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的長河中,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曆史文化和語境。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中精粹之一。
在漢語中,很大一部分的成語都來源于古代的故事和典故。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寓意深遠的故事,蘊涵着豐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
這些故事和典故不僅能幫助我們了解曆史,還能讓我們正确認識和使用成語,就如同一個個智慧的錦囊,幫助我們開啟人生的智慧之門。
今天,紅船旅文與大家一起學習“廢寝忘食”這個成語的解析、出處、成語典故。
“廢寝忘食”是什麼意思呢?廢:指停止、不要、不再需要;寝:指睡覺。意思是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這個成語形容工作或學習專心努力。
廢寝忘食出處
1、“廢寝忘食”出自于《列子·開瑞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寝食者。”
2、南朝·齊·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寝,昃晷忘餐。”
3、“廢寝忘食”成語來源于《論語.述而第七》,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雲爾?”
廢寝忘食知識拓展“廢寝忘食”近義詞為:發憤忘食、焚膏繼晷、旰食宵衣、夜以繼日、日夜不食、忘餐廢寝、披星戴月。
反義詞為:遊手好閑、飽食終日、因噎廢食、心不在焉、無所事事、遊手偷閑。
“廢寝忘食”造句,例如:(1)為了攻克技術難關,科技人員廢寝忘食,日夜奮戰。(2)如今,很多年輕人沉浸在電腦遊戲中,以至于廢寝忘食,産生了許多消極結果。
廢寝忘食典故”廢寝忘食“這個故事和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有關。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的創始人。春秋末期,孔子周遊列國,很有名氣。楚國大夫沈諸梁對孔子十分仰慕,于是當孔子帶着他的弟子們經過他封地楚國葉縣時,他熱情地接待了孔子。
沈諸梁其實隻知道孔子的賢明、博學多才、弟子衆多,但是對孔子本人并不了解。于是他好奇地問孔子的學生子路,子路雖然跟孔子很多年了,對孔子頗有些了解,但是經沈諸梁這麼一問,把子路給難住了。
子路想:我跟張老師身邊這麼多年,對老師非常熟悉,可是要如何介紹,才能體現老師的風采呢?子路想來想去,還是不知道如何表達,于是他就去求教孔子,孔子跟他說:“我每天都要都好多書,有時候讀得興起,便會沉浸在書中,甚至會因此而忘記吃飯和睡覺;不管收的學生是富貴還是貧賤,我都一心一意的去教導他們;我有我的志向,并為此奮鬥努力,就算頭發花白,也不會停止。你如實說就可以了。”
孔子質樸的話,讓子路很感動。從此,無論是誰問起他的老師如何?子路都如實回答。子路以孔子為榜樣,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後來人們就用”廢寝忘食“來形容工作或學習專心努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但要有孜孜不倦的學習态度,還要有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人生态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