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河北人
無名的河北菜
*本文由7500萬河北人民與大地理館 聯合出品
|湘劇《小放牛》劇照,這個源自河北的地方戲被改編成很多劇種|
攝影|覺慧
一提到河北菜,你能想到什麼?
乍一想,好像想不出來什麼大菜。有些人可能更過分:等等,河北也有美食麼?但還是有一些小吃能出圈,比如保定與河間的驢肉火燒、石家莊的(安徽正宗)牛肉闆面、滄州獅子頭。
|滄州鐵獅子頭,被喜來樂帶出圈|
上圖1滄州文旅資訊網,上圖2|電視劇《神醫喜來樂》
不經意間,我們的手機裡還看見過這樣的标題:《沒有一隻驢能活着走出河北》《安徽牛肉闆面,河北最正宗》《喜來樂,鐵獅子頭種草大師》。
|石家莊美食那麼多,但人偏偏隻記住安徽牛肉闆面|
圖|石家莊市政府官網
不光許多文章寫過這些小吃,看過和吃過的人也為它們打了不少口水仗。就拿驢肉火燒舉例子,保定派的圓火燒夾熱肉,河間派的方火燒夾涼肉,一時間硝煙彌漫。
|河間驢肉火燒和滄州火鍋雞|
圖|滄州文旅資訊網
可我們心裡都明白,争來争去,隻是糖油混合物的快樂,人們隻喜歡它在口腔裡模糊的味道,而絲毫不去關心火燒的産地。甚至時間一長,驢肉火燒越出名,河北菜就越黯淡。
| 01 什麼是“河北菜”,北京說了算 |網上搜索“河北菜”,她的定義是這樣的:
“河北菜,也稱冀菜。冀菜包括三大流派:以張家口、承德為代表的京北風味菜,以唐山、秦皇島為代表的京東風味菜和以保定、石家莊、邢台、衡水、邯鄲等為代表的京南風味菜。”
明明在講河北菜,卻以北京為中心,分為“京北”“京東”“京南”三個流派。合着不成,河北菜,連自己定義的話語權都沒有麼?
|石家莊名吃,牛肉罩火燒|
圖|石家莊市政府官網
你可别說,還真是這樣:遍布京城的香河肉餅,還有另一個名字——京東肉餅。不過據說,現在大部分的京東肉餅,其實是甘肅老鄉在開。
河北省,這個18.88萬平方千米,擁有7500多萬人口的省份,體量并不算小。但,這一個龐大的存在,她自身,以及她的地方菜系,竟然絲毫沒有存在感。
|河北省行政區劃圖|
圖|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河北菜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為了讓河北菜出頭,河北的有識之士,紛紛摩拳擦掌。最近站出來的英雄,叫小放牛。
| 02 從“北鬥星”,到“小放牛” |1991年,老張在保定支了個早點攤子,賣餡餅,價格便宜,幹淨又衛生,火得不像樣。
小張陪着老張一起出攤幹活,人氣兒上來以後,一家子把早點攤子鋪大,1994年,小張一家成立了全天經營的中餐店,取名“北鬥星”。
大到婚喪嫁娶,小到中年男人的午夜emo,北鬥星總能端出好酒小菜,在這燕趙大地陪着保定人民慷慨悲歌。
|北鬥星餐廳|
圖|餐飲品牌查詢網
随着後來家常菜館遍地開花,小張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家餐館在衆多家常菜中突圍呢?為了把飯店做大做強,小張最後耍了個狠招——讓家常菜館提升格局,從保定走向河北,要讓自家餐廳為“河北菜”代言,帶着“河北菜”逆天改命。
可是,北鬥星這三個字跟河北沒有天然聯系。出了保定,北鬥星就成為了普通的家常菜館。
|小放牛石家莊樂彙城店|
圖|Lily
為了讓這個餐館聽上去就有十足的河北味兒,小張把聽上去距離河北很遙遠的“北鬥星”改成了聽起來就像河北鄉村故事的“小放牛”。這位小張,就是河北小放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民。
“小放牛”,來自河北民間的歌舞戲,講的是一位村姑向牧童問路,淘氣的牧童故意留難的對答情景。而小放牛這三個字用在飯館招牌上,給人一種走進家底殷實的老鄉家裡大碗幹飯的感覺,仿佛推門就可以看見風吹低草,牛羊成群的畫面。
| 戲曲《小放牛》,很有年代感的畫面|
圖|上世紀50年代宣傳畫
小放牛從店面上也進行了一番民俗裝修。用草搭的牛棚,牛棚裡裝滿了糧食,在它旁邊留出一個出口,供客人出入,另一邊豎立着棕色的木樁,跟商場裡的其他飯館比,可謂是“土”到家。
小放牛的鄉土氣息,不僅體現在裝潢上,也體現在從服務員着裝。走進其中一看,這哪兒是服務員呐?這不就是阿慶嫂嘛?
