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樹
重看《天書奇譚》,你的認知可能會被颠覆。
童年記憶中,我們記得蛋生的俠義、機智,與妖怪鬥智鬥勇、為民除害,就連現在的豆瓣簡介,也大意如此。
▲《天書奇譚》豆瓣評分9.2
這符合孩童的二元認知,正邪對立、簡單分明。
如今,《天書奇譚》修複版重映。長大成人的你,如果願意花一點時間去思考,你将發現,《天書奇譚》的故事内核、結構,遠非如此簡單。
▲《天書奇譚》劇照
故事的主人公一共有五位。盜取天書的袁公、蛋裡生出來的小孩“蛋生”,以及老中青三隻狐狸精。
袁公發現玉帝私藏的天書,将它帶至人間,卻因此受責。
蛋生是袁公撿來的一顆蛋孵出的小孩,袁公叫他拿着天書想去造福人間,不料天書卻被三隻狐狸精偷走。
蛋生為了找回天書,與三隻狐狸精從農田鬥到縣衙、鬥到府尹,最後甚至鬥到了皇帝跟前。
結局卻是天書被焚、袁公也被玉帝再次捉拿,隻剩蛋生在人間。
簡單梳理劇情便知,《天書奇譚》不隻是一部寓教于樂、劇情有趣的兒童卡通片。放在成人視角中,它的解讀空間仍舊非常複雜,同時十分詭秘。
甚至可以說,它是一部暗黑神話。
白猿降神
當叙事作品遇到無法自圓其說的戲劇邏輯時,最粗暴的解決手段,是出現一個力量強大的神,收拾殘局或者扭轉情節。
這是機械降神。
白猿、天書或者九天玄女,這些角色,都是古典小說中最常見的機械降神。
▲《天書奇譚》中的天書
《水浒傳》裡就有九天玄女和天書。
宋江逃出江州法場,躲進一座破廟,得遇九天玄女,獲授三卷天書。一舉解決了梁山起義的邏輯問題。
羅貫中、馮夢龍編纂的《三遂平妖傳》中也出現了白猿盜天書。
《天書奇譚》中的故事雛形,正是來自于這一本《三遂平妖傳》。
▲袁公盜取天書,傳授給蛋生(《天書奇譚》劇照)
但《三遂平妖傳》中“天書”的出現,不再是一種粗暴的叙述手段,它走進了叙事的中心,成了構建反諷的核心意象。
繼承于此,動畫《天書奇譚》中袁公盜取天書,這一情節也有了超出機械降神的新意義。
▲《天書奇譚》這部經典動畫的誕生,十分曲折。
《三遂平妖傳》中,白猿的形象并不像動畫中的那麼仙風道骨。他本是作怪的異獸,被九天玄女收伏後,得道成仙,号稱袁公,當上了看管天書的“圖書館員”。
值得一提的是,《西遊記》裡的孫悟空,白猿的近親,也當過類似的底層科員——天庭國營馬場的飼養員,弼馬溫。
▲1986版《西遊記》片段,孫悟空,一隻破石而出的猴子
袁公盜取天書,但天書洩露後,并沒有帶來直接的正義的勝利,也不能說它助長邪惡和禍端。
天書來到人間,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的黑暗、人心的貪欲。
《西遊記》和《三遂平妖傳》都是神魔小說。表面寫神魔,内裡寫社會現實。
《三遂平妖傳》的“妖”,其實不是妖,是被壓迫的可憐人。天書賦予了他們法術,也不過是一種無力的反抗。再高的法術,也鬥不過黑暗的現實。
《封神演義》把狐妖寫成禍國殃民的根源,但《三遂平妖傳》寫狐妖是另一種寫法,它挖掘妖的人性幽光。
▲《封神演義》中的狐妖蘇妲己
這是借妖諷人。後來的蒲松齡,在這一點上達到了巅峰。
今人改編神話作品,習慣把一些暗黑的、看上去不夠主流的部分剔除。一如《西遊記》的影視作品将恐怖光明化,将《三遂平妖傳》落到銀幕上的《天書奇譚》也試圖建構一種二元對立,分明的正義與邪惡之戰。
▲《天書奇譚》海報
它抹除了原著中狐妖身上的“人性”,把他們塑造成臉譜化的反派,而不是受壓迫者。
現實性削減了,故事簡單了。好人、壞人,各有臉譜,很直觀。
狐妖,是猙獰、狡黠的反派。
蛋子和尚,搖身一變,成了我們熟知的光明化身——蛋生。
▲蛋生
但是,臉譜化、二元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這種做法,是把角色功能化,各司其職,服務于一個明确的思想内核的探索。
簡單化,隻是其表面。
相比原著在社會現實上的寬廣度,《天書奇譚》走向了思想的複雜。
東方普羅米修斯?
