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魏國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

魏國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22:47:09

有句老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對此,曾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感觸頗深:通過三家分晉,魏桓子為後人博得了創業沃土。魏文侯和魏武侯筚路藍縷,得到周天子的認可和天下的尊重……結果往後六世,魏國“東敗于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裡,南辱于楚”,苦陷“創業容易,守業難”的魔咒。

一、三家分晉與三君奠基

春秋末年,生産力的發展壯大了臣子的野心,周天子的地位岌岌可危——事實上,危如累卵的不僅是周天子,還有部分曾經實力強勁的諸侯。源于姬姓的晉國便被自己養大的惡狼一點點蠶食。而這場被視作終“春秋”,啟“戰國”的“三家分晉”,便是我們今天所讨論的主角魏國的開端。

魏國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前3個天天開疆拓土)1

參與“三家分晉”的晉國大夫魏桓子,姬姓,魏氏,往上追溯便和晉國王室一樣是周天子的後代。但因為不是直系,魏氏長久以來隻能屈居晉國王室之下。隻看血脈而不看能力,這自然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參與“三家分晉”的韓康子(姬姓)和趙襄子(嬴姓)的心态大抵也是如此。不甘的野心被手中的實權一點點養大,再加上共同敵人智家的激化,最終便爆發為事實上推翻晉國王室的“三家分晉”。魏桓子也終于得到了廣大土地以滿足自己的野心。

且“虎父無犬子”。在魏桓子野心的浸淫下,由其一手培養的孫子魏斯以分晉得來的土地為基點,在繼承領導權後迅速任用李悝以變法改革,興水利,促耕戰;任用吳起、樂羊為将以奪取中山國、秦國、楚國等國的土地和人口;任用翟璜為相,廣納人才,為魏國的發展招攬新生力量……晉烈公十三年(前403),周威烈王迫于重重壓力,不得不正式承認“三家分晉”的合法性,承認魏斯是與晉烈公并列的諸侯魏文侯。不同于春秋的戰國新格局也正是在這一年定型。

魏國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前3個天天開疆拓土)2

在魏文侯之後,魏武侯也是手腕強硬的優秀繼承人。作為魏文侯的嫡長子,魏武侯繼位前得到魏文侯的悉心教導,并參與了包括吞并中山國在内的多次大戰。魏武侯曾被封為中山君,便是他在繼位前用過人戰功換來的獎賞。在繼位後,魏武侯獲得了魏文侯留下的龐大家産,更繼承了父親的軍事野心和指揮能力。稍作休整,這位意氣風發的諸侯便連攻鄭國、秦國、楚國、趙國和複國後的中山國,深入關中平原,橫掃河西,使魏國走上了巅峰。

魏國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前3個天天開疆拓土)3

二、六王無為與割地求和

但正如那句老話,“創業容易,守業難”。魏武侯之後,魏國朝政因繼位問題一時動蕩。最終勝利的魏惠王雖多少也有些手段,在繼位後任用了龐涓,一度将魏國的軍事實力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魏惠王三十六年(前334),魏惠王更是在徐州尊齊威王為王,其王号也得到齊威王承認,即開啟了魏國稱王的時代。但也正是從魏惠王開始,魏國走上了将一把好怕打地稀爛的衰退之路,“各地求和”成了君主們“最亮眼的政績”。

雖然魏惠王為自己搏得了一個“王”的稱号,但這個“王”卻是“東敗于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裡,南辱于楚”的王。且在這稱王的背後,還有秦國表面支持,實際為破壞魏國和齊、楚聯盟的算計。

魏惠王死後,魏惠王之子魏襄王在繼位的第二年便在關津與齊軍的作戰中遭遇了第一次敗績。魏襄王五年(前314),秦國大敗魏國于曲沃。次年,魏國立儲更是由秦王一手敲定……魏襄王在位二十三年,有近二十年都淪為秦國的馬前卒,唯其馬首是瞻,身上已絲毫不見前代君主之風采。如此魏惠王,養出同為秦國手下敗将的魏昭王,也就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魏國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前3個天天開疆拓土)4

魏昭王時,魏國為自保而始割河東之地四百裡于秦,又斷斷續續被秦國奪取六十多座城池,甚至一度被秦逼近魏都大梁。魏昭王之後,魏安釐王繼續以割地換和平,将溫城等近十個城池拱手送給秦國。此時魏安釐王的弟弟魏無忌雖是享譽盛名的信陵君,卻也沒辦法改變兄長割地求和的大計。到了末期,也就是魏景湣王、魏王假時期,曾在秦國做質子的魏景湣王甚至還要依賴秦國給魏國“撥地”二十城,才能多少撐起自己作為國君的臉面。至于魏王假,他更是魏國亡國之君,連割地求和的機會都沒有。

魏國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前3個天天開疆拓土)5

三、君主之失與魏國衰頹

自三家分晉,魏氏從一個地方氏族迅速崛起,開啟了屬于魏國的179年曆史。前三代苦心經營,獲得切實的土地與人口,獲得周天子承認的諸侯之位,将魏國發展為戰國七雄之一。可如此龐大的家業,雖能支撐魏惠王再換得一個“王”的稱号,卻也扛不住魏國國君把割地求和當做對外方針。

且魏國由盛轉衰地如此迅速,發出“東敗于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裡,南辱于楚”之哀歎的魏惠王還需要再承擔一些責任。在戰國諸位君主中,魏惠王其實不算特别有名的一位。但他卻還參與過一件“遺臭萬年”的事:縱容龐涓殘害同門孫膑。在這場恩怨中,魏惠王全然不知其中利害,任由孫膑脫逃并前往齊國——這暴露了魏惠王對人才的不重視與不善用。

魏國的建立者以及重要的人物(前3個天天開疆拓土)6

在繼位前,魏惠王曾見證了為魏國崛起鞠躬盡瘁的名将吳起離魏赴楚。而在自己繼位後,父親的用人失誤像是一個無法擺脫的夢魇,成為橫亘在魏惠王與朝臣之間的一道天塹。不僅孫膑在魏惠王眼皮子底下被同門殘害并奔逃,一手推動了秦國之崛起的商鞅也正是在魏惠王在位期間離魏投秦……就連被尊為“秦國第一相”的張儀,其實也是個被國君忽視了的魏國人。

本來就是“創業容易,守業難”,魏國的守業者還頻頻放虎歸山——如此折騰,哪怕魏國前三代再宵衣旰食,以割地換國祚延續179年也實在已是極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