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太常引翻譯及中心主旨

太常引翻譯及中心主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7 20:32:25

太常引翻譯及中心主旨?作者:徐弘道(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理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太常引翻譯及中心主旨?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太常引翻譯及中心主旨(由引詩中的錯字說起)1

太常引翻譯及中心主旨

作者:徐弘道(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理事)

最近,在報紙上讀到一篇名為《英國大英博物館的中國古代書畫》的文章。文中講到明代張瑞圖的書法立軸,并錄下了這張行草書七律的全文:“獨嘯層岩第一峰,松夢向晚若為容。遙看飛鳥林間度,正憶歸僧月下逢。隔樹天低三五尺,當軒雲抱百千重。蒲團坐種萬緣寂,列洞風傳幾處鐘。”我讀到第二句,就産生疑問:“松夢”是什麼意思?而且“夢”是仄聲,使這句違律了。作為古人、書法大家,詩句竟然不符合格律,不大可能吧!再讀到第七句“坐種”,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對照此文插刊的張瑞圖書法原作,可惜印得太小,難以辨識,于是,隻得借助網絡查看張書原迹。

一看,問題就解決了。1.原來張瑞圖寫得明明白白的是“松蘿(簡寫為蘿)”。用“松蘿”,不但句意便能得到合理解釋,而且句子也是完全符合詩的格律的。2.“坐”後面的字是草書,一般不懂書法者确難以辨認,但懂書法者完全清楚,這是“穩”的草書,而不是“種”字。所以,張書中這兩字應翻錄為“坐穩”。“蒲團坐穩”,誰還會不理解呢?

疑問是解開了,可是,讓我更驚訝的是:網上所有對張瑞圖這張書法,竟然在這兩處毫無例外地全翻錄為“松夢”和“坐種”。我想,這肯定是第一個人翻錄錯了,後面的人跟着抄,也抄錯了。不知那篇文章是否也是這樣“參考”過來的?

我認為,對于翻錄,有兩點必須做到。第一點:第一位翻錄者必須要有極為嚴肅、認真的态度。像原迹很清楚的“蘿”字,怎麼會錄成“夢”字?“穩”字的草書确較難認,如果自己缺乏書法知識,沒有把握,則可向精通此道的人請教,亦可多方探讨、考證,把字、文真正搞清楚,坐實了,再錄下來。然而,第一位翻錄者可能用的是“猜測法”。第二點:後來的翻錄者,當然可以“借鑒”“參考”第一位翻錄者的成果,但必須要首先判斷其翻錄是否正确、精準,最根本的是對照原件去鑒别,不能采取“人雲亦雲”“抄來算數”的态度。

我們可以總結出兩點值得思考的結論:一是網絡上的文字并非都可靠。除了此詩之翻錄,其他錯誤我也曾見到不少,這都是上傳者缺乏認真态度的表現。應當去除“快餐文化”的心理。二是閱讀或引用者必須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這樣才能深入理解,也才能在閱讀和引用中獲得心智的啟迪;必須要獨立思考,提高辨識力。陸維钊先生(1899-1980,曾為王國維先生的助教,書畫大家,尤擅詩文)在上世紀70年代曾與我談起:“德才識學,以識為先。”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沒有辨識力,就會迷失方向,事與願違。當然,這個“識”是廣泛意義上的“識”。

所以,做學問是要腳踏實地的,文章也并不是容易寫的,即使把别人的東西“借鑒”一下,也應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要講詩詞、書畫,作者首先應精通詩詞、書畫,如果不精通,亦應多方請益,謹慎行事,以免出現失誤。隻有對自己要寫的東西真正融會貫通了,才能寫出好文章,才能經得起大衆和時代的檢驗,才能不辜負古人、不誤導今人。“文章千古事”啊!

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人民的寶貴财富。要做到文化自信,必須踏踏實實地做好承傳的每一步工作。

《光明日報》( 2019年06月09日08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