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文文在沒有輔導機構,身邊沒有父母,家裡隻有文盲奶奶的年代,總結出她的小學學習方法,作者認為,即使是現代,也依然适合用。文文稱她的方法為“笨方法”,也對,當年的小屁孩,也确實隻能靠自己的領悟去發現知識的美。
學前階段:練筆,1-100數數,字母,兒歌,畫畫
(文文當年家裡是沒有電視機的,唯一老舊的收音機,隻能搜索到音樂頻道FM98以及少兒頻道,還可以播放磁帶,就是經常卡磁帶。之前每天文文最喜歡就是蹲在收音機旁聽這兩個頻道)
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數學,科學與生活,思想品德,美術,體育,音樂
(不會就一遍遍寫,寫多了也就會了。不過需要小朋友心甘情願的寫,不然逆反心理一來就需要很大功夫才能調整好心态。環境也很重要,學習環境要安靜,小朋友原本就注意力難集中,還不斷打擾,長期學習環吵鬧會讓孩子形成拖拉,作業難的情況)
小學三至六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加上其他
英語:從聽說開始,後讀寫。很奇妙,自己開始學習一門新的需要,開始能交流幾句,開始會新的表達,很新奇也很好玩。盡量不要去寫譯音,這樣會很難記住單詞的正确發音,不會的單詞可以聽磁帶一遍遍的跟讀,也可以錄下自己的發音,反複跟磁帶對比。一不小心,你會愛上自己的聲音,會更喜歡說,也慢慢不會害怕表達。
語文:三年級開始,課文變得更長,要背要記要考的東西也更多,語文除了多寫之外,背書也可以借助錄音,把自己背的内容錄下來,然後對着課文檢查,這樣即可以練普通話又可以在聽得過程中再一次默讀一遍,加深記憶。珍惜一切可以用來學習和讀的課外書籍,比如第二課堂,比如學習資料後面的小故事小文章,可以學一下别人是怎麼寫作的,有那些優美的句子是下次寫作文自己可以用到的,可以抄寫一下,學習他們的表達方法,學以緻用。
小學就是你想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重要的是要開始。文文懂事比較早,想明白也比較早,對于學習文文一直有自己的規劃,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步步的學習鞏固,會借助現有的資源,物盡其用的吸取知識。
現如今,幼兒園就已經開始内卷,小朋友的要安排學習的内容多時間長,不排除一部分小朋友是真的很優秀,但大部分小朋友在如今内卷的社會裡,是身心俱疲。還有一部分的留守兒童,現實情況可能也和90年代的文文差不多,留守農村,沒有太多的資源,爺爺奶奶在身邊,可能會好一些的是,即使爺爺奶奶文化水平不高,也不至于文盲,也能在前面的小學學習輔導一二,少走一些彎路。
未經作者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