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惠民訊 在外界人的一般印象中,惠民縣人文曆史悠久,是個農業大縣、旅遊強縣,但工業發展起步晚、底子薄、體量小,是個勞務輸出大縣,出外打工者多。但是近年來,惠民縣正在打破這種固有認知,比如惠民縣有2項制造業位列全國第一方陣:風電鑄件(風電輪毂、底座等)産能、市場占有率均位列全國前三位,繩網産量占全國85%,市場占有率位列全國第一。
在這兩項成績背後,是惠民縣的工業底子越來越厚實,惠民人在“家門口就業”已成常态。面對新舊動能轉換這個機遇,“工業後發者”惠民縣如何答好既要做大做強又要做深做優做精現代優勢産業的時代課題?
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确定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重點任務之一,其中提出要強力突破新興産業,圍繞高端裝備等領域打造具有核心競争力的新興産業基地。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惠民縣委書記王玮表示,惠民縣正在實施産業的三年倍增計劃,到2024年,實現工業産值過千億元。重點搶抓濱州市打造千億級新能源裝備制造産業集群的機遇,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國最大的大功率陸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
目前,惠民縣正聚焦裝備制造産業,堅持前沿化、高端化發展方向,突出項目智能化、技術引領化,加快培育現代優勢産業集群。
那麼,惠民工業究竟有了什麼底子,怎麼敢提出這麼大的目标?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版圖上,惠民縣的新能源裝備制造産業又有何位置,有什麼目标?
在全國冠軍産品基礎上,建設全國最大的大功率陸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
惠民縣一個工業目标,是要建設大功率陸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請注意,前面有個關鍵詞——“全國最大”。在此基礎上,惠民要打造“世界一流風電城”!惠民縣什麼時候成了風電強縣?這個“全國最大”“世界一流”的目标,是不是定得有點大?
龍馬重科風電鑄造基地。
國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鑄造車間。
真不是。就目前看,惠民縣的風電鑄件(風電輪毂、底座等)産能就達30萬噸,全國市場占有率達35%,産能和産值均位列全國前三位。如此驕人成績,源于龍頭企業的支撐——在濱州(惠民)新能源裝備制造産業基地,核心企業為山東國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龍馬重科風電裝備噴漆車間。
據了解,該公司是國内唯一一家集模具設計與制作、鑄造、加工、塗裝、運輸于一體的全産業鍊配置企業。也就是說,同行業競争對手都沒有它的鍊條全、産品全——從模具設計、砂箱制作到輪毂、底座、機艙罩、定子、轉子、高強螺栓、機艙罩、輪毂罩、主軸等,該企業能生産20餘種風電裝備零部件産品。
同時,規模最大。該公司引進各類生産檢測設備500餘台套,年可生産各種風電鑄件30萬噸、風電結構件3000套,國内同行業規模最大。不僅在國内熱銷,其産品還在全球市場“走俏”——與德國西門子、丹麥維斯塔斯、美國通用、德國愛納康等世界風電巨頭實現合作,國際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如此強勁的競争力來自哪裡?
關鍵是人才。該公司深入實施“全球招才引智”戰略,高薪聘請國際權威專家。頂尖人才帶來一流的科創成果。作為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獲評中國鑄造百強企業。德國西門子公司、美國通用、丹麥維斯塔斯大兆瓦海上風電核心部件首件産品均由該公司研發,連續三年榮獲金風科技産品質量标杆獎及最佳供應商獎。
手握尖端科技,山東國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正處于良性擴張階段。2019年,該公司全資收購世界知名機床品牌德國希斯機床,開始涉足高端數控機床制造,目前完成投資2億多元,以風電軸承、主軸等加工為主的機床已投産。
雙瑞科技107米風電葉片。
同時,與中廣核合作進行核乏燃料罐技術攻關,2019年10月實現突破,自重160噸的百噸級核乏燃料罐獲歐洲體系認證。目前,正與東方電氣合作進行國家認證程序,預計2023年10月底完成認證,并達到年100套量産核乏燃料罐,投産後可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上交稅收8000萬元。
在這個龍頭企業強力牽引下,惠民縣國創精密風電産業園建設如火如荼。
整個産業園計劃總投資120億元,規劃總建築面積200萬平方米,拟建設法蘭、主軸、塗裝、定轉子加工、軸承、風機總裝車間等。項目全部建成達産後,預計可年産電機3000套、風電整機(12GW)2000套。
