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微博曝出一個大瓜。
17:45,華晨宇突然發微博,承認已有一個孩子。
緊接着,17:51,張碧晨也發微博承認,在華晨宇不知情的情況下,生下了兩人的女兒。
随後,17:56,華晨宇再次發文,講述他初為人父的幸福,雖然這份幸福來得太突然。
如果不是雙方當事人出來親口坦白,很難相信,這樣的故事竟然是真的:
未婚先孕,不辭而别,獨自産女,然後,父女相認……
這是把晉江文學的橋段,活生生地搬進現實裡來了。
就在你以為一切都已塵埃落定的時候,華晨宇工作室又出來回應:
華晨宇目前單身。雙方将在無婚姻關系的前提下,共同撫養孩子。
吃瓜群衆的心,跟着跌宕起伏了好幾圈。
意外也好,錯誤也罷,孩子終究是無辜的。
好在結局還算圓滿。孩子既有來自媽媽的愛,也找回了爸爸的愛。
兩人的聲明,不僅沒有給自己招黑,反而赢得了一波掌聲。
尤其在鄭爽因代孕和棄養被封殺之後,都是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為什麼一邊是群嘲,一邊是祝福?
2
華晨宇向左:缺席的父愛
華晨宇是在沒有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的:
父母 2 歲離婚,他從小跟着爸爸,被同學摁在地上打。
他也不是有爸爸給他當過榜樣的人:
他一直都給他爸用尊稱,“您”,挺陌生的。
他爸基本講的都是不,沒給過一個肯定:
“這你都做不好?
你自己想辦法,
我不會教你任何東西。”
18 歲那年,他第一次鼓起勇氣問他爸,為什麼都這麼對他。
最後他也沒追着要答案,反而是管父親要了一支煙,一起抽了起來。
華晨宇 2013 年接受 GQ 采訪,有段話我印象很深,他一口氣講了好多個“别人”:
“從很小的時候
我就成為了世界的旁觀者
我可以站在身體之外去看自己,看别人,看自己和别人,
看别人和别人!
我想成為一個不需要别人,
也不被别人需要的人。”
兒時的成長經曆讓他變得自閉、慢熱,甚至是冷漠。
如果你看華晨宇的熱搜,全是當爸的反義詞:孤僻、巨嬰、格格不入。
先是各種演唱會的怪異舉動。
再是參加《花兒與少年》各種走丢。
上一次鬧得大的事是他酒吧抽煙被拍到了,他也不太在乎。
但意外的是,在面對下一代的時候,他沒有因為童年的不幸而對孩子排斥,将悲劇繼續延續。
而是選擇和過去和解,迅速調整到父親的角色裡去承擔應盡的責任。
雖然是未婚生子,但很多人都被他們感動了。
尤其是和鄭爽一對比,爽妹子到底輸在哪裡?
3
鄭爽向右: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鄭爽的原生家庭其實比華晨宇要完整的多。
鄭爽家境殷實,爸爸開了一家供暖公司,媽媽是家庭主婦,夫妻倆很相愛。
鄭爽原生家庭不幸的根源,其實是性格強勢的媽媽控制欲極強。
鄭爽媽媽有演員夢,自己無法實現就把這個夢想轉嫁到了女兒身上,并給孩子制定了考北影的十年計劃。
為了實現目标,母親給鄭爽制定了一個“十年計劃”:
學舞蹈、鋼琴、長笛、聲樂、表演各種才藝,考上北影,出道。
這個計劃配合上鄭爽母親的“軍事化管理”,可謂嚴絲合縫。
隻要犯一丁點錯誤,母親就會拿撓癢的耙子打她的手。
五年級時,由于沒能考上北京舞蹈學院附小,母親一狠心,把女兒送到成都跳級上初一。
年幼的鄭爽獨自在異鄉求學,被同學排擠、嘲笑和霸淩,說她是“東北鄉巴佬”。
多年之後,父親談起這段往事,她還是心裡很難受。
盡管已經很努力,但母親似乎很難對她滿意,有一次,她考了91分,卻被母親大罵一頓。
母親的控制、打壓,表面上看來,讓鄭爽走上了一條平順的道路。
但實際上,也為她後來的“黑化”,埋下了伏筆。
哪怕成年之後,父母對她的幹涉并沒有減少,從她的事業到她的感情,他們全都要指指點點一通。
與張翰交往時,她産生了早點結婚生子的想法。
但母親潑了她一頭冰水:
家庭主婦最沒出息,你過幾年就得讓人淘汰。你現在覺得年輕漂亮,人家呵護你,過幾年你變成黃臉婆了怎麼辦?
不久之後,鄭爽就宣布和張翰分手,這段感情告終。
鄭爽和胡彥斌戀愛期間,她父親曾咬牙切齒地說:“他就是個花心大蘿蔔。”
最近的一段與張恒的戀愛,鄭爽父母就幹涉得更多了,毫不掩飾自己對張恒的不滿:甩臉子、摔筆。
在和母親漫長的戰争後,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可能連鄭爽自己都沒意識到,在極度物化孩子這件事上,她終于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讨厭的樣子。
但鄭爽的錯誤就該全部甩鍋給原生家庭嗎?
她自己就沒有問題嗎?
當然不是。
一般被原生家庭控制的孩子,要麼打破束縛,讓自己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變得成熟,要麼就反抗、叛逆,最終變成父母的那個樣子。
很明顯,華晨宇是前一種,鄭爽就是後一種。
4
你隻是父母的半成品
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書寫
為什麼鄭爽和華晨宇,都是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但對于未來的選擇截然不同。
因為鄭爽把孩子看作物件;
而華晨宇是真的把孩子融入進了自己的生命。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對“成長與責任”的理解。
作家連嶽的觀點:25歲後就不該再怪原生家庭!
我們不可以選擇原生家庭,甚至也不能改變父母,好在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選擇。
實在不行成年後果斷切割,明确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保持距離。
記得有位粉絲私信給奇葩說辯手黃執中老師說:
“爸媽把錢都留給弟弟買房子,而自己和姐姐要貸款才能上大學,父母如此不公平她感到很難過。”
黃執中對她說:
“你以後,不要成為這樣的父母。”
這世界有很多糟糕事,你無法改變它,但可以終結它對你的影響。
有些痛苦你受過了,别人便可以不再遭受。
當你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問題時,其實你是有得選的。
你可以選擇痛苦一輩子,可以選擇逃避,也可以選擇修補。你隻有自己去治愈自己。
原生家庭就像是一個圈,我們跳出來,才不會變成“自己曾經讨厭的模樣”。
點個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孩子隻是父母的半成品,他的人生需要他自己書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