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1 21:22:30

小的時候讀書,總喜歡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

等到長大後,才發現,人性沒有那麼簡單。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帶着深刻的時代烙印。

所以,你很難用“好”與“壞”來定義某一個人。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1

《儒林外史》中塑造了各色讀書人。這些人有的規矩守禮;有的放蕩恣意;有的迂腐不堪;有的藐視功名------

但是,在這些人之外,書中還成功地刻畫了市井小民的形象。

很多時候,對他們的描繪要比讀書人更加精彩。

比如,今天我們要看到的人物——市井奸棍潘三。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2

潘三這個人與匡超人的堕落息息相關。

匡超人原來是一個上進、孝順的青年。認識潘三,他的價值觀開始漸漸扭曲。

賞識匡超人的縣令被抓後,匡超人急得沒了主意。潘保正熱心地讓他去投奔自己的堂兄弟潘三:

“我有個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爺,現在布政司裡充吏。你去尋着了他,凡事叫他照應。他是個極慷慨的人,不得錯的。”

從潘保正的言談間,讀者心目中的潘三形象,似乎都點類似《水浒傳》中宋江。

接下來的兩章,都避而不寫潘三,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潘三的第一次亮相,是在酒樓上。他主動去找匡超人。

這時,作者給了他一個細緻的外貌描寫:

“頭戴吏巾,身穿元緞直裰,腳下蝦蟆頭厚底皂靴,黃胡子,高顴骨,黃黑面皮,一雙直眼。”

這種相貌,給人一種很兇的感覺。再加上“一雙直眼”,眼睛直瞪瞪地看人,更添了一絲恐怖。

潘三是當地有名的地頭蛇。

他在酒樓吃東西,都不用付賬,夥計們見了他都“屁滾尿流”,足見潘三的嚣張氣焰。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3

明面上,潘三隻是衙門裡的一個小吏。實際上,潘三的業務很廣。

他在家開賭場。那些賭徒、地痞流氓,将他奉若神明,俯首帖耳,唯命是從。

同時,他還利用職務之便,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

第一件,是一個胡姓财主想買一個外縣出逃的使女。古時,使女簽了賣身契,是沒有人身自由的。要想瞞下這個使女,就要有官府的朱簽。

潘三很快與中間人談好了價錢“家裡有的是豆腐幹刻的假印,取來用上,又取出朱筆,叫匡超人寫了一個趕回文書的朱簽。”這件事,就辦成了。

第二件,是鄉裡人施美卿要賣弟媳婦,弟媳婦不肯。于是,他和對方商量來搶。哪知對方搶錯了人,将自己媳婦搶了去。施美卿要人,對方不肯,雙方打起了官司。

這件事,隻要有個婚書就能解決。于是,潘三就聯合匡超人僞造了一個假婚書。

在這兩件事的處理上,潘三展現了作為市井奸棍的素養——精明強幹、雷厲風行。

不一會功夫,幾百兩銀子就進了腰包。

兩年後,他更是找到匡超人,讓他做槍手,替金東崖的兒子考試。

古時,考場舞弊是犯了重罪。

可是,潘三絲毫不畏懼。他鎮定自若,智慧從容:

“你總不要管,替考的人也在我,衙門裡打點也在我,你隻叫他把五百兩銀子兌出來,封在當鋪裡,另外拿三十兩銀子給我做盤費,我總包他一個秀才,若不得進學,五百兩一絲也不動。”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4

像潘三這樣奸滑的人,古往今來,并不少見。所以,在看待潘三所做的壞事上,作者非常冷靜。

拿人錢财,與人消災。是潘三之流的處事哲理。

他們很現實,禮義廉恥這些聖賢道理,又不能當飯吃。

隻有看得到的金錢,才是最可愛的東西。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5

潘三不是一個好人,但也絕非一個很壞的人。

他的所作所為,很像是古典小說裡刺客:隻要你願意出錢,他就能幫你解決麻煩。

作者并沒有将他趕盡殺絕。在寫他壞事做盡的同時,也表現了他人性中動人的一刻。

潘三的故事裡,最有争議的莫過于他和匡超人的關系。

一方面,他拉匡超人下水,讓他一步步淪為金錢的奴隸;

另一方面,他對匡超人的照顧又是那麼細緻感人。

匡超人到了杭州,沒有跟潘三會到面,倒是先結識了是景蘭江、胡三公子之類的窮酸文人。

這些所謂的杭州名士,迂腐好名。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有正經工作,但是不務正業,一味追求出名,把個生活越過越窮,有的甚至丢了飯碗。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6

當聽說匡超人和這些人交往,潘三趕緊勸他:

“這一班人是有名的呆子。這姓景的開頭巾店,本來有兩千銀子的本錢,一頓詩做個精光。而今折了本錢,隻借這作詩為由,遇着人就借銀子,人聽見他都怕。将來隻好窮的淌屎!二相公,你在客邊要做些有想頭的事,這樣人同他們混纏做什麼?”

