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的說,這篇更像育兒記錄文,所以非喜者就不用往下拉了。
有人說養育孩子,不是去教他做什麼,而是促進我們共同的成長。
原本對于這句話,我即便做過2年親子頻道,天天接觸形形色色的孩子家長,但真都沒有什麼感觸。反而是獨自陪伴團子的這一年裡,自己身臨其境時,才懂得它的意義。
NO.1 | 壹
團子是個不愛開口的孩子,但因我的話痨,他如今也愛問各種奇怪的小問題。針對他的問題,我都會給他回複,因為我覺得回複就是一種态度,面對問題的态度,解決問題的态度。
跟團子的對話 | 圖來源網絡
即便回複内容有些他也不理解,但并不妨礙對他求知欲的一種認可以及促進他開口的動力。
伴随着這種相處模式的日積月累,我發現自己也産生了改變。我既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情緒控制站,也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定義和方向。
NO.2 | 貳
今天給團子洗澡時,他又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媽,我是你生出來的,那土地是哪裡來的?
“土地是由泥土石頭在大自然動力下堆積而來的。因為它很大很深,所以需要很長很長很長時間的積累和演變。”
其實,我回複團子的話,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純屬憑自己的理解跟他闡述,但他聽完後,卻延伸了更多的問題和交流。
土地 | 圖來源網絡
團子:土地是比地球還大嗎?很深又是什麼?
我:有多大這個我們可以一起去書上找資料,而深的意思,我們可以想想看過的高樓,為了保證房子的安全性,造房子的時候,樓有多高,就要往土地裡打同高度的洞,在地面上往下測算這個洞的長度,就是深。
我:有些高樓高的咱一眼都看不到頂,所以可想而知,土地有多深。而且也因為形成土地需要花太長的時間,所以說土地也算不可再生資源,會越用越少,少到後來可能我們連站着的地方都沒有了。
處境艱難的地球 | 圖來源網絡
團子:沒法站是跟上次坐公交車一樣嗎?
我:對,地方小,人又多。如果當時有人還破壞公交車環境的話,比如放一堆垃圾在公交車裡,公交車裡保護我們安全的東西弄壞了,那我們就更沒法待了,對不對?
團子:沒法保護我們,我們就會摔倒受傷。
我:所以,我們要懂得愛護擁有的東西,就像我們家,如果被你弄得亂七八糟,很髒很亂,我們就沒法住了,即便勉強住,也會覺得不舒服,甚至還會因為衛生問題生病。
NO.3 | 叁
這些話雖然是說給團子聽的,但莫名的情緒,讓我對自己也進行了一場反思。
家中老屋長年倒塌在那無人問津;家中三畝地,後期父母做不動的時候,就隻能荒廢着,一旦荒廢就可能會面臨被政府收回的結局。
這些問題之前我沒好好思考過,也不願去處理,但經過今天的觸發,我想我是不是該重新規劃下自己的計劃和方向。
養老生活| 圖來源網絡
家中的老屋是可以重新整修的,未來我到底想怎麼養老,是否可以提前準備起來了?
那個老屋承載着我和哥哥姐姐們在童年時期同住一起的美好回憶,現重修一套房,是否可以考慮大家以後老了還能合居在一起的問題?
畢竟自己要再置業都已困難重重,想買下一套容得下4戶人家的房子,簡直堪稱天方夜譚,就算我有這個财力,市面上恐怕也沒有能滿足我需求的房子。
NO.4 | 肆
而家中的自留地,如果以後被政府收回,我真不會後悔嗎?
我不會去懷念奶奶種的黃瓜,剛采下來就啃的那股清爽感?不會去懷念小時候奶奶屋前屋後種滿的花花草草?不會去懷念門前那棵年年碩果累累的橘子樹嗎。。。
土地回收| 圖來源網絡
那麼,我是否可以從現在起,慢慢跟我爸媽學着如何種菜種樹,是否可以開始留意起種植工人的市場行情。。。
等我爸媽不做的時候就雇人幹,計算下種什麼能收支平衡,這樣既不會浪費寶貴的土地,也不會在前期對我經濟上産生壓力,還能等我退休後想過田園生活時,有地可種。
想了很多很多。。。
我本來是個浮躁的人,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讓我對事物對人都不太願意去費腦子。
但與團子長時間的互動,讓我學會了冷靜、思考、總結和規整事物。
也正因為這份改變,我更清楚了自己喜歡什麼,什麼對我來說有意義,什麼是我想要的,學會了珍惜自己現擁有的一切。
-END-
筆者/布尼布尼
注: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與本公衆号無關。(本文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