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1000度可以運動嗎?作者:張田勘雲南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的灣塘小學最近火了,因為全校536名學生持續多年沒有一名近視在最近開學的視力抽查中,25名學生視力都在5.0或以上,有12%的學生達到了5.3,80%的達到了5.2,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近視1000度可以運動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張田勘
雲南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的灣塘小學最近火了,因為全校536名學生持續多年沒有一名近視。在最近開學的視力抽查中,25名學生視力都在5.0或以上,有12%的學生達到了5.3,80%的達到了5.2。
這讓人想起一組數據:2020年9月到12月國家開展全國學生近視專項調查,覆蓋全國8604所學校,共篩查247.7萬名學生。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較2019年上升2.5個百分點;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
在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達一半以上的情況下,灣塘小學所有學生無一人近視,不僅是奇迹,更是一種成就和驕傲。要知道,一雙健康不近視的眼睛之于人的重要性有多大。人類獲取信息、知識,90%以上都是靠眼睛來獲取的,無論是讀書,還是觀看。
調查表明,灣塘小學的主要“秘訣”包括,學生每天有3小時戶外運動、10個半小時睡眠,不讓帶手機進學校,還有營養均衡的飲食和綠植環繞的校園環境。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做法能向全國推廣嗎?
這首先取決于該校的經驗是否符合科學原理和能夠科學驗證。從現有情況看,灣塘小學的零近視既證明了近視原理,也證實了針對性預防的成功,其中最有效的舉動就是每天3小時戶外運動。
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是根據地球的四季和晝夜規律進行的,視力也受到光-多巴胺(light-dopamine)的恩惠,自然光會刺激視網膜産生神經遞質,從而保證視網膜和眼球的正常發育,看到五彩缤紛的世界。
充足的自然光線和适當的紫外線照射,可使眼睛的瞳孔變小,成像更加清晰。自然光是動态變化的,光線變化可以帶動眼睛運動,調節眼球的焦點,讓眼睛得到鍛煉。戶外運動時,兒童和青少年的眼睛更容易進行遠視和“追逐視”,讓眼球的焦點來回切換,使得眼球的調節作用更好,起到防止近視的作用。
反之,長時間學習,又不到戶外參加活動,無法讓眼睛接收高強度的自然光刺激,導緻光-多巴胺分泌減少,使得脈絡膜變薄,眼軸增長加快,促使近視的發生及加重。
根據這個原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對中小學制定了預防近視的措施,要求學生每天戶外活動時間必須達到2小時,每周約12個小時。比如,有調查顯示,澳大利亞的孩子每天戶外活動3小時,近視率僅為1.3%。美國和德國青少年戶外活動的時間也較多,他們的近視率分别為25%、15%。
讓學生每天有3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對于全國很多中小學來說,要做到并不容易。因為分數、排名仍是壓在學生和教師頭上的沉重壓力,中小學評價的标準還有升學率仍以升學率主導。在指揮棒的作用下,讓學生盡可能壓縮其他時間(包括睡眠和運動時間)投入學習,是普遍做法。
2018年發布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學校要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确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并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目标是到2030年,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
在具體措施上,《方案》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
可以說,我國為預防中小學生近視制定了一套周密詳細、實用性強的政策,但從現實來看,還需要在落實上加把勁、壓壓實。尤其是一些學校在課業之外,還出于安全管理之名,一再壓縮學生應有的戶外活動時間,這是不應該。
在現有情況下,如果要兼顧學習和近視率,比如是否可以把灣塘小學的3小時戶外活動時間的标準适當調低點,改成1-2小時再推廣實踐呢?從灣塘小學的經驗來看,做到這一點并不難。要求所有孩子下課後必須出教室去走走,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參加一兩項體育活動,激發教師廣泛參與引導,都是好辦法。
如果這些能做到,即便無法實現全校無“小眼鏡”,也能讓近視率大大低,早日實現《方案》提出的目标。
更重要的或許是,讓學生近視率減少或接近零,成為考核和評價一所學校的标準之一,改變僅以學生成績和升學率論英雄的現狀,讓學校管理者真正有動力督促學生參加戶外運動。(張田勘)
來源: 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