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您過度消毒了嗎?家中的消毒産品選對了嗎?在國家衛健委舉行的在線訪談節目中,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就“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勢下的環境衛生和消毒問題”進行了答疑。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研究員張流波表示,如果消毒産品在說明書上宣傳有療效或其他一些治療功效,那一定不是消毒産品。
資料圖
新冠病毒對化學消毒劑抵抗力最低消毒是控制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做好消毒,對于控制疫情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談及消毒劑,人們最關心的就是哪類化學消毒劑對新型冠狀病毒最有效。
對此,張流波表示,人們常用的消毒劑有醇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和醛類消毒劑,有一些氧化類消毒劑,如過氧化氫、過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等,還有常見的含氯消毒劑、含碘消毒劑、含溴消毒劑,以及季铵鹽類和胍類消毒劑……現在看來,所有這些消毒劑對新型冠狀病毒都是有效的。他解釋,原因在于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單股、長鍊的RNA病毒且有包膜,這類病毒對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是最低的。
“雖然所有消毒劑都有效,但也有個别消毒劑的消毒效果要差一些。”張流波稱,主要是一些胍類消毒劑,特别是以洗必泰為主,在對新冠病毒消毒時,這類消毒劑不推薦使用。人們在家裡常用的消毒劑,例如84消毒液、手消毒劑等,消毒效果都非常好。但使用時需要注意,不同消毒劑的使用對象是有差别的,比如醇類、酒精類消毒劑,主要用于做手消毒以及小範圍内的表面擦拭;84消毒液主要用來做餐飲具消毒、家具表面消毒處理以及衣物消毒等。
疫情防控中一定避免過度消毒“我們的消毒一定要講究精準、科學,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有可能出現過度消毒或消毒不到位這兩種情況。”張流波說,消毒是為了切斷傳播途徑,如果通過消毒不能切斷傳播途徑還做消毒,就是過度消毒。
過度消毒主要有幾種表現形式:有的是不該消毒的做了消毒,比如有人下雨天背着一個噴霧器去消毒,這種消毒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消毒劑一噴,雨一沖,就沒了;有的是消毒的方式不恰當,例如大馬路上用灑水車做消毒,或者設立一個消毒通道,對經過的人進行消毒……這些很難達到切斷傳播途徑的目的;有的是消毒對象不當,比如進出某一個廠區時往車轱辘上噴消毒劑,這種方式對于控制傳染病基本上沒什麼效果,更多的是做做樣子;有的則是消毒頻次太多,比如有些地方可能已經很少人去了,卻還要專門把門打開,就是為了進去消毒,也沒有必要;有的是選擇了不适當的消毒劑,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所有消毒劑對它都是有效的,但如果殺雞用了牛刀,把對環境影響比較大且對人體傷害比較大的消毒劑用上去了,就可能是有害的,也是過度消毒;還有一種情況是用量過度,當消毒劑的使用劑量高了,可能對物品有損害,用不了幾次,可能地闆就褪色了、衣服掉色了。
張流波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定要避免過度消毒。不僅浪費資源,還會造成虛假安全,尤其是過度消毒後,對環境、人和物品都會帶來一些損害,有的甚至可能會産生長久的影響。他提醒公衆,關于消毒劑的用量,按說明書使用即可,千萬不要自己提高用量。至于消毒頻次,主要是看這個地方是否受到污染。在家裡面,一個小時擦一次或一天擦三五次,是沒有必要的。
部分藥品改頭換面成了“消毒劑”對于日常生活中消毒産品的選擇,張流波建議,首先要選擇合法有效的消毒産品,産品應該是合法廠家生産的,如果是國産産品,在說明書上一定有生産企業的衛生許可證号;如果是國外産品,一定是在國外允許生産上市的。同時,産品要經過備案,在有效期之内,且一定是沒有虛假宣傳的。
“這點很關鍵。”張流波說,“如果這個産品在說明書上宣傳有療效或者其他一些治療功效,那一定不是消毒産品,按道理就應該是藥品。現在有個别企業在鑽空子,因為消毒産品的管理相對于藥品的管理思路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一些本來應該按照藥品管理的産品,改頭換面後可能會以消毒産品的形式出現,這要特别注意。”
其次,對于消毒産品,應該選擇有效的。張流波舉例說,如果是在家裡使用的手消毒劑,可以選酒精類的手消毒劑或季铵鹽類消毒劑;如果是做環境表面擦拭消毒,直接用消毒紙巾或選擇含氯消毒劑、季铵鹽類消毒劑就能滿足要求。
他強調,消毒劑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安全,如果家裡有小孩,要用過氧乙酸類消毒劑;消毒劑要妥善存放,如果小孩不小心碰了,可能會損傷皮膚或者産生其他更大的健康風險;同時,消毒劑使用不當可能是有害的,例如含氯消毒劑會導緻金屬生鏽、衣物褪色、大理石變得麻麻點點等。此外,還得考慮消毒劑對環境的影響,不要大量使用消毒劑,因為有些消毒劑比較穩定,在環境中能存在比較長時間,甚至半個月到一個月都不分解,對環境和水體的污染會比較大。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歡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郭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