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電風扇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20分鐘
學員作品:
清晨,淅淅瀝瀝的雨聲輕聲細語的把我從睡夢中喚醒。這綿綿的雨絲從天而降如母親的雙手輕撫着世界。林中,濕潤而有涼意的空氣攜着一股混雜着雨水浸濕枯葉老木的味道。茂密的藤蔓中,全身烏黑的小不點躺在樹葉叢中,這是自然的饋贈—黑莓……
擡頭望去,一陣微風吹來,一片烏雲從天邊急湧而來,白紗籠罩着整個神秘的森林,水青樹、雲杉以及樹上的苔藓貪婪的吮吸着周圍甜潤的空氣。樹上的綠葉,經過雨水的洗刷之後,更加綠了,更加亮了。高山泛濫,将泥沙、石頭掃入河流中,昨天還‘靜若處子’且清澈碧綠的喇叭河已變得渾濁不堪,河水裹挾着泥沙、石頭怒吼着、撕扯着從我身邊呼嘯而去。
(楊洋 徐利)
攝影:尹霜林 袁小龍
攝影:仁青若爾瑪 何輝
2022年8月23日,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天全喇叭河區域,别開生面的 “慢叙事培訓班”正式宣告成立,上文所引即為培訓班學員的作品。不妨就用他們所感受到的情境,帶我們走進這場曆時四天的慢叙事之旅。
培訓班是由國家地理學會(美國)北京代表處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合辦。
“我在中國做保護工作很多年,知道四川有很好的自然保護區,如今大熊貓國家公園絕大部分位于四川。于是與我們的業務主管單位國家林草局探讨,是否可以在四川辦一次‘故事講述者’的培訓。四川林草部門推薦了喇叭河。從學員和老師們的反饋來看,這個選擇确實非常棒。”國家地理學會(美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郝克明(James Harkness)滿臉笑容,悠悠然呷了一口咖啡。
學員作品:
喇叭河曾是中國20世紀60年代在四川省最早建立的4個省級保護區之一,現已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喇叭河地處邛崃山脈,龍門山南緣,與國道318線隔河相望。在面積23600餘公頃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大熊貓、金絲猴、珙桐、連香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喇叭河見證了四川自然保護的發展曆程。1999年,四川等省率先開展退耕還林試點。該項目開創了保護該地區環境的先河,根據當地情況,因地制宜種植林草進行生态植被恢複。
(楊洋 徐利)
攝影:孫曉東
提到此次培訓地點,負責訓練營攝影培訓的著名攝影師奚志農非常興奮,“喇叭河太好了!是我拍小熊貓拍得最爽的地方!”
培訓營的選擇,四川林草局的田延方及同事也頗費了一番思量。“四川好地方那麼多,我們也考慮了很多。最終選擇喇叭河,一方面因為喇叭河是大熊貓栖息地典型區域之一,生物多樣性豐富,小熊貓、金絲猴、水鹿、藏酋猴、白腹錦雞、珙桐、連香、光葉蕨等珍稀動植物遇見率高,老師和學員野外觀察學習方便且素材豐富;另一方面喇叭河區域有原住民、基層巡護員、科研工作者、生态訪客等各類生态保護參與者,采訪對象具有代表性,可挖掘的生态保護故事選擇多。”
那麼我們跟随老師和學員,一起體驗喇叭河培訓班的緊張的“慢叙事之旅”吧!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培訓班的緊張的一天從早上六點開啟,清晨的薄霧中兩位導師尼曼學者保羅·薩洛佩科(Paul Salopek)與著名攝影師奚志農已帶領學員走到野外進行觀察和體驗實踐,指導學員如何感受和記錄,如何拍攝,以及如何将文字與圖片結合起來展現故事主題。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12名隊員兩兩編組為六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寫作學員及攝影學員組成。他們學習目标是選擇不同的采訪對象,用文字和圖片記錄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生态環境和生物多樣性資源現狀,講述喇叭河區内生活和工作着的人們的真實故事。隊員收拾停當,便驅車跟随自己的采訪對象,去往他們工作、生活的現場,“貼身”觀察他們的一天,傾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兩位導師則往返于每個小組,适時給予指導。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學員作品:
“滴滴!”
