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作者在2022年元旦國際戰略研讨會線上演講整理】
一、2022年美中網絡戰争“全覆蓋”
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月3日零時,美國對中國的網絡戰争,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撤銷對中國電信美洲公司(CTA)“214條款授權”命令正式生效為顯著标志,美國對中國網絡信息空間實施“步步為營、全面絞殺”的制裁、打壓、扼制、圍困,進入了“清潔網絡”“全覆蓋”的新階段。
屆時,CTA不得不終止“在美國國内和國際的服務及運營授權”,即“斷服”,包括CTA一再申訴被FCC拒絕和美國法院駁回上訴的“移動虛拟網絡運營商(CTExcel)”等目前所有的運營和服務業務。
受此直接影響,中國移動加拿大公司(CMI)也已發出公告,2022年1月5日終止加拿大移動服務(CMLink)。
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的“清潔網絡”計劃,包括清潔網絡運營商、清潔網絡應用程序、清潔網絡商店、清潔網絡“雲”、清潔網絡線路、清潔網絡路徑6個方面内容。其中對“清潔網絡運營商”的解釋是:确保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的電信運營商不與美國電信網絡連接。這類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不應提供來往美國的國際電信服務。
2021年6月3日,拜登政府的美國财政部,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列入美國政府的綜合制裁名單(non-SDN)。在西方(包括美國、歐洲、日本等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财産權是國家、組織(社團和企業)、公民(個人)最基本的權利,“私有财産神聖不可侵犯”,剝奪财産權是最嚴厲、最嚴重、最根本的懲罰。
中國電信是我國連接美國和全球網絡基礎設施的主要運營商。也就是說,FCC命令生效後,在美國和中國境外占中國電信全部基礎設施65%以上的網絡接入點、87.5%的雲交換中心、68%以上的離線托管中心、35.8%的彈性連接平台,都将被美國強制“斷服”甚至“斷網”,或被迫轉移連接(運營和服務)。受全網運行整體機制的影響,即便是設在中國境内的上述網絡基礎設施也無可幸免。
請注意:
1、無論是IPv4還是IPv6,或是附着并依賴于互聯網(Internet,下同)現有基礎設施的所有應用與服務(如區塊鍊、物聯網、工控網、電力互聯網等),一旦中國電信(進而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被迫斷服斷網或網絡運營事實上癱瘓(或局部癱瘓、間歇性癱瘓),凡經由中國電信路由推送(傳播)、解析(尋址)、存儲(檢索)的數據信息和服務,都将被迫中止(或終止)或受制于錯綜複雜的迂回鍊接出現嚴重不穩定。
2、中國聯通美洲公司(CUA),也已經收到FCC于2021年3月19日發布的《關于撤銷和終止程序啟動的命令》,可以确定,不久也将面臨CTA的同樣遭遇。中國聯通美洲公司連接北美洲的21條海底光纜線路,以及在美國當地共置共管的10個網絡接入點、10個數據中心、2個雲交換中心、2個智能視頻網絡等,也都将被美國“依法”強制“斷網斷服”。
至此,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我國的網絡通信運營商以及所有用戶,勢必陷入更加受制于美國的利益陷阱、技術桎梏和政治困境;我國網信空間主權設施、安全基礎、數字生态被殖民化、被污染化、被徹底控制的狀況将更加嚴重與惡化。
二、2022年美中網絡戰争新特點
1、網絡戰争是“國家安全”的激烈鬥争
FCC撤銷CTA、CUA等中國電信運營商“214條款授權”的理由,公開表明是出于美國的國家安全考慮,直言CTA向法院提出上訴“缺乏法定權利”;美國上訴法院明确支持FCC的答辯,駁回CTA不留餘地。
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撤銷“214條款授權”,實際上就是全面展開對中國網絡戰争的“宣言”,并受到美國司法的認同、支持和保護。
