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巴黎聖母院》,這次沒有對“美醜對照”的文字過多停留,而是關注了雨果對人類文明的關注。
圖片源于網絡
一、一封信
我們認識雨果是從一封信開始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緻巴特勒上尉的信》,信中他對英法聯軍的強盜行徑做了斥責,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信中他對圓明園的想象讓我們贊歎,在《巴黎聖母院》中他對巴黎和聖母院的描寫也有足足一卷之多。看着這些瑰麗的建築,我們應該贊美誰呢?雨果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人類,“最偉大的建築物大半是社會的産物而不是個人的産物。與其說他們是天才的創作,不如說它們是勞苦大衆的藝術結晶。它們是民族的寶藏,世紀的積累,是人類社會才華不斷升華所留下的殘渣。”
二、不是時間
又是誰粗魯地毀掉了這恢宏的建築呢?那并不是時間。“政治和宗教的改革”,“越來越笨拙荒誕的時新樣式”讓巴黎聖母院不斷修下去,但是卻遠離了它最初的樣貌,變得不甚清晰。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色,這在建築形式上就會有所體現,建築語言在很好地向世人解讀這個時代的審美。
三、啟示
但是正如雨果所說“這座教堂就同繼之而來的一大幫有專利權的、宣過誓的建築師們結了緣,他們用趣味低劣的鑒賞力和選擇去傷害它,用路易十五的菊苣形去替代那具有巴特農神殿光榮色彩的哥特式花邊”,這些都讓我們想到了一個詞“不忍直視”。如何繼承與發展,在這部書裡雨果進行了思考,對我們也有很好的啟示。
這部作品創造于1831年,它讓我們看到了名著的力量,它為什麼能夠經曆久遠的年代仍然生命力旺盛,不僅因為它的文學性,更是因為它的思想性,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