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是一位知名度頗高的東周人物。鄭莊公在當今社會的知名度應該與高考有關,因為很多年以來,關于鄭莊公的鄭伯克段、考叔說鸮、掘地見母等典故,以及“多行不義必自斃”、“黃泉之誓”等成語幾乎都是語文高考的必背篇目。
雖然如今的考試大綱對鄭莊公的一系列活動有非常明确的定義和解釋,但這種固定答案的方式并不有利于學習和探讨。
一、關于鄭莊公的争議其一是“寤生”的解釋。
寤生是鄭莊公的本名,而寤生名字的由來,曆來是有不同解釋的。
《左傳》:“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寤生,遂惡之。”
《史記》:“生太子寤生,生之難,及生,夫人弗愛。”
《東周列國志》:“分娩之時,不曾坐蓐,在睡夢之中産下,醒後方知。姜氏吃了一驚,以此取名寤生。”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杜注以為寤寐而生,誤。寤字當屬莊公言,乃牾之借字,寤生猶言逆生,現代謂之足先出。
除此以外,對于寤生還有其他解釋。不過現在多遵從楊伯峻的觀點,将寤生統一解釋為:逆生,指生産時嬰兒腳先出來。
楊伯峻的觀點雖然很有說服力,但隻可以解釋得通“寤”,卻不太能解釋得通“驚”。
姜氏為什為驚?說明經曆了以前未聞未見的狀況。而難産似乎在人類繁衍史上從未少見,即使到了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臨産之前都會有難産的顧慮和準備。所以,“驚姜氏”應該是一種聞所未聞的生産方式。
我們一般認為,自然分娩是有一個相對長的過程的,且這個過程中,母親要承受非常大的痛苦。所以如杜預或《春秋列國志》中所講的在睡夢中就把孩子生下來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凡事總有例外。
下面是清末名醫王孟英所著《歸硯錄》中的一個醫案,或許會給我們提供多一層的思考。
“榮瑛就診于餘,自述本良家子,十四歲而天癸至,二十二歲而适人,二十五歲初産,但覺腰腹微酸,子即堕地,三十二歲再産亦爾。”
王孟英這個醫案說明,如《東周列國志》所言的生産方式是可能存在的。隻不過這種生産方式極為少見,也就難怪“驚姜氏”了。
二、關于鄭莊公究竟是重情重義,恪守孝道,還是冷酷狡猾,奸詐虛僞?
在比較正統的觀念中認為鄭莊公是處心積慮,故意放縱叔段的野心,從而使叔段最終走上了叛逆之路。
但正應了鄭莊公所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叔段也确實是“自作孽不可活”,而且有一個按常理難以讓人理解的老娘,也算是遇人不淑,命中注定。
伴随着鄭莊公個性的争議,對于鄭莊公應該如何正确處理自然也有諸多争議。
比如《春秋谷梁傳》中提出的一種解決之道: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其大意為:這種境況确實很難處理,但叔段失敗之後,鄭莊公應該讓叔段逃走,而不是威逼緻死,才符合兄弟之情,孝敬之道。
這種方式可行嗎?
幾乎可以肯定地說,這種方式是絕對行不通的。從之後的無數史實進行推測,叔段即便會收起野心,也會成為别人的棋子。
鄭莊公被後世稱為春秋小霸,鄭國是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鄭莊公死後,四個兒子輪番上台,為了王位争得你死我活,鄭國的霸主地位瞬間不複存在,國力日漸削弱,直到戰國初期被韓國滅掉,始終在周圍列強之中委曲求全。
有能力、有魄力的國君對于國家是多麼重要,又是多麼難得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