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永進
通訊員 塗舉學 李娟
12月2日14時25分,夏玉濤做好駕駛室衛生後,将公交車開至始發站武漢火車站公交樞紐站侯客。
車輛到達站台後,5名乘客依次排隊上車。“請把健康碼對準右下角,口罩要戴好啊!”夏玉濤輕言細語提醒。一位拖着行李的老爹爹問路,他又耐心地解答。
14時30分,夏玉濤駕駛551路公交車準時從首站發車。起步前,他習慣性地從車内後視鏡觀察确認乘客坐穩扶好後,才緩慢起步。雖然是21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但一路上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大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雙手緊握方向盤。遇坑窪路段,他總會提前減速,低速勻速通過,駕駛台上水杯裡的水隻是微微晃動了一下;遇前方斑馬線,他總會提前減速,在斑馬線前停車讓行,揮手示意行人、非機動車先行。
夏玉濤的工作照
行車21年,45歲的夏玉濤先後開過公交53路、201路、215路、551路,2021年榮獲武漢公交集團公司“金牌駕駛員”稱号。21年來,夏玉濤從剛開始當公交駕駛員,就接觸的是一條老年人乘客居多的線路,21年過去了,他經曆了一代代老人走過,也見證了如今老年人生活方式的變化。被同事們親切地成為“敬老濤哥”。
生于農村,見到賣菜老人主動幫忙
夏玉濤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家裡還有個哥哥,父母以種地賣菜為生。從小夏玉濤就比其他孩子懂事,非常孝順父母,隻要放學回家,就會到地裡幫父母幹農活,參加工作後也不曾間斷過。
住白玉山周邊建設鄉的村民,大多以種菜為生,這些大爺大媽們,每天坐201公交車去建設二路或紅鋼城賣菜。
68歲的王婆婆,家住白玉山,是賣菜大軍中的一員。她的老伴早年患鼻咽癌影響了神經,導緻上肢失去行動能力,生活無法自理。為了防止爹爹獨自一人在家中發生意外,王婆婆特地買了手搖的輪椅,以便出門時使用。
2003年冬天的一個清晨,白玉山起點站,夏玉濤還記得第一次遇見王婆婆的情景:個子不高,但很精幹,穿的是一件看起來很老舊的棉襖,鞋子是綠色的軍球鞋。坐在輪椅上的爹爹,上身穿的是皮棉,有多處都掉皮了,腿上蓋了條毯子。王婆婆挑着兩大筐新鮮蔬菜,爹爹搖着輪椅在前面。快到公交車後門時,王婆婆喊了聲:“師傅,把後門開一下!”
夏玉濤聞訊後,連忙下車麻溜地将爹爹扶上車,再幫忙擡輪椅上車,最後将兩大筐重約七八十斤的蔬菜用扁擔幫忙挑上車。在建設二路或紅鋼城下車時,夏玉濤也從來不讓王婆婆動手。後來,王婆婆隔三岔五都會遇到夏玉濤。他們熟絡之後,王婆婆賣菜隻要上了夏玉濤的車,夏玉濤便會親切地喊:“王媽,您先找位置坐好,剩下的事情我來就行了。”就這樣,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夏玉濤一幫就是3年。每次王婆婆下車,總會硬塞給夏玉濤一袋菜,笑着說:“夏兒啊,這是王媽的一點心意,路上注意安全,安心開車啊。”
途經醫院,工作期間幫助病人獲贊美
2009年6月,夏玉濤調到551路,當時551路途經武鋼醫院、普仁醫院、161醫院、公園、菜場。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夏玉濤開始接觸到很多看病的老人,他們大多行動不便,夏玉濤每次見到他們乘坐公交的時候,都會停下車幫他們上車。每次聽到乘客們的感謝,夏玉濤總是傻傻一笑,心裡暖暖的,覺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乘客的認可和理解,很滿足,也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有一次,夏玉濤駕駛551路公交車從武漢火車站出發,行至四美塘車站上客時,發現上車人群中,有一婆婆推着坐在輪椅上的爹爹。夏玉濤連忙下車,跑到婆婆跟前說:“您先上車,我把爹爹扶上去。”得知爹爹中風偏癱,下肢幾乎不能行走。夏玉濤二話不說,讓爹爹雙手抱緊他的脖子,一個公主抱,将爹爹穩穩地抱上車。由于正值上班高峰,車上人多,他又讓一名年青的小夥子讓位給爹爹坐,下車又将輪椅搬上車。
