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配置是指什麼?
在經濟學中,資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資源是指自然資源;廣義資源是指經濟資源或生産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等。可以說,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任何社會,人的需求作為一種欲望都是無止境的,而用來滿足人們需求的資源卻是有限的,因此,資源具有稀缺性。資源配置是指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産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
資源配置即在一定的範圍内,社會對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間進行分配。
資源配置的實質就是社會總勞動時間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效益就明顯低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何謂絕對過剩、相對過剩?
絕對過剩和相對過剩是兩個相關的概念。
絕對過剩是指社會生産出來的東西,在讓所有需要它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最大的滿足之後,還有所剩餘。
相對過剩是指該種商品的過剩是相對于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而言的, 是相對于人們的購買能力的過剩。也就是說,社會的供給超過了具有購買能力的人的需求。而與此同時,還存在許多買不起該種商品的人。
事實上,絕對過剩是以社會生産力的極度發展為基礎的,是一種很難達到的境界,而相對過剩則是時常出現的事情。無論是世界上的許多發達國家,還是我國國内的一些地區,都存在相對過剩的現象。并且相對過剩的發生在一個行業内還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相對過剩的商品,從廠商的長遠經濟利益來說,是不适合免費發送給那些沒有購買力的人群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