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統常見病,是指胃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以及肺、咽喉、口腔等食管以外的部位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并發症。胃食管反流病最典型的症狀是反酸和燒心,此外,還可見吞咽疼痛、吞咽困難、惡心、早飽、打嗝、腹脹、上腹痛、消化不良、胸痛等非典型症狀,并可導緻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和吸入性肺炎等食管外疾病,病情嚴重和病程較長的患者可發生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和Barrett食管等并發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胃食管反流病有慢性複發傾向,反流和燒心症狀可反複出現,其治療目标是控制臨床症狀,降低症狀發作頻率,減輕症狀嚴重程度,縮短症狀持續時間,防治并發症。在飲食方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應注意規律飲食,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和睡前進食,控制巧克力、茶、咖啡、辛辣刺激食物、黃油、炸雞、肥肉等高脂肪食物、柑橘、番茄等酸性果蔬、紅薯、蓮藕、土豆、山藥等富含澱粉蔬菜的攝入量,這些食物可以導緻食管下端肌肉張力減弱,引起症狀複發。還要注意,餐後避免馬上平躺或活動,睡覺時将床頭擡高15-20厘米,在重力的作用下可加速胃酸清除,減少夜間反流,戒除煙酒,平衡心态,解除焦慮情緒。
我們在做用藥咨詢時,有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映,有時候吃個饅頭或吃一把生花生,反酸和燒心症狀便可有所緩解,這是因為蒸饅頭發面時需要放堿,堿可以中和胃酸,饅頭在消化過程中可變為糊狀食糜,對胃黏膜有一定保護作用,可以隔離胃酸對胃黏膜的侵蝕,從而緩解反酸、燒心等症狀,生花生也是同樣道理,花生中的脂肪和蛋白質可中和胃酸,但是這種作用非常短暫,隻能暫時緩解症狀,很快随着胃排空,便蕩然無存,無法從根本上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如果患者因為聽信這些“偏方”而停藥,從而導緻症狀持續反複,甚至誘發了并發症,那就得不償失了。
藥物治療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最重要的手段,大部分患者通過系統的藥物治療可以長期控制症狀,預防複發,常用藥物有:
1.抗酸劑:氫氧化鋁、三矽酸鎂、鋁碳酸鎂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減少胃内酸性内容物對食管黏膜的損傷,但這些藥物作用短暫,輕症或間歇發作的患者可用于臨時緩解症狀。
2.H2組胺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抑制基礎胃酸分泌,對進食引起的胃酸分泌效果不佳,主要用于輕、中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3.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等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選藥物,抑酸作用強大而持久,可迅速持久地控制反流、燒心症狀。
4.其他:磷酸鋁、膠體果膠铋、瑞巴派特等胃黏膜保護劑有助于保護受損的食管黏膜;對于一些有焦慮和抑郁情緒的患者,可以使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等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調整心理平衡,預防應激反應所緻的症狀加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