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7:40:31

——本文作者:小蜂蜂

今天給大家帶來日本飲食系列介紹,一共分上、下兩期,概況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故事,從主食到零食到飲料都有涉獵。上篇是戰國時代至江戶初期;下篇是明治維新到現代。希望大家喜歡,另外再一次提醒大家,前方高能,請在吃飽飯後才打開閱讀,謝謝。


1.日本和中國一樣,都是以大米為主食的國家,在戰國時代,戰亂頻繁,加上實行的稅率過高(四公六民都是輕了,六公四民才是主流),所以一般農民很難吃上一次大米,精米更是一輩子都吃不上。精米都是歸公卿,将軍,大名老爺吃的,不過這樣也有一個好處,起碼農民不會患上由于缺乏維生素所導緻的腳氣病。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

(日本高檔大米品種的代表——越光米)


2.普通人想頓頓都可以吃上米飯,那最好去給大名老爺當足輕打仗,拿命換大米飯吃,不過這時農業不發達,大米産量不足,隻能吃糙米,就是稻谷脫去皮層稻殼後的果實,但還沒到精米的層次。口感不是太好,但是纖維素多一些,吃起來管飽。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2

糙米


3.由于早期大名老爺也不富裕,有時候隻能讓足輕們自帶幹糧來參戰,這個時候就出現了炒米和飯團,這些炒米和飯團依舊由糙米制成,而飯團由紫菜包裹,免去了吃飯時粘手的困擾,中間加上一粒酸梅,酸梅既可以提高食欲,還可以殺死飯團内的一些細菌。除了飯團上夾着酸梅,士兵還會随身帶上一些酸梅,這樣可以止渴。後來還有一團米飯加一粒酸梅,仿制日本國旗的樣式制成便當,稱為“日之丸”便當。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3

日之丸


4.為什麼戰國時代的日本人不吃肉?這是因為天武天皇于675年頒布《肉食禁止令》,禁食牛馬雞犬猴五種肉類。當然,負責制作铠甲和馬鞍的人可以吃肉,不過這些工匠被當做“非人”,備受歧視。這樣的法令不僅僅是因為宗教原因,其實還因為當時牛馬可以當做畜力耕作,狗可以看家,雞可以打鳴報時,猴子是因為像人,也一起保護了。到了後來神道教進一步傳播,神道教認為所有四足動物都不可以吃,所以大家就隻能吃海鮮了。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4

(日本寺廟建築)

5.但是肉類還是很好吃的,禁令也阻止不了大家,可是必要的表面工作也是要的,所以就給野豬起名“山鲸”,鹿就起名“楓肉”,馬就說是“櫻肉”。但是在一般的公開餐宴上,大家還是默默地吃海鮮。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5

據說本能寺之變的直接原因就是織田信長因為發現魚肉發臭,怒斥并趕走了負責準備宴會的明智光秀,于是後者大怒并反叛了。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6

(典型的日本料理形式——“一汁一菜”,一碗白飯,一碗味增湯,一碟腌菜)


6.傳說在戰國時代傳奇戰役——桶狹間之戰時,織田信長在出陣前除了唱上一曲《敦盛》之外,就吃了一碗茶泡飯。這種飯食既可以吃飯又可以喝茶,很适合在戰争中食用。後來富裕的武士們進一步豐富了茶泡飯,有三文魚茶泡飯,金槍魚茶泡飯,鹹鲑魚茶泡飯,天婦羅茶泡飯,烤鳗魚茶泡飯,就是怎樣貴怎樣來。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7


7.傳說戰國時代養生專家德川家康喜歡喝味增湯,并說味增湯對身體有益,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味增湯含有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以及食物纖維,經常喝的确對健康有益,而且味增的含鹽量并不高。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8

味增湯


8.在日本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納豆,其實是中國傳入日本的,早期稱作“唐納豆”,“鹹納豆”。傳統制法将蒸熟的黃豆用稻草包裹起來,稻草浸泡在100度的沸水中以殺菌消毒,并保持在攝氏40度放置一日,稻草上常見的枯草杆菌(納豆菌)因可産生芽孢而耐熱度高,殺菌過程不受破壞,高溫培養速度快也能抑制其他菌種,并使黃豆發酵後産生黏稠的絲狀物,這種黏稠外觀主要來自成分中的谷氨酸,被認為是納豆美味的來源。當然現在都是用現代化的盒子裝。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9

納豆


9.作為高檔日本料理的代表——懷石料理,原來是指在日本茶道中,主人招待客人的飯菜。

“懷石”一詞來自于老子《道德經》——“是以聖人被褐懷玉”一句。所謂僧人懷石抵擋饑餓一說大多是以訛傳訛。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是餐具(用陶器,瓷器,漆器等)還是擺盤都要求很高,但是食物分量卻不多,所以被人視為一種藝術品。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0