喇叭河似乎歎了口氣。我們的車在一條穿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最潮濕角落的崎岖山路上。遇到會車,兩聲喇叭是對彼此的禮讓表達感謝。此時,我們正驅車前往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天全喇叭河。
(楊洋 徐利)
這段電影般的描述,讓人仿佛跟随他們一起,經過山路,一起深入保護區。進入山林後,我們看到的或許就是這樣的場景。
學員作品:
暴雨過後,一片由冷杉、雲杉和鐵杉組成的龐大、褶皺的森林從霧中升起,在水汽的幕布後時隐時現。除了我們的腳步聲,隻聽得見不遠處河流奔騰的咆哮。柔和的陽光透過林窗,閃爍在地面濕潤的苔藓和蕨類上。翅膀殘損的棕帶眼蝶,仍然堅強的、跳躍着飛行,它正享受着最後時光,等待生命的下一個輪回。
(鄭雄 殷後盛)
保羅會要求上山時每人帶一個小本子,用來記錄自己的即時感受,保羅自己的本子記錄得密密麻麻。他教導學員去認真體驗每一個瞬間所看、所聽、所嗅,以及身體的其它感受,比如霧如何拂過身體,并且用比喻的方式描述出來。“在這樣明确的引導下,我真的切實感受到了霧,雖然之前我也經常在這樣的環境中,但要去真實體驗,感受不一樣。”雅安的霧帶給梁雪的畫面,就像身前有一台加濕器,旁邊有一個小風扇,使加濕器蒸騰出的水汽籠罩人的身體。
據保羅所言
“這叫做感官寫作,是一種傳達視覺和感受的方式。不要忽視嗅覺、觸覺、聽覺、視覺、味覺。我們可能過于沉迷于傳達純粹的信息,而忘記了我們的讀者或聽衆必須對我們的主題或想法産生真正的興趣才行。因此,讓他們“上鈎”的一個方法是讓他們置身現場——你的故事所在的地方,不管是野生森林還是城市街道。”所以,他“請學員們做到善于觀察,并捕捉這種本質,從挂在一根松針上的鑽石般的雨滴到河流中的奶茶色的泡沫。”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從觀察記錄到完整流暢地表達,其中有很長的距離,但是通過老師與學員一次次地溝通交流,批改作業之後,可以看到學員作品中顯著的變化,學員自己也為之欣喜。殷後盛很興奮地展示他的一篇作品,講述其中的批改痕迹以及對他的啟發。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每天的課堂教學環節安排在出野外之後,老師的授課之餘要對學員當天的采訪和拍攝成果給予針對性指導。經曆了一天的野外探索及采訪,學員身體疲憊,但精神卻極為亢奮,課堂師生互動活躍。入夜,厘清思路的學員對自己當天的作品再次打磨并提交,收到老師反饋往往已是淩晨。
攝影:孫曉東
“奚志農老師點評我的照片,教我怎樣處理一個鏡頭裡的景物,并讓我列出的拍攝素材清單。我第二天返回那個場景重新拍攝,作品果然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指導也讓我對自己的攝影理念有了新的認知,我在以後的攝影過程中會更多思考如何構建,使影像能夠呈現我的思考,而不是單純的場景記錄。”攝影學員楊洋講述奚志農對他的指點。他并非攝影科班出身,工作後出于愛好開始自我摸索攝影,期間觀看了很多攝影大家的紀錄片,其中對奚志農的報道令他印象深刻。“沒想到能獲得奚老師的親自指導,這個機會太寶貴了!”他的興奮溢于言表。
攝影:孫曉東
攝影:楊洋
幾天的培訓就在這樣緊張的安排中持續進行着,期間導師和學生思想摩擦、碰撞并相互激發。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攝影組,老師重在對學員的取景方式、拍攝時的思考進行指導,文字組的互動和碰撞則更激烈。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保羅老師會讓我們問原住民的妻子是不是愛他的丈夫,或者問護林員的女兒是不是贊同她父親的工作。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問題不太符合中國人含蓄的表達方式,會讓對方比較尴尬。”徐利是個溫柔的女性學員,在采訪時顧慮受訪人的感受。她也對老師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是保羅很堅持。