2、美國政府可能全面介入
FCC是在美國通訊電信領域擁有獨立決策權和執法權的機構,隸屬美國國會,不受美國政府的管轄和鉗制。
CTA發言人在12月22日表示,“将在1月3日的最後期限後繼續在美國經營其私人運營商業務”。
但是,美國及國際社會認為,這是中國方面公然藐視美國司法,挑戰FCC的權威。路透社等報道,“中國電信誓言無視FCC的驅逐,繼續在美國運營”(China Telecom vows to defy FCC eviction, keep operating in U.S.)。國外媒體認為,美國政府可能介入制裁中國電信等。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戰略技術項目主任劉易斯(James Lewis)表示:如果我是中國電信,趕緊走人(If I were China Telecom, If start packing.)。什麼意思呢,至少是說,白宮(美國政府)一旦出手,制裁的範圍将更廣、選項會更多,更難有回旋的餘地,中國的損失及被動局面會更大。
如果美國政府認定,中國電信等挑戰FCC“出于美國國家安全”原因撤銷“214條款授權”命令的權威性、藐視美國司法,美國政府出手沒收中國各家電信運營商在美國的資産(包括有形資産和無形資産),更不是沒有可能。
3、“未來互聯網聯盟”暨“新盟約”
美國正在積極籌劃構建“未來互聯網聯盟”(The Alliance for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暨“新盟約”(new covenant)。原打算提交2021年12月的全球“民主峰會”各國,發布行動倡議和高級别的願景聲明(Vision Statement)。12月6日,白宮通知相關媒體,暫緩發布“未來互聯網新聯盟”倡議。
這個“新盟約”不是“半途而廢”,也沒有“壽終正寝”,或将在2022年以其它形式或借口“粉墨登場”、卷土重來。
根據被披露的“新盟約”文件(讨論稿),“未來互聯網聯盟”的宗旨,是為了應對三大趨勢:
一是中國和俄羅斯等專制大國推動互聯網作為國家控制工具的另類目的興起;
二是世界範圍内虛假信息泛濫,主導權力被集中于少數科技公司,以及網信攻擊和其他安全問題增加,需要重新評估從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所盛行互聯網的理想化願景,以及具有挑戰性的發展;
三是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國家,是時候應制定和促進一個開放、可信和安全之新的和更好的互聯網願景,以促進核心民主價值觀和對人權的尊重。
請注意,“未來互聯網聯盟”的倡議和行動計劃,不僅是美國白宮“清潔網絡”計劃的進行時,而且被套上了“民主價值觀”(人權、自由)的外衣和塗上了“互聯網治理模式”的色彩,更具欺騙性、混淆性和兩面性。
顯然,“未來互聯網聯盟”的目标是針對并企圖孤立“中國和俄羅斯”,形成新的圍困态勢。其綱領提出,“将提升、擴大、彙集和發展在七國集團(G7)、亞太經合組織(APEC)、經合發展組織(OECD)和不同國家正在進行的工作。”“聯盟的長期成員将向那些确實滿足商定标準和承諾的國家開放。”
訂立“新盟約”的想法,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國際經濟和競争力高級主任彼得•哈雷爾(Peter Harrell)和技術與競争政策總統特别助理吳修銘(Tim Wu)提出。美國試圖在互聯網治理領域再次發揮“道義上”(moral)的領導(或制高點)作用。
還請注意,白宮在2021年3月任命的“台裔美國人”吳修銘,祖父是日本占領台灣時期的官員,父親出生于台南,本人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學教授,2013年入選《國家法律雜志》“美國100位最具影響力的律師”。
2019年2月12日,吳修銘在《紐約時報》撰文“美國不該對中國的互聯網審查姑息讨好”,認為:“姑息讨好無法成為有效的外交政策或貿易政策。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和擁有最重要互聯網行業的國家,美國應當利用其優勢地位進行談判。…貿易談判向來都是如此這般進行的,互聯網也不應成為例外。否則,我們就會冒赢得昨日之戰、卻放棄明日之戰的風險。”