| 小放牛在唐山的一家店|
圖|唐山熱依紮
白藍色碎花上衣,黑色燈籠褲,還有黑色小布鞋,她們還沒開口,我就感覺聽見了一聲“壘砌七星竈,全憑嘴一張”。
所以,至少從形式上,“小放牛”的橫空出世,有了給河北菜上檔次的勁頭。在網上搜索還會發現,小放牛從服務水平上,一直在對标某火鍋店。一度,他們的slogan就是——炒菜界的XX撈。
| 03 沒特色的特色菜,還不錯的家常菜|我去小放牛吃飯的時候,從開場就讓我感受到了她們的勁頭。門口有店家請來的小醜為路過的人表演,隻要你坐在等位區,就會有面帶微笑的服務員姐姐親切地問候“要不要喝一杯水”。
| 小放牛餐廳的特色服務項目 |
圖|唐山熱依紮
招攬顧客,聲勢浩大,整個樓層就小放牛服務員嗓門最大,靠近還會有服務員對你雙手交叉,放在肚子前進行九十度鞠躬。
“服務不滿意就免單”,被印在了每個餐桌的顯眼位置,在點完菜之後也會給你的桌子上放一個沙漏。沙子漏幹淨菜上全,稱得上是餐飲界的狼性工具。上菜塊,意味着後廚工作效率高,流水線生産有秩序,但隐藏着不好吃的風險。
根據墨菲定律,越不相信發生的事情,越會發生。我本想把菜單上的大圖标特色菜品點個遍,但還是秉持不浪費的原則,要了其中的3道:河北神仙雞、白洋澱石鍋嘎魚和一例鴿子湯。
|小放牛的菜譜,大圖标是推薦菜|
圖|唐山熱依紮
據介紹,神仙雞由小放牛首創研制,經過一天新鮮蔬菜的腌制,讓蔬菜的清香浸入雞肉中,先蒸再風幹。從口感上來說,其實就是腌制入味的烤雞風味。但是,如果它走出小放牛,我絕對忘了它叫河北神仙雞。
再說石鍋嘎魚,其實就是南方人說的黃辣丁,屬于淡水魚。将炖好的嘎魚和細白薯粉倒進熱石鍋裡,肉質鮮嫩。這道菜吃起來還不錯,不腥,但給的量有些少。
|白洋澱嘎魚和壩上炖牛肉,小放牛的菜譜命名,來自河北各地|
圖|歲月韶華
最後喝到鴿子湯,我破防了。湯,竟然不熱。進了飯館,大部分河北人都有一個樸素的願望——喝口熱湯,但這個願望,我都沒被滿足。
一例溫吞的鴿子湯裡,底部散落着一些鴿子骨架,在這秋天裡,打工人甚至都不能忍受一口不熱的湯進入肚子裡。與服務員溝通之後,給湯熱了熱。出于強大的服務意識,他們給我這份湯裡添加了一小勺帶肉的鴿子骨架。
這次,我對這家河北菜的體驗談不上滿意,但抱着對河北菜的執念,第二天,又拉着朋友前往,點了幾道他們家的家常菜:椒鹽玉米、幹鍋花菜、藍莓山藥。出乎意料,家常菜做得比主打的特色菜更好吃。
| 04 很努力,然後呢?|如今,小放牛已經開成了連鎖,冀中的石家莊、保定,冀西北的張家口,冀東北的唐山,冀南的邯鄲等地都有了分店。至少現在,這家來自保定的河北菜館,基本覆蓋了河北各地。
|“小放牛”分布地圖,覆蓋了京津冀|
圖|百度地圖
許多河北人,選擇到這裡家庭聚會,也開始把外地朋友請到這裡,嘗嘗“河北菜”。
這個想要帶着河北菜逆天改命的餐館,完成了兩件事:讓河北代表性的幾大區域,知道了小放牛;也因為河北人宴請外地朋友,小放牛在外地有了些名氣。
但是,大部分外地人依然不知道是河北特色菜。就說那道神仙雞,江南的遊客“伊蓮”吃完之後,也沒想明白,這個所謂河北的特色,到底跟外邊的烤雞有什麼區别。
|“河北神仙雞”,小放牛的自研特色菜|
圖|小紅書@伊蓮
不過,河北菜的正名之路,道阻且長。如今呢,也總算有了從0到1——别人再問吃河北菜去哪裡,至少有了一個小放牛可供選擇。但具體到菜品的制作,還是讓其他為河北菜操心的河北人,随時都在捏一把汗。
回顧小放牛的發展,以及現在的表現,也不能說她“不河北”。一定程度上說,她的所做作為,就是最典型的河北,以及河北人的縮影。
打個比方,小放牛從裡到外,從相貌到氣質,都像極了河北的考生——起早貪黑卷自己,就是為了成為了别人口中、眼中的“好學生”。就像牛肉闆面,明明是在河北石家莊土生土長,卻非要叫正宗安徽牛肉闆面。
|“金毛獅子魚”,據說是出自一道石家莊的國宴菜|
圖|河北旅遊TV
你說不出來她好在哪,卻能看出她“很努力”。最終,她成為了很多人的模樣,卻唯獨沒成為她自己。關于如何“鑒别一個河北人”,我的一位山東朋友這樣總結:
“在一群北方人中,說話大碴子味最重的,是東北銀;
自以為普通話很标準,不出一分鐘就有hin多倒裝句的,是山東人;
普通話“si”“shi”不分的,是河南人;
重重的鼻音,“hen”"heng"不分的,是西北人;
聽口音是北方人,卻沒有辨識度,那ta就是河北人,多半是。”
我本來還想反駁說,我們唐山話還是很有辨識度的。不過我沒有開口,因為大部分情況下,還真就是這樣。
-END-
撰文|唐山熱依紮
審校|門頭溝吳彥祖
頭圖| 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