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故障測試儀
故障測距的方法
長期以來,湧現出了許多測量方法與儀器,這些方法與儀器适用于不同故障情況,各有優缺點,這裡就故障測距與定點儀器簡單地做一下評價和比較。上一周帶大家了解了故障測距的方法之一;高壓電橋法。這周帶大家接着了解其他的集中電纜故障測距方法。
②.低壓脈沖反射法-适用于斷線、低阻和短路故障低壓脈沖反射法,又叫雷達法,是受二次世界大戰雷達的啟發而發明的,它通過觀察故障點反射脈沖與發射脈沖的時間差測距(詳見第三章叙述)。
低壓脈沖反射法的優點是簡單、直觀、不需要知道電纜的準确長度等原始技術資料。根據脈沖反射波形還可以容易地識别電纜接頭與分支點的位置。
低壓脈沖反射法的缺點是仍不能适用于測量高阻與閃絡性故障。
脈沖電壓法,又稱閃測法,是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高阻與閃絡性故障測試方法。國内有數家企業生産、銷售該原理的電纜故障閃測儀。
首先使電纜故障在直流高壓或脈沖高壓信号的作用下擊穿,然後,通過觀察放電電壓脈沖在觀察點與故障點之間往返一次的時間測距。
脈沖電壓法的一個重要優點是不必将高阻與閃絡性故障燒穿,直接利用故障擊穿産生的瞬間脈沖信号,測試速度快,測量過程也得到簡化,是電纜故障測試技術的重大進步。
A.安全性差,儀器通過一電容電阻分壓器分壓測量電壓脈沖信号,儀器與高壓回路有電耦合,很容易發生高壓信号串入,造成儀器損壞。
B.在利用閃測法測距時,高壓電容對脈沖信号呈短
路狀态,需要串一電阻或電感以産生電壓信号,增加了接線的複雜性,且降低了電容放電時加在故障電纜上的電壓,使故障點不容易擊穿。
C.在故障放電時,特别是進行沖閃測試時,分壓器耦合的電壓波形變化不尖銳,難以分辨。
脈沖電流法是八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測試方法,以安全、可靠、接線簡單等優點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脈沖電流法(詳見第四章)與脈沖電壓法的區别在于:前者通過一線性電流耦合器測量電纜故障擊穿時産生的電流脈沖信号,成功地實現了儀器與高壓回路的電耦合,省去了電容與電纜之間的串聯電阻與電感,簡化了接線,傳感器耦合出的脈沖電流波形也比較容易分辨。
這是目前最先進的故障測距方法,測試中要首先采用。是基于低壓脈沖波形容易分析、測試精度高的情況下開發出來的一種新的測試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高壓脈沖發生器未給電纜施加高壓脈沖前,向電纜注入一個低壓脈沖信号,記錄下此時的低壓脈沖波形(稱為無電弧波形)。此時因為故障點為高阻,低壓脈沖在故障點沒有反射或反射極小。
再通過高壓脈沖發生器給電纜施加高壓脈沖,使故障點擊穿,并出現弧光放電。由于弧光電阻很小,在燃弧期間原本高阻或閃絡性故障變成了低阻短路故障。此時通過耦合裝置向故障電纜注入一個低壓脈沖信号,記錄下此時的低壓脈沖反射波形(稱為帶電弧波形),則能夠明顯地看到故障點的低阻反射脈沖。
把無電弧波形和帶電弧波形進行比較,兩個波形在故障點的位置上将明顯不同,波形的明顯分歧點離測試端的距離就是故障距離。
目前,普遍采用行波測距法。短路、低阻和斷路故障采用低壓脈沖反射法,它比電橋法簡單直接;測量高阻與閃絡性故障采用弧反射法或脈沖電流法;兩者都是通過脈沖信号在故障點與測量點之間往返一次時間測距,但前者是主動向電纜發射探測電壓脈沖,後者是被動記錄故障擊穿産生的瞬間脈沖電流信号;信号的記錄與處理顯示可由同一個電路完成,故可方便地使儀器同時實現兩個功能。
電纜故障測試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