對此,保羅的解釋是
“我認為,有時用令人驚訝的問題讓人感到難堪尴尬,會引出更多原創的和誠實的答案。問一個普通的、明顯的問題?你會得到一個普通的、明顯的答案!你這樣做會讓你的讀者昏昏欲睡,而你作為一個叙事者的任務恰恰相反:讓他們清醒,給他們驚喜。說實話,我并不同意東西方文化差距的說法。我們在讨論的是作為人的根本。你的感覺如何?什麼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你愛嗎?當突然被問到這些問題(它們就應該被冷不丁地問出來),肯尼亞人或墨西哥人也會感到吃驚。這樣做更多的是為了捕捉更深層次的真相,迫使你的訪談對象更深入地思考,挖掘他們的内心,而不是提供“安全”的答案。如果你不這樣做,即問一些可能有點尴尬的問題、讓人暫停和思考,那麼你可能沒有做好你的工作,無論你是在四川還是瑞典。畢竟我們是在培訓叙事者,而不是僅僅記錄姓名、年齡、職業等信息的人口普查員。”
在保羅看來,他收到了很好的反饋。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保羅講述到:
看看殷後盛的故事的開頭:
學員作品:
這是8月的一個晚上,四川西部的喇叭河,地處中國著名的 "華西雨屏 "帶的核心區域。
停車場邊的氣象屏上,閃爍的紅色大字清晰顯示着實時溫度,17.8℃。大約150公裡外的成都,正籠罩在載入史冊的最高氣溫43℃的持續熱浪中。停車場内,擠滿了來此地避暑的遊客。兩位母親正在招呼着奔跑打鬧的三個孩子。一個30多歲的男子搬來了自己的茶具,坐在台階上。五六個攝影者架起長焦相機正在錄像,旁邊各自又圍了三五個人。
他們的目光都聚集在對面山坡上。水鹿,是十幾頭前來舔食鹽分的水鹿……
(殷後盛)
攝影:楊洋
看看他寫作中運用的對電影般的細節的敏銳觀察:他的文字就像攝像機掠過這個保護區中的繁忙的場景一樣,因為他的目光落在了文章真正主題上:水鹿,以及它們是如何改變保護區的生态環境的。這是一種吸引讀者興趣的絕妙方式。他們被卷入故事中,就像一部神秘的電影開始一樣。
或者看一下徐利的這段文字,描寫了一對居住在喇叭河林區裡的老夫婦:
學員作品:
喝了幾口甘甜的蜂蜜水 ,彭清文帶着我們來到了之前父輩居住的老房屋,現已破敗不堪 。1989年,就在這個老屋裡,彭清文和他的妻子陳秀華結婚了,有了兩個兒子。
“脾氣好,對人好,不好的就是愛抽煙!”妻子陳秀華這樣評價丈夫。
回憶起和丈夫的33年婚姻家庭生活,陳秀華覺得這段婚姻中最艱辛的還是1997年迫于生活壓力去深圳、杭州等地打工的5年。熬過這艱辛的5年後,陳秀華回到了喇叭河濕漉漉的山地間。2005年,和丈夫一起開始喂養殖中蜂和跑山雞。
“還是回來才踏實!”陳秀華感歎道。回到故土,是中國人心之所向,夢之所依,故土的粗茶淡飯也是格外香甜的。
(徐利)
攝影:楊洋 徐利
這些親密的人性細節,以及妻子對丈夫的玩笑式評論,比很多頁的官方報告更能說明喇叭河保護區裡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那些不一定關心生态問題的讀者也能理解這個故事。而徐利通過使議題人性化,讓讀者們關注到這個議題。
