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科舉制的發展及形成

科舉制的發展及形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09:56:19

“科舉”

科舉制的發展及形成(科舉制的演化)1

“科舉”為分科舉人(選拔人)之意,我國真正的科舉制度始于隋文帝楊堅,繼行于隋炀帝楊廣。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炀帝愛好文學,置進士科,以“試策”取士,這是後代科舉考試文字的開始,又設明經科,這标志着科舉制正式誕生了。

考試時間

在古代,考試時間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試,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後決出狀元的“殿試”,一般安排在三月裡的春天,即“三月廷試”。

古代的考試時間,一般分為三天,但不是像現在這樣連着考,而是中間空出兩天。明、清兩朝,鄉試時間在陰曆八月份,會試在陰曆二月份,殿試在三月份。鄉、會兩試的時間定在當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 古代“高考”都咋排名次

“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隻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幹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幹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 古代“高考”要背多少書

據統計,書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詩經》《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還要看相當于原文幾倍數量的注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古代“高考”需要學習的科目

主要有書、詩、論、賦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試帖詩、經綸、律賦。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試帖詩是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并限定某一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内容,作出詩來。

■ 古代“高考”怎樣防作弊

當時預防作弊,相關措施與現代一樣嚴格。考場是封閉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開。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将卷面折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号;然後由謄錄人員将試卷用朱筆謄寫,稱為“朱卷”,将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号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但制度再嚴格,舞弊醜聞仍時有發生。

“科舉”曆史沿革

隋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正式廢除“九品中正制”。公元605年,隋炀帝設置進士科,标志着科舉制正式創立。當時科舉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按照成績的高低來錄取。最初進士考試沒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是讀書、應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已經确立起來。

唐朝時,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帝王積極推進科舉制度改革,選拔了大量寒門人才。唐代科舉考試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考試稱常科,由皇帝下诏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考試的内容已經很複雜,常科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等50多種科目,最為重要的是明經和進士。唐高宗李治以後,進士科逐漸重要起來,許多宰相權臣等都是進士出身。唐代科舉取士規模很小,進士科得第很難,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宋代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進士科的重要性則更為突出,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這時的科考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防止徇私舞弊。宋太宗時,開始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宋仁宗時期,省試、州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又進一步将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

明代士人要參加科舉考試,必須先進入學校。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三年一次。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闱,于鄉試的第二年舉行。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隻考時務策一科。殿試完畢後,次日改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讨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明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閣的局面。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1901年,為緩和内外交困的統治危機,慈禧宣布實施新政停止八股。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下谕旨,宣布:“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科舉制度正式終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