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10:39:08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号。如果您喜歡本頭條号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這裡是百期經典文化傳播系列《詩行天下》,由湖北之聲與“詩詞世界”聯合出品。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1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中國古來的民諺。而杭州之美,首推湖山之秀。西湖之美,舉世聞名。

北宋大文學家蘇轼任杭州通判時寫下的這首詩,為西湖作下了最貼切的形容。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晴天時,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隐時現,一片缥缈迷蒙。倘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西湖之美,還在于其四季景緻的各有千秋。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2

春日有“蘇堤春曉”,桃紅柳綠,萬象更新,如明代詩人李攀龍所描摹的:“桃紅柳綠竟春天,澹點煙波倚岸妍。畫舫停桡觀翠袖,長堤勒馬踏晴煙。”

夏日有“曲院風荷”,荷花身姿袅娜,幽香陣陣。就像宋代詩人楊萬裡的這首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秋日有“三潭印月”、“平湖秋月”,一奇巧,一空濛。宋代王洧有詩題平湖秋月:“萬頃寒光一夕鋪,冰輪行處片雲無。鹫峰遙度西風冷,桂子紛紛點玉壺。”

冬日有“斷橋殘雪”,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流傳千載;“孤山霁雪”,則有明代詩人的書寫:“山頭白石六花鋪,水面青青一髻孤。翠鳳搏雲朝貝阙,玉鳌擎日出冰壺。梅花正好沖寒探,竹葉何妨踏凍沽。千載林逋留勝迹,總因佳境在西湖。”

杭州名泉衆多,其中以虎跑泉和龍井泉為“雙絕”。虎跑泉水質醇淨,最宜用來沏茶,郭沫若曾有詩題:虎去泉猶在,客來茶甚甘。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3

虎跑泉池之上,有建于唐代的虎跑寺,弘一法師李叔同中年以後便是到此出家,從此專研佛法,死後亦埋骨于此。

80年代,這裡又建成了李叔同紀念室,而那首由他作詞的《送别》,曆經歲月的沖洗,而今仍是脍炙人口的歌曲。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瓢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4

龍井泉則留下了蘇轼的傳說:

傳說北宋時,有天竺老僧辨才住在龍井,與蘇東坡常相往還。辨才已有八十多歲了,他曾經發誓不再出山,如有客來,以送到虎溪為限。

有一天蘇轼來訪之後,老僧相攜送出,二人談笑風生之間,不覺間就已走過了虎溪。待驚覺時,不由相顧莞爾,此後虎溪橋就有了過溪橋之名,又有人在橋上建亭,即過溪亭,也稱作“二老亭”。

孤山有雪景,引人入勝。古人曾言,雪後看山:

“兀峙水中,後帶葛嶺,高低層疊,塑雪平鋪;日光初照,與全湖波光相激射,璀璨奪目”。

放鶴亭的梅花亦是一絕,檀香梅急性先開,宮粉梅俏麗香濃,朱砂梅紫豔色重,綠萼梅潔白素雅,灑金梅紅白相間,各逞妖娆,各具情趣。

南朝人陸凱,就曾精心剪下一枝梅花,特意請人帶給遠在長安的友人範晔,更附上一首小詩,表明對朋友的關切和對梅花的厚愛:

折花逢驿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5

北宋詩人林逋,長年隐居孤山,放鶴亭便是為他而建。

相傳林逋勤學好古,不慕名利,一生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過着幽寂閑适的生活。他的《山園小梅》可謂将梅花孤冷清幽的境界,描摹得入木三分。

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闆共金尊。

西湖東南,有吳山,由多座小山蔓衍而成,高度皆不過百米,但各有盛景,如:紫陽秋月、三茅觀潮、鹿過曲水、鶴步寒山、娥眉月照等等。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6

在吳山,曾發生過那個廣為人知的“人面桃花”的故事:

唐人崔護來遊吳山,因口渴,叩響了一戶山居之家的門戶,遇到了一位溫婉美麗的女子,兩人一見鐘情,互相屬意。

次年,崔護故地重遊,小院依舊,院前桃花依舊,女子卻已不知去向。崔護滿懷惆怅,不覺在院門上題下了一首小詩,這便是《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7

西湖北岸,則有高牆石階,氣象森嚴的嶽王廟。廟門坐北朝南,門樓為重檐歇山頂。進入廟中,有石鋪甬路通到忠烈祠,祠堂正面重檐之間,是葉劍英大筆書寫的“心昭天日”匾額,取自嶽飛冤獄中奮筆寫下的“天日昭昭”。

大殿正中,是嶽飛的戎裝坐像,一身金甲紫袍,手按佩劍,眉宇間是一腔正氣凜然,有股不怒而威的氣勢。而其背後,便是嶽飛曾手書的幾個遒勁大字——“還我河山”。

殿中有多副楹聯,其中清代彭玉麟的一聯讀作:

史筆秉丹書,真耶,僞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墓門萋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一雙頑鐵,億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陽誅。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何等振聾發聩。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8

杭州,古時又有“臨安”、“錢塘”等别名,如果說臨安會讓人想到那個南渡之後、偏安江南一隅、沉溺歌舞聲平的南宋朝的話,“錢塘”則會讓人想到那滔滔滾滾、波瀾壯闊的錢塘江潮。

錢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也是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流全長688千米,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米,每月農曆初三及十八,潮勢最大。

而一年之中,又以農曆八月十八日的潮勢最為壯觀,前往觀潮的人也最多。曆史上俗稱這天是“潮神生日”,如今則稱為“觀潮節”。

宋代詩人潘阆早年間曾到過杭州,親眼見過錢塘江漲潮時的盛況,一首名為《酒泉子》的小詞,就是他回憶觀潮盛況而作的。

長憶觀潮,滿郭人争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别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潮水擁來時,聲如雷鳴,白浪滔天,山鳴谷應,如滄海橫流,一片汪洋。那種奇偉壯觀的景象,不曾親眼見過的人,大抵永遠無法想象。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9

杭州之美,在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在其衆多的名勝古迹,也在其底蘊深厚的人文氣息,文人墨客,紛沓不絕。

春花,秋月,夏荷,冬雪,自然之美與文化之美交相映襯,彼此輝映,共同構築了杭州這座天上人間。

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在西湖等你(詩行天下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10

文章來源:詩詞世界,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聲明:如有侵權,造謠,請聯系我們及時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