學員在這次培訓中成長是明顯的,保羅很欣喜于一些學員的進步,“他們的作品中展現了明顯的突破——無論這意味着不那麼依賴你的設備,而是依賴你的視覺的直覺;或是當自己的某些文本不成立時,能有信心地覺察到,并轉向新的想法。他們是冒險者。在創意方面,最好的故事并不‘安全’。除非你嘗試新的東西,甚至失敗,否則你不會真正的學到什麼。”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培訓也遭遇了各種不可控的因素。第一次的外出探訪,部分學員就被泥石流堵在了路中(楊洋還用無人機拍攝了當時的場景),但是對于學生和老師,這幾天的培訓都帶給了他們足夠多的收獲。在學員殷後盛看來,這是“奇妙而不可思議的幾天,對我将來自然觀察與寫作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梁雪想要将這次學到的内容教給更多人,“如果我最初學習寫作時有這樣的老師,那就太棒了!”保羅認為這次培訓營與他也是一次非常美妙的經曆,“我和學員學到的東西一樣多。試想一下其中的差别:是作為一個普通的遊客到這個非凡的、具有生物多樣性地方旅行?還是通過十幾位正在探索此地秘密的攝影師和作家的眼睛來觀察它。這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奚志農老師也覺得自己也受益良多,要把這次培訓的體驗和經驗帶到他設立的野生動物影像訓練營,讓學員們學習更多拍攝野生動物之外的“故事講述”方法。
攝影:孫曉東
攝影:孫曉東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培訓,提高了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一線人員記錄、采訪和深度叙事的能力,形成了6篇以人物故事為主線,多角度記錄和展示大熊貓國家公園内原真的生态環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探讨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作品,為宣傳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講好中國自然保護故事提供了新的視角。一組漂亮的野生動植物照片或視頻本身并不是一個故事。保羅認為“看到作家們和攝影師們深化他們的工作,不隻是記錄統計數據或拍攝漂亮的動物圖片,而是從現場帶回真正算得上藝術的故事,這讓人倍感振奮。藝術:這種神秘的光芒來自作家和攝影師的内心,使他們的作品獨一無二,以别人無法模仿的方式照亮他們的故事。這才是最富有價值的。而這些學員們都明白了這一點,并不斷地回到喇叭河多雨的山林中去尋找它。我為他們這樣做感到非常自豪。他們真的成長了,而他們的觀衆也會注意到。”
四川省林草局田延方主任也很欣慰于此次培訓的結果,“我相信這次培訓會給他們之後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啟示。他們不是成熟的記者,而是切實在一線做保護工作的人,他們身邊不缺少素材和故事,需要提高的是講述身邊發展和變化的能力。如果還有下次培訓營,我們還是會做這樣的選擇。”
郝克明(James Harkness)與田延方不謀而合:“國家地理之前那麼多年,更多是派作者和攝影師去全世界不同的地方,由他們講述當地的故事。但是現在我們有一些變化,我們想要引導當地人,由他們觀察、寫出他們自己家鄉的故事。中國現在提倡‘講好中國故事’嘛,我們想一起做好這樣的事。”
攝影:孫曉東
四川的培訓營結束了,但是在培訓師和學員們看來,這隻是一個開始,在保羅接下來的行程中,或許還會開啟新的課程;又或者即使保羅離開了中國,但是那些受到“感染”的人,包括課程中的老師,這些新加入的故事講述者們,可以将這樣的培訓延續下去。正如保羅所說:“這也是我們想與大家分享的禮物:這樣的叙事工具将有助于讓普通公衆對中國的自然保護工作産生興趣、感到興奮、願意參與。”
我們拭目以待。
攝影:孫曉東
點點,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