經過密集招商、深入對接,山東國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與中國船舶、東方電氣集團、京能國際等國内風電巨頭合作項目推進順利。目前,已累計投入40億元,建設完成各類車間120萬平方米。大型塗裝車間、清理車間已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與産業配套的風葉項目已投産,高強螺栓、軸承滾珠産品已下線;塔筒車間主體及配套設施已建成,具備設備安裝條件;風電電機總裝項目已試生産,風電整機總裝項目已具備投産條件。
同時,惠民縣還計劃建設30萬噸海上風電關鍵零部件精密制造項目。
針對該項目,山東國創鑄鍛有限公司拟投資20億元,建設30萬噸海上風電關鍵零部件精密制造項目。該項目将在大功率海上風電法蘭、主軸等高端精密鍛件研制及實驗技術方面實現集成創新,填補國内空白,達到國内領先,是完善産業鍊、補齊風電産業鍊短闆的重要支撐。項目投産後,可實現年産值35億元,上交稅金3.6億元。
以上項目,加上原有的鑄造、高強螺栓等項目,基本完成風電産業全産業鍊建設,項目建成後,可實現陸上風電全産業鍊90%以上的産品在惠民縣生産,年産值600億元,稅收20億元,惠民縣将成為國内規模最大、産業鍊最全、世界一流的陸上風電裝備基地。
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礦山設備産業園區,智能裝備産業集群“呼之欲出”
近年來,惠民縣繩網産業發展勢頭強勁。其實,還有另外一種“網”,就是礦山設備配件篩網,同樣實現了高質量迅猛發展。
雖然惠民縣地處魯北大平原,沒有山地,卻一直生産着礦山設備配件篩網。多年來,在惠民縣胡集鎮,形成了制造礦山設備配件篩網的傳統,其銷售網絡遍布全國,主要用于礦山開采的洗砂、篩分環節,是個富民産業。
星火共享科技有限公司車間焊接機器人焊接篩網。
但要想有更大、更好的市場前景,這個産業必須走出産品單一、小作坊經營模式的曆史階段,徹底告别低端化同質化競争的局面。
為此,惠民縣規劃建設占地500餘畝的礦山設備智造産業園區,園區按照規劃高端、招商精準、項目集約、配套高效“四型戰略”模式,實現了礦山設備智造産業提檔升級,走出了一條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智能化改造的新路子。成果之一,就是日前惠民縣與來自浙江衢州的項目投資團隊就投資12億元的年産10萬噸礦山設備耐磨配件及精加工項目完成了簽約。
辛店鎮智能制造産業園。
在惠民縣智能裝備産業園,山東鼎魁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定制化設計、生産的整體中水回用設備,已進入最後的核驗階段,即将起運四川攀枝花,用于冶金行業的軟化水處理,從而實現對工業廢水的循環再利用。該公司總經理樊曉媚介紹,設備生産定制化,源于公司掌握的核心技術。企業利用先進的工業設計理念和預處理技術,将冶金廢水處理達到循環利用的國家标準,滿足客戶對環保、節能的需要,工業用水成本更是由原來的每立方米7.5元降低到了3.7元。
“正常的軟化水設備的回收率是回收70%,我們對排掉的30%廢水進行再回收,這套設備回收率能達到90%以上,每小時大約能給企業節約的用水成本在100元左右。”樊曉媚說。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該公司現擁有國家專利10餘項,實現了對熱電、化工、醫藥、食品等20多個行業領域水處理系統的方案設計、設備生産和安裝售後,成功跻身全國淨水行業前十品牌。
“目前訂單已經排到11月底,訂單額達到1400多萬元,涉及的産品類型有直飲水淨化處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設備。”該公司副總經理趙建偉說。
在惠民縣,一個智能裝備産業集群“呼之欲出”。目前,一期6座共10.2萬平方米的智能裝備制造産業園順利建成,鼎魁水處理設備、埃錫爾智能設備、海德重工路橋裝備、德潤傑紡織配件、博惠重工5個投資過億元項目已入駐,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年可實現産值達到30多億元。
惠民縣全力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加工産業。
惠宇汽車零部件精加工車間。
海德重工智能制造車間。
三張地圖看濱州,跳出惠民看惠民。正是在“全國第一”“全國唯一”“全國領先”“填補空白”“國家專利”等關鍵成果基礎上,惠民縣的高端裝備制造集群正強勢崛起,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便是“世界一流風電城”藍圖已繪就,打破了傳統農業縣域的固有認知。這些基于“雙碳”目标下孕育的新動能、新成果,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将全面推動惠民縣實現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