潘三所謂“有想頭的事”,指的就是違法亂紀的事。這樣的事情,有利可圖,何樂而不為?

潘三,這樣的人最講究實際,他不像景蘭江之流看中聲名。

人活一世,沒有錢,什麼都是空談。

匡超人缺錢,潘三身邊缺少像匡超人這樣的文人。兩人一拍即合。

短短幾個時辰,匡超人就幫着潘三做了兩件“大事”。

潘三果然慷慨,給了匡超人二十兩銀子。

這些錢,匡超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麼容易。

如果說,一開始,潘三對匡超人是出于利用的話。

那麼,後來潘三的行為則表現出了一個大哥對小弟的關心。

匡超人在杭州住了兩年。潘三除了讓他做“有想頭”的事之外,還挂念着他的将來。

“你如今服也滿了,還不曾娶個親事。我有一個朋友,姓鄭,在撫院大人衙門裡。他有第三個女兒,我一向想着你。如今隻要你情願,我一說就是妥的。”

這個時候的匡超人并沒有什麼錢,潘三想到讓他先入贅,等以後有錢了再搬出來住。

并且彩禮這些,都是由潘三一手包辦了,匡超人不用花錢就白得了一老婆。

後來,潘三又幫夫妻二人買了四間屋子,還添置了家具。

“還虧事事都是潘三幫襯,辦得便宜。”

吳敬梓寫人記事向來幹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在這裡,他用大量的筆墨來記叙潘三如何幫助匡超人。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市井奸棍複雜的一面——他也是有人性,有感情的。

他對匡超人并不是一味地利用,相反,他對初到杭州,毫無根基的匡超人是有恩情的。

事情寫到這裡,突然急轉直下——潘三因為壞事做得太多被抓了。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7

在潘三的十幾條罪狀裡,有兩件是匡超人參與的。

匡超人一聽潘三被抓,生怕自己受到牽連,趕緊跑了。

可是,潘三非但沒有将匡超人招供出來,反而,整天在監獄裡苦巴巴地等着匡超人來見見他。

蔣邢房對已經做了教習的匡超人說:

“潘三哥在監裡,前日再三和我說,聽見尊駕回來了,意思是要會一會,叙叙苦情。”

潘三高估了他和匡超人的關系。

匡超人這時已經變得冷血無情。他不但不去看潘三,還說了一堆大道理:

“潘三哥所做的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訪拿他的。”

這些話,連蔣刑房都聽不下去了。

匡超人還假惺惺地替自己解釋:

“可好費你蔣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

這一段看得人心酸。潘三,并沒有傷害匡超人半分。在危急關頭,也沒有将他出賣。他對匡超人有恩,可是,匡超人卻恩将仇報。

潘三對此并不知情,反而眼巴巴地盼着匡超人出現。以為他也能在自己危難的時候來幫自己。

為癡心潘三大哭,為全天下癡心人大哭!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8

雖然,作者在塑造潘三這個人物時,将他定位為“奸棍”。

但是,在這個人物的故事裡,我們不難看出作者的寬容和慈悲。

與那些不務正業,整天夢想成名的窮酸名士相比,作者反而更欣賞潘三的豪爽和義氣。

僞造文書、刻假印以及找人替考,這些社會怪相,都是因為有市場才有人去做。

不是潘三,也會是李三、張三------

潘三,是那個社會的産物。他脫胎于社會,也被社會抛棄,取代。

出于責任感,作者給他安排了坐牢的結局。

同時,借潘三來揭露匡超人這類讀書人的虛僞和冷酷。

讀書人挂在嘴邊的“禮義廉恥”,借潘三之手撕得粉碎。

儒林外史重要的人物分析(市井奸棍潘三的遺憾秘事)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