重新解讀《天書奇譚》,不得不注意到袁公那句台詞:
“山在人間,卻歸天上管。”
這是一個粗淺的、直接的表達——人和神,是對立的。
對立背後,還有一種統治秩序:人間的資源,為神界所壟斷。人的命運,也被神仙所規定。
袁公是秩序的反抗者。
《天書奇譚》,為此提供了最淺層的動機。
作為天庭的底層公務員,袁公可謂盡職盡責,但他沒有晉升空間,甚至沒資格參加玉帝的上流宴會。他身份低微,被同事鄙視。
作為一種報複,他偷看了“天書”。
天書不止是一種法術。對于袁公來說,它意味着一種本應流諸後世的天道。
所謂天道無私,當惠澤萬民,不應該被天庭所壟斷。
如此設定,觀衆很難不想到普羅米修斯。希臘神話中,同樣是人神對立的世界,火被神所壟斷。
盜火者普羅米修斯,打破了這種壟斷。
《神話學》中,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把生食、熟食的分野,定為文明的發端,足見火之于人類的意義有多大。
普羅米修斯盜火,是傳播文明火種。
想必,當初BBC看中《平妖傳》,也可能源于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文化記憶。畢竟,打破神權壟斷的故事,在任何文化中都能找到。
但區别也是有的。
火種與法術,雖說都是賦能人類的技術,但文化象征全然不同。普羅米修斯盜火,延展出知識、真理等文化内涵。
《天書奇譚》的法術,停留在技術層面。
為好人所用時,技術可能帶來正義、光明;為壞人所用時,它帶來了貪婪的争奪、無盡的剝削。
袁公盜取天書,是一種“技術下放”的嘗試。
天書流入人間,紛争才開始,從民間到官府,層層掠奪,再為皇權所有,其危害也一步步放大。
更複雜的壟斷結構,就此形成了。
所以說,《天書奇譚》像是一場思想實驗。
作為時長有限的動畫片,《天書奇譚》架空了原著那種略顯過時的現實社會描寫,将其改造成一則更加現代的思想寓言。
即便快40年過去,它仍顯得超前。
法術與權力
對于孩童時代的我們,這部電影的好看,在于形象的新奇、滑稽、誇張,但又不失奇趣和靈巧。
創作者融合了諸多傳統文化元素,雕塑、年畫、泥娃娃,再到戲曲等。我們記憶中的好看,是造型、畫面和場景的好看。
▲《天書奇譚》中融入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元素
這種美學風格,已經成了絕響。
但它在故事上好看嗎?這得打一個問号。
以今天的眼光看,蛋生并不是一個合格的主角。
屢次需要他挺身而出、扭轉局勢時,他卻弱不經風地倒下了。蛋生法術有多高強,觀衆不知道,可以确定的是,他對抗不了壞人。
整個戲劇進程中,他并沒有起到真正的主導作用。除了前期識破三隻狐妖的假面,後半程的他,一直很被動。
▲蛋生識破了狐妖的真面目,踩住了他的尾巴
《天書奇譚》并不是英雄少年的成長故事,要說降妖除魔、正義戰勝邪惡的部分,也顯得乏善可陳。
“真正的主角,也許并不是蛋生,而是天書。”這樣想,一切就變了。
袁公盜取天書,刻于雲夢山洞。後由蛋生所拓,落入三隻觊觎已久的狐妖之手。故事的主軸,正是天書的流轉。
▲狐妖偷取天書
這種流轉,遵循一種權力結構的邏輯。
狐妖借助天書招搖撞騙,但也僅此而已,危害是最淺層的。
權力越大,貪欲越多,危害就越大。随後天書的法力被知縣所利用。手握些許權力的知縣,借助天書的力量将民财洗劫一空。
知縣也隻是權力結構的底層。天書和法術,很快被他的頂頭上司——府尹占有。
在那裡,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壟斷思路——聯姻。府尹的貪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試圖與狐女成親,将天書的能力,永久據為己有。
▲府尹和狐女成親來将天書的能力據為己有
府尹處于權力中層,他的眼光比知縣深遠。提出聯姻,很符合現實政治的邏輯。
但到了皇帝那裡,一切又變了。擁有至高權力的皇帝,不再有物質的需求,也沒有穩固地位的憂慮,而是玩樂的需求:“你們得讓我開心”。
天書、法術,成了取悅權力的玩物。它的危害,也被至高無上的權力無限放大。
影片的批判性,是以如此邏輯構建的。
正義如何面對技術、權力、貪欲、邪惡,問題跳出了正邪對立的二元結構。影片也不提供天真的答案,正如現實世界同樣沒有答案。
影片最後,展現了最駭人的一幕:天書法術幻化的老虎,吃光了街上的人,高高在上的皇帝,獲得了天真爛漫的快樂。
很難想象,重看這部童年記憶中的歡樂動畫,我竟然經曆了一種令人顫栗的觀影體驗。
作者 | 阿樹
編輯 | 徐觀
排版 | 文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