再請注意,美國、日本、印度和台灣,已經聯手構成對中國實施網絡戰的同盟,(背後)潛在的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越南等。印度高官揚言,要摧毀我軍西部戰區司令部(WTC)的指揮網絡(Command Network)。台灣網絡安全機構煽動,對中國實施“長期網絡戰”。日本将對中國網絡戰的戰略構想,載入了最新的“防衛白皮書”。
三、2022年網絡戰争的影響
1、美國判定我國若幹年内(至少是“十四五“期間),沒有構建主權網絡的能力,不得不繼續深度依賴和依附受美國完全指揮與控制的互聯網,因此,敢于對我國實施局部(一定區域)、大部(全國性行業)或全部(全國或全局性覆蓋)的“斷服斷網”,以造成我國經濟社會民生的恐慌,嫁禍于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乘機制造動亂。
最需要注意的是金融、交通(鐵路、航空、高速公路及城市地鐵、道路交通管理含監控系統)、電力等。
2、網絡戰争将成為遏制、制裁、圍困中國各種“作戰”(貿易戰、科技戰、軍事戰等)的“先鋒(先發制人)戰”、“(各種)戰中(情報)戰”、“輿論信息(社會心理)戰”,将出現精準打擊目标、公開勒索中國(政府、組織或企業)、迫使中國(政府、組織或企業)妥協(在貿易戰、科技戰、軍事戰等其它戰場讓步退縮)的常态化高壓模式。
3、策動中國國内外反華反共、親美媚美勢力,緊密配合美國的網絡戰争,千方百計地阻撓和破壞中國政府和人民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建設網絡強國。
我國網信領域某些涉嫌嚴重觸犯黨紀國法的既得利益集團和人員,将變本加厲地欺騙和誤導黨中央和全國人民,在錯誤的網信戰略和方針、路線上越走越偏、越陷越深,漸行漸遠。
必須強調,美歐日已經宣布2035年之前普及“量子互聯網”。“十四五”期間,我國信息網絡建設繼續維持安全系數極不穩定、不可靠并難以解決嚴重安全弊端(及網絡基礎受制于人)的現狀,必然與美歐日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差距越拉越大、越拉越遠、越拉越被動且持久難以追趕。
四、我國網絡強國的“綠卡工程”
2022年,我國必須堅決從安全層面強力、務實介入,盡快啟動建設網絡強國的“綠卡工程”。
1)實施“綠卡工程”遵循四個原則:
1、最大限度地保護我國的數據主權和安全,保護和實現95%以上的主權數據、安全數據及個人信息的交互,在國土之内安全解析和可靠循環;
2、最大限度地安全利用既有的網絡信息基礎設施,促進基礎硬件和本土優秀自主軟件深度融合,努力避免高成本、長周期、低效率的重複建設;
3、有利于“一帶一路”國家和區域網信領域互聯互通,有助于我國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經濟強國,有益于全球未來網絡繼往開來的系統創新;
4、穩定并行(或包容、兼容、互操作)因特網安全适用的既有平台,積極規避、削弱或制衡因特網對我國構成的網信安全威懾力、控制力、颠覆力和創新阻力。
2)構建“綠卡工程”七個必須的基本要求和條件:
1、必須解決和實現對因特網現有IPv4、IPv6域名、地址、AS自治編碼的鑒别、追蹤和複原的技術及應用;
2、必須解決與實現不同網絡信息領域标識轉換、控制、溯源、重置解析的技術及應用;
3、必須解決與實現支撐标識轉換數據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服務的高超算數據庫集群和雲計算的技術及應用;
4、必須解決與實現包容TCP/IP等各種國際通行信息通信協議(标準)的底層通信信息傳輸與傳感的技術及應用;
5、必須解決與實現與物聯網、工控網、星鍊網、量子網等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和未來網絡系統創新的技術及應用;
6、必須解決與實現深度合作、同步配套啟動與發展網絡信息系統的專業化投資融資、資本運作機制體制;
7、必須解決與實現頂層設計、部署、協調、糾偏(錯)的長效穩定機制與措施,自主培養一大批德才兼備的網信主權與安全技術研發、應用和服務的高級(創新、執行、領軍)人才及團隊。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