“這真是位好司機啊!”婆婆說,她要經常帶爹爹去同濟醫院看病,二老上車不方便,怕夏玉濤嫌棄,沒想到他如此熱情。夏玉濤說,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幹慣農活,手臂力量大,抱爹爹上車根本不費勁,讓婆婆不要有顧慮,他還将自己的手機号碼告知婆婆,叮囑她下次去醫院時,提前打電話給他。從那以後,婆婆每次去醫院前一天晚上,都會和夏玉濤聯系好,每次夏玉濤都會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一年多。
一天晚上,婆婆打電話夏玉濤說,爹爹去世了,并問了第二天到四美塘的時間。第二天,夏玉濤駕車到四美塘車站,婆婆上車後遞給他一個精緻的小盒子,說了一聲“好人一聲平安”後下車了。待夏玉濤回家打看盒子一看,是一個蓮花座。從那以後,夏玉濤再也沒看見婆婆的身影了。至今,夏玉濤還将蓮花座珍藏在家。
生活變好,晨練老人和自己的故事
随着生活越來越好,坐公交車去賣菜和看病的老人越來越少,越來越注重享受生活的老人,開始乘坐公交去健身,有的會帶上器械。
2019年的一天,車剛開動不久,夏玉濤從反光鏡裡看見一位年約六旬、身穿黑色運動服、頭發有些花白的老大爺,突然跑到了車廂的中間部位,抓着車頂附近的扶手橫杠,練起了引體向上,表現得十分熟練。
夏玉濤趕緊把車往旁邊一停,走到大爺身邊說:“大爺,公交車作為特殊公共場所,不适合鍛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萬一突發情況,駕駛員急刹車,您控制不住身體摔倒,或是在練‘引體向上’的過程中,踢到其他乘客不太好。一看您就是非常熱愛運動,我推薦您去楊春湖公園去溜溜很不錯。”大爺聽後不好意思地擺擺手說:“小夥子,不好意思啊,給你添麻煩了。”夏玉濤順勢給老大爺安排了個座位,讓他扶穩坐好。老大爺自我感慨地說:“現在的駕駛員服務真是好呀。”在場的其他乘客也連連稱贊。
2021年夏天,夏玉濤駕駛公交車回到終點武漢火車站後,他下車時,看見中間單人椅的旁邊靠着有東西,走近一看是個紅色的包,打開一看是一支沒有開口的紅櫻槍。通過回憶,夏玉濤推測,包應該是經常坐551路去青山公園晨練的李爹爹落下的。果然,不久後,李爹爹找到站上來,領取了紅櫻槍。李爹爹說,這支紅櫻槍是定做的,丢了很麻煩,他堅持要買煙表示感謝,被夏玉濤拒絕。
講述原因,看到老人遇到困難想起父母
從20年前的幫助老人整理菜籃子,到後來幫助老人乘車看病,再到如今的整理晨練器材,夏玉濤一路見證了江城老人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談到為什麼敬老,夏玉濤表示,可能與他的經曆有關。小時候住農村,母親打谷時,左手被打谷機拖進機器,整個左手被機子攪沒了,母親靠一隻手将他和哥哥、姐姐三人養大。在他18歲,母親突發腦溢血不在了,家裡家外就隻剩父親一人操勞。坎坷的經曆,讓他懂得父母的恩情大于天,讓他更加要關愛、更加尊敬長輩。
夏玉濤動情地說:“每次看到他們遇到困難,就會想到我自己的爸爸媽媽。”熟悉夏玉濤的領導和同事都說,他不僅對自己的老人孝順,對别人家的老人也一樣關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