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不聽話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孩子不聽話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03 06:50:42

文/慢羊

在面對孩子時,太多家庭裡的父母習慣扮演不同的角色,俗話叫“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家長們之所以如此教養孩子,一方面是出于各自性格的影響,比如父母二人本身就是一柔一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家長們認為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最好,既不至于過分嚴厲,也不至于縱容孩子。

然而,這是否真的是最理想的教養方式?

孩子不聽話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1

“反差式”教養?分歧可能會越來越大

我們中的很多人估計都是在“嚴父慈母”的環境下長大的。父親永遠是雷厲風行、不苟言笑、說一不二的,他輕易不管教孩子,但一旦孩子犯了稍大點的錯,父親便可能在家裡掀起一陣暴風驟雨。而母親則負責照料我們的衣食住行,平日裡自然也少不了各種數落念叨,但孩子們一般都不大在乎。母親的原則性不強,常常給孩子們“放水”。

總體上,我們那會兒的孩子多半是害怕父親的,當然也很少會與父親親近。而到了青春年少叛逆期來襲時,孩子們往往會不顧一切地挑戰父親的權威,好似在宣洩積攢多年的不滿和畏懼。

當然,那會兒也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是這樣的模式。而到了當下,父親們倒是普遍不再那麼嚴厲了,但母親們卻紛紛扮演起了“虎媽”的角色。

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分析了“反差式”的教養方式,他認為父母二人一個傾向于寬大、一個傾向于嚴厲時,偏于寬大的那位家長會覺得自己應該更寬大一點,以彌補另一位的刻薄和過于嚴厲。而偏于嚴厲的那位會覺得自己應該更嚴厲一點,以彌補另一位的黏黏乎乎、過于寬大。于是,父母之間的分歧會越來越大,并可能會為誰對誰錯而争吵。這當然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這倒是事實,我們這些媽媽們聚會時,吐槽最多的往往是家中的那位是“豬隊友”,總是拖後腿唱反調,從而讓我們管教孩子的效果大打折扣。而我們和“豬隊友”又很難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教養思路。

孩子不聽話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2

簡·尼爾森提出,幫助孩子和父母學會有效溝通的一個好方法是定期開家庭會議,使全家人能有機會在每周一次的家庭會議上用頭腦風暴法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從中選擇出對所有家庭成員都尊重的方法。關注于解決問題,是讓兩位“相反的”家長互相靠攏、互相支持、共同幫助孩子的最好辦法。

事實上,現在包括我家在内的不少家庭都有了定期召開家庭會議的習慣。如今的孩子已經不大可能無條件接受父母的權威和各種觀點了,而父母雙方又都主張自己擁有平等的教養權威,那麼在家庭會議上各抒己見則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了。一方面這可以讓家庭成員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另一方面,當家人間出現意見分歧時,最終可以通過求同存異的方法,大家一起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不過,家庭會議的召開必須在基于尊重“家規”的基礎上進行,父母需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但不意味着可以無條件地放任孩子。

孩子不聽話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3

教養方式不同的父母更要保持“立場一緻”

當然,教養孩子涉及到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又不可能時時召開家庭會議,所以,當父母的教養風格有所差異時,還需要注意一個重要的原則: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立場要保持一緻!

無論我們是“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在教育孩子的一些重大方向上,我們可以通過不定時的溝通和協商,盡可能地達成一緻意見。

永遠别當着孩子面質疑對方或充當“和事佬”:父母中一方教育孩子的時候,另一方最好不要随意幹預(如果一方有暴力傾向、需要保護孩子除外)。當着孩子的面質疑對方的教育方式,可能會激怒對方,這叫“火上澆油”。而這種質疑,也會讓孩子去懷疑家長的權威。如果家長當着孩子忍不住吵起來,更是會給孩子造成困惑甚至傷害,讓他們失去安全感。

而當孩子違反了家庭會議上大家一緻認可的“家規”時,一方家長如果要堅持按原則辦事,另一方家長千萬不要充當“和事佬”。比如說好了孩子完成作業了就外出玩,結果他因為貪玩拖拉耽誤了寫作業,如果爸爸這時候不允許孩子外出,媽媽千萬别因為見孩子委屈難受而各種心疼,就說“這次就算了,下次再說之類”的。這樣孩子腦海裡可能無法形成清晰的準則,可以随意被打破的準則不能被稱作真正的準則。

  • 父母中的一方要當好配偶和孩子的調和劑:當孩子與爸爸或媽媽産生了沖突,心中充滿委屈甚至怨恨的時候,家長的另一方可以介入勸導,而不是跟孩子一起去責怪那個家長。在孩子心平氣和的時候,通過共情思維,爸爸(或媽媽)對孩子的感受先表達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同時也給孩子分析一下另一位家長的想法和感受。總之,我們要讓孩子與父母之間更好地理解彼此。

我女兒一度便因為她爸爸的嚴格管理而心生不滿,甚至對她爸爸說了些傷害性的話(“我讨厭你”之類的)。後來我便找了個機會跟孩子聊了聊,首先對她因為總被管着而感到厭煩表示了理解,但也将爸爸“愛之切而責之切”的動因分析給她聽。最重要的是,我告訴她爸爸看起來雖然堅強,但被心愛的女兒說“讨厭”,他也會受傷。女兒順着我的思路也表達了自己内心的很多想法,還抹了幾次眼淚,但我能感覺到她對爸爸一時産生的不滿基本被化解掉了。事後她跟爸爸相處時也溫和了許多。

  • 父母“立場一緻”不意味着要“孤立”孩子:在一些大是大非的事情上,或是在一些基本原則方面,父母總是同氣同聲,并不意味着就死闆地對孩子各種“說不”,讓孩子感覺孤立無援。首先,關于“家規”,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遵守,所以家長要成為自律的榜樣。這樣孩子不會覺得“家規”是專門為了整治他而設立的。其次,當家長必須對孩子“說不”的時候,還可以對他的傷心、失望、懊惱等情緒表達共情心,讓孩子能好受些。

孩子不聽話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4

結語:

作為家長,我們很難改變自己的性格,所以可能改變教養風格的難度也很大。但是,如果我們能和配偶無間協作,應該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傷害。

另外,定期召開家庭會議的方式已經被很多家庭實踐并認可,所以沒有嘗試過的家庭可以考慮試行一段時間,公平、坦誠、輕松的溝通氛圍,是孩子和家長共同需要的。良好的家庭會議制度,不僅能改善和增進親子關系,還有助于塑造“心心相印”的和諧家庭氛圍。

本文為@慢羊說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和轉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