懷石料理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1


10.關于天婦羅,最早源自拉丁語系葡萄牙語的“Tempura”發音,是由16世紀時的葡萄牙傳教士傳入日本,當初是葡萄牙人在大齋期(Lent,天主教節日,指複活節六個半星期以前)期間因禁吃獸肉,隻能食用海鮮,而以吃魚代替肉而烹煮的一種食物。其中,拉丁文的“ad tempora quadragesima”就是“守大齋期”的意思。後來在日本逐漸流行起來。傳統的日式天婦羅是用海産或蔬菜裹上澱粉漿(面粉之類)油炸。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2

天婦羅


11.有一天,日本京都商人茶屋四郎次郎給75歲的德川家康進獻了幾條鲷魚天婦羅,德川家康一個人全部吃完了,覺得味道不錯,沒想到沒多久就去世了。去世前留下指示——幕府将軍一律不得食用天婦羅!!這根幕府的命運有很大關系啊!其實德川家康不一定是因為吃了天婦羅而死,可能是胃癌,而幕府将軍禁食天婦羅更多是因為天婦羅需要大火大油制作,必須現炸現吃,這樣很容易引發火災。所以當時一般人家也不願意在家制作天婦羅,于是天婦羅就成為了“屋台”(類似于大排檔)的主要菜式。而幕府将軍也沒有把先祖的話當回事,好吃的東西,為什麼不能吃??


12.在日本戰國時代,早期由中國傳入的茶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很多的大名都很樂于舉行茶會來聯系感情,織田信長是其中的代表,後來接班的豐臣秀吉由于是農民足輕出身,也很樂意舉辦茶會,招攬各種文化人士,提升自己的品格。茶室是舉行茶會的建築,大小以四疊(榻榻米)半為标準,大于四疊半的成為“廣間”,小于四疊半的稱為“小間”。傳說豐臣秀吉為了彰顯實力,建設了一座黃金茶室。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3

茶室

但是這樣一種鋪張的茶道方式卻被當時著名茶人,也是秀吉的茶頭的千宗易批評,因此千宗易得罪了秀吉,逐漸失勢,後來因為其他的罪名,被秀吉勒令切腹。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4


由于茶道的發展,為了降低茶的苦味,甜食的小點心也得到發展。

13.《哆啦A夢》中哆啦A夢最喜歡的食物——銅鑼燒,其來源于 第一代幕府(這裡可不是戰國時代)的将軍源賴朝的弟弟源義經的心腹大将弁慶受傷,到一戶民家療傷,後來弁慶感恩,把自己随身的軍樂器銅鑼送給這戶人家。不料這個人突發奇想,把銅鑼當模型、烤麸拿出來賣。後來幾經改良,到江戶時代後期,逐漸出現用蛋、面粉、砂糖做外皮、中間夾紅豆餡,類似今天的銅鑼燒。


14.羊羹起源自中國,最早的羊羹是用羊肉來熬制的羹,冷卻成凍以佐餐。其後随禅宗傳至日本,由于僧人不食肉,于是便用紅豆與面粉或者葛粉混合後蒸制,故羊羹在日本慢慢演化成為一種以豆類制成的果凍狀食品。其後随着茶道的發展,羊羹逐漸成為一道著名的茶點。到了天正17年(1589年),和歌山的駿河店店主岡本善行右邊衛将原有的羊羹作改良,在餡料中加入寒天(一種曬制而成的幹菜,煮後凝固成果凍狀。與現代的“瓊脂”相似)制成煉羊羹,并用竹竿将羊羹的形狀鞏固成方形。此後,羊羹就成了現時長方形的形狀。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5

羊羹


15.日本人喜歡甜食,但是根據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的氣候,并不是太适合蔗糖生産。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6

甘蔗

所以日本很缺糖,糖都是從中國或者東南亞地區進口。這個問題直到1609年,島津藩征服了琉球群島,在島上大量種植甘蔗,作為原料制糖,這個問題才得到一定解決。至于當廣大人民吃上糖果,就要到明治維新之後了。

關于日本飲食的文化冷知識(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17

(金平糖,最初是葡萄牙傳教士于戰國時代傳入日本的)


文字資料,圖片來源:百度百科,維基百科(中文)(日語)

另外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這兩本書了解到日本戰國時代和江戶時代的日本衣食住行知識:

《活在日本戰國》,馳騁著,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江戶日本》,茂呂美耶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好了,關于日本飲食的介紹上篇就介紹到這裡, 謝謝大家的欣賞,如果你有什麼想看的,或者你有什麼意見和建議,請留言告訴我吧,我會加以改進的,謝謝。你們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 下一期将給大家帶來《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日本飲食——下篇》,敬請期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