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因絮果,意思是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
出處:
蘭因出自《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譯文:兩人心意相同,行動一緻的力量猶如利刃可以截斷金屬;在語言上談的來,說出話來像蘭草那樣芬芳、高雅,娓娓動聽,沒有污穢的語言。
絮果出自《詠雪》,謝道韫之口:“未若柳絮因風起。”
譯文:不如比作風吹柳絮滿天飛舞。
故事: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三年》中。
春秋時期,鄭國的鄭文公好美色,他先是迎娶了陳國的大美女陳妫為妻,但随着時間的流逝,陳妫逐漸年老色衰,失去了往日的青春靓麗。他便重新迎娶了兩位夫人,并招了許許多多的侍妾。這其中有一位姓姞的南燕國人,她便是“蘭因絮果”的女主人公。
因為來自南燕國,又姓姞,所以這名侍妾便被稱為燕姞。燕姞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
夢中她見到了南燕國的祖先伯鯈,傳聞伯鲦是黃帝的後人,南燕國也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在夢中伯鯈告訴了燕姞自己的身份,并贈予她一支美麗的蘭花。
伯鯈告訴燕姞說,蘭草是南燕國中最香的草,他将蘭草送給燕姞,這支蘭草便會成為燕姞的兒子。
随後,燕姞将這個夢講給了鄭文公聽,鄭文公聽後認為,既然是天神的旨意,那照辦便是了,于是他招了燕姞侍寝。
沒想到燕姞在那年裡真的給鄭文公生下了一個兒子,文公很高興,認天神送子是祥兆,便給他起名為“蘭”,這便是燕姞與鄭文公種下的“蘭因”,是他們之間美好的情緣。
然而因為鄭文公對侍妾與其他幾位夫人的寵幸過度,陳妫所生的兩個兒子——太子華與公子藏感受到了危機,他們去拜見了當時的霸主齊桓公,希望能假借齊桓公之手,除掉文公,将鄭國的江山握在自己手中。然而齊桓公推崇仁義禮智,對于太子華與公子藏企圖謀害父親的行為十分不恥,便将一切都告訴了鄭文公。
随後,文公大怒,斬殺太子華與公子藏,并将所有的兒子都逐出了都城,這其中就包括公子蘭。
公子蘭流亡之後不久,燕姞失寵而死,而公子蘭逃亡到晉國以後,因為幫助晉文公讨伐鄭國,而被擁立為鄭國國君,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成為了曆史上的鄭穆公。
得知母親早已逝去的消息,鄭穆公萬分悲恸,為了紀念母親,他親手種植了一株蘭花在宮殿前,對其悉心照料,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鄭穆公病重,蘭花竟也枯萎,穆公看着庭前枯萎的蘭花,說自己因為蘭花而生,如今蘭花枯萎,他也到了大限。
于是穆公親手拿刀割掉了那株蘭花,他自己也在不久後離開了人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