而且在裝飾細部上,力求充分體現大唐風韻,以體現光大佛教文化,再現盛世輝煌的主題。
山門區:大佛景區建築群沿軸線布置,在軸線南端,與環廬山幹線公路相鄰,用一個烏頭門形式的唐式影壁作為屏障,也作為景區的南部邊界。由烏頭門式影壁與山門,及山門前兩側作為附屬用房配置的廂房,構成一個入口空間。
釋迦殿區,山門以内有錯綜複雜的水面、平台、虹橋、和凹字形平面的開敞廊亭及正殿,形成一個略似故宮午門五鳳樓的空間,這是一個敞開胸脯歡迎接引性的空間,也是一個表現唐代淨土寺院八功德水及亭台樓榭的繁盛景象的空間。
經幢區,觀佛閣後左右對稱布置經幢。雖然,在唐代時這裡應該是放置鐘樓和藏經樓,但為了适應現代佛教儀規的要求,按地形的空間格局,布置經幢。
三聖殿區是一個典型的古代中國宗教聖山的空間格局。其主殿高踞于庭院北端的高地上,通過三重台基,和重重台階到達。庭院前部為一個過殿,其形式為典型的唐代殿挾屋的形式,中間為主門,兩側為側門。
觀佛閣區位于登臨大佛階梯的中段,位于飛虹橋前,既是一個中間平緩的休息路段,也是一個瞻仰大佛,并回望三聖殿、天王殿的重要觀景點。觀佛閣中設置有十六幅壁畫,為單檐八角亭榭式樓閣,昭顯唐代建築雄大舒展的風韻。
飛虹橋區是大佛景區中利用山體中的谷澗,設置了一座飛虹橋,橋體建議設計為拱形,如空中飛虹,橋欄以唐式欄幹及相應尋杖、華版,再現唐代大型虹橋的形式。
大佛佛座是東林大佛的所在,是宏偉佛尊屹立之處,位于景區中軸線的最高點,佛座呈正方形,内為三重漢白玉階基,略近天壇的形制,但欄杆、階基須按唐代的裝飾紋樣與制度。
平台遠眺,形成一個視野開合,高度起伏,張弛有序的禮佛拜佛空間序列,使阿彌陀佛的神秘、慈悲、莊嚴漸次展現在信衆面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