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
讓一群小孩子待在同一個房間裡,并且給他們每個人都布置了任務。
有些小孩需要寫一些文字,有些小孩負責評價審核他們的文字。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心理學家給每個小朋友都分配了食物。
通過觀察發現,有不少負責評價審核的孩子,也就是有權力的一方,吃東西時動作幅度更大,聲音也更大。
心理學家得出了一個結論:
一個人吃飯的狀态,與他所處的情境是有很大關系。
“飲食”中的食,隻是吃飯這件事的一部分。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看成一個更為複雜的過程。
一個人的飲食習慣,能夠體現他的思維、行為模式。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一個人吃飯的習慣和性格有怎樣的聯系。
吃飯比較快的人
有句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
“一日三餐”本就是能讓人感覺到快樂、幸福和放松的一件事。
在吃飯這件事上非常講究效率的人,其他方面,也是很難讓自己慢下來。
做事講究效率的人,往往比較有目标感。
這樣的人更注重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比較容易在事業上取得一些成績。
他們對自己比較苛刻,不敢停下來,不敢享受生活,他們常常會用物質、金錢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也會因為過于偏重目标和事業,而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
來源:全景視覺
吃飯比較慢的人
這裡會存在兩種比較極端的情況。
一是,這樣的人會很享受美食對味蕾的刺激,追求和食物單獨相處時多巴胺的分泌。
所以,他們會讓吃飯這件事,盡可能延長。
他們追求快樂,也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也願意自我滿足。
他們的内心往往比較平靜、安定,很少會産生焦慮的情緒。
這樣的人比較注重自我感受,有時候可能會給人一種比較自負的感覺。
還有一種情況是,覺得吃飯簡直就是“上演災難片”,食物實在是難以下咽,但為了填飽肚子又不得不吃。
這樣的人,快樂的阈值通常比較高,所以很多時候會覺得生活很無趣,容易抑郁。
人生觀會比較消極,不太容易信任别人,所以更喜歡獨來獨往。
但同時又很重情義,因為能走進他們心裡的人,真的非常少。
來源:全景視覺
總是先吃喜歡的食物
在生活中,這樣的人常常會有孩子氣的一面。
容易把自己的喜歡和厭惡都表現出來,與人交往沒什麼心機,不會藏着掖着。
也很少會去考慮比較長遠的事情,更加追求當下的快樂。
生活态度往往是過一天算一天,所以有時會給人一種不夠靠譜,不太有責任心的感覺。
實際上,這樣的人很清楚自己的真實需求,看到機會來了,就會一把抓住。
來源:全景視覺
把最愛吃的食物放在最後
這樣的人,往往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面對棘手的問題,更有耐心去解決,抗壓能力也比較強。
在工作中,更擅長負責周期長的項目。
因為他們不會因為短期沒有看到效果,就輕易否定自己。
不過他們的童年生活常常是不夠快樂或不被滿足的。
自己的需求總是被親人忽視、打壓,所以會習慣性地把自己真實的感受放在最後。
這樣的人更容易壓抑自己,滿足别人,有時會表現得比較“讨好”。
來源:全景視覺
愛挑食的人
在食物上比較挑剔的人,往往比較注重生活的品質。
他們很清楚什麼樣的東西,更符合自己的胃口。
所以常常表現得很“完美主義”,要求也會比較高。
這樣的人,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是非觀,看待事物非黑即白,有時會顯得固執、較真。
遇到欣賞自己的人,會加倍對對方好。
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甚至不會給對方進一步了解的機會。
這樣的人會比較抵觸新鮮事物,對于不熟悉的領域,甯願遺憾也不想輕易嘗試。
不了解的人會覺得這個人不近人情,其實隻是太害怕受傷害了。
來源:全景視覺
喜歡嘗鮮的人
有一種人,可以說是對美食來者不拒。
沒吃過的,沒見過的,都願意去嘗試一番。
不但追求食物的新鮮感,在生活态度上,也常常不拘一格。
不太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更向往自由、充滿未知的每一天。
這樣的人,往往不喜歡被束縛,無論是與人相處,還是物質方面。
和這種人在一起,常常會感覺到很開心,但也會伴随着一種不穩定的危機感。
這樣的人不會輕易許諾,但是面對未知的風險,常常會勇于承擔。
來源:全景視覺
喜歡把食物分區域,并且按順序來吃
這樣的人通常規則感很強。
熱衷于給很多事情制定條例、規則,不僅自己要遵守,也會要求伴侶高度服從。
所以,有時候會顯得控制欲比較強,讓身邊的人感覺比較累。
他們在為人處世上也相當有規則,道德感和底線都比較高。
和人交往時,他們的界限感比較強,不會輕易和人交心。
這樣的人在感情上比較專一,一旦認定一個人,就不會輕易發生改變。
來源:全景視覺
喜歡把食物拌在一起
從食物上來看,這樣的人更喜歡豐富一些的口感。
同樣,在生活中,往往也是一個向往充實生活的人。
這樣的人,感官的靈敏度很強,面對多種食物的味覺沖擊也可以處理得遊刃有餘。
因此,在處理家庭或職場事務時,通常也可以多線條、多角度進行。
不會墨守陳規,腦子總是很活,經常有新奇的點子冒出來。
哪怕是很多事情趕在了一起,也常常可以應付得當。
對于他來說,充實的生活,也是内心活力的來源。
很多我們看來習以為常的事情,常常隐藏着心理學的學問。
因為越是無意識的行為,越是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性格特點。
《食物與執念》這本書中說: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食物故事,梳理并了解這些故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讀懂他人。”
所以,吃飯看似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如果我們去覺察它,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着很多察人觀事的智慧。
作者:實用菌。來源:實用心理學(ID:watchgold),最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每天學一點,讓你懂得自己,懂他人心理,生活回歸快樂幸福。還有心理老師在線解答心理問題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