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支付寶搞的事情有點多。
像大家經常用的花呗,就有2個比較大的動作——
一個是新品“月月付”,另外一個是花呗上征信的事情。
小巴接下來就分析分析。
01
周末的時候,小巴就發現,點開“花呗”的界面,多了一個新産品,叫“我的月月付”。
按照螞蟻官方的說法,“月月付”是在7月30号上線的,目前是系統邀約制,隻向部分用戶開放。
大家可以去花呗看一下,自己在不在邀約用戶之列,暫時沒有的也不着急,8月會逐步向更多人開放。
路徑:支付寶→花呗→我的→我的月月付
那這個“月月付”是幹啥的呢?
官方解釋,月月付是一項分月付款服務,在購買支持月月付的商品時,可以先付一部分,尾款按月慢慢付,然後沒有分期手續費,更少占用花呗額度。
聽起來和之前的“花呗分期”相類似,但是又更複雜了一點?
小巴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清楚了。
比如,你用花呗分期買了一部4200元的手機,在沒有618或者雙11之類的特殊免息活動時,把這4200分成12期,每月需要支付375.35元。
也就是說,你為此付出的分期手續費是375.35×12-4200=304.2元。
同時,這4200塊的花呗額度是全部被凍結了的,你每月還款後,才逐漸恢複對應金額的額度。
但如果你是用“月月付”來買的話,那這304.2元的手續費就不用給了。
按照月月付目前支持10個月分期的規則,就是直接把4200塊,分成10個月給。
首付420元,剩下9個月,每月同樣是還420塊就行了。
同時,這4200塊隻凍結了你首付420塊的額度,剩下的3780元額度,你還是可以用的。
本質上來講,傳統的花呗分期,你這4200塊在消費的時候,就全部入了商家口袋,而月月付是按月把錢給商家的,支付寶沒幫你墊餘下的錢,所以不占額度,也沒利息。
大家可以順帶看看,自己的月月付初始額度是多少。
比如小巴現在的額度是600元,意思就是,小巴通過月月付買的所有商品,在分10個月給,也就是首付10%的情況下,累計起來不能超過600元。
如果上面那部手機是1萬塊,那麼月月付的首付就變成了1萬÷10=1000,超過了小巴的600額度,那小巴是不能用月月付來買的。
這個額度的多少,是根據你的消費情況,不定期調整的,每個人的額度也會有所不同。
此時,富有想象力的人已經開始暢想:
如果自己的月月付額度,可以漲到5000,未來也從10期擴寬成了支持24期支付,那麼他就可以用月月付,無息,不占用額度,拿下一台12萬的車了......
目前,開通月月付的商家不多,同樣也在灰度測試中。
主打的是什麼健身房、數碼、學習培訓之類的大金額消費商家,之後應該會逐步納入更多商家。
而且,用月月付在預儲值性質的商家那裡消費,比如買了什麼健身卡之類的,商家倒閉或者不經營了,用戶可以申請終止付尾款,避免損失。
那這個功能就比較舒服了,減輕了大家的預付之憂。
02
月月付看起來還是挺不錯的,或許還是在有意在拉動疫情後的消費市場。
但對于咱們消費者來說,萬一之後的商家是先提價,再用月月付呢?
保不準最終的實付款,會比原本正常的價格要更高,也就不那麼劃算了。
就如我們經常強調的,不要為了眼前的占便宜,就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去花錢,還不上,就得影響征信了。
而月月付又屬于花呗的其中一個産品,這就自然說到我們的第2個話題——
之前不上征信的花呗,也要接入央行征信中心了。
這個事情同樣是在上周爆出的,引起了更多的議論。
支付寶官方表示,目前同樣隻是把部分用戶接入了征信,有沒被接入,大家打開自己的支付寶看一看就知道了。
路徑:支付寶→花呗→我的→相關合同及産品說明
如果合同裡面,有《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報送授權書》、《個人授信相關合同》這兩項,就是接入了征信。
沒錯,如月月付“被選中”一樣,小巴同樣是“中了招”。
如果沒有,就是還沒接入征信,但你放心,未來也是會覆蓋到所有花呗用戶的。
打開《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報送授權書》,就能看到說明。
你的基本信息,額度信息,還款與違約信息,都會上報央行征信系統。
然後,上報的授權對象是“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所以大家一下就炸了鍋。
像借呗、微粒貸這類産品,是能提現到銀行卡的,屬于小額信貸,上征信能理解。
但花呗隻是消費,又不能取錢,現在要上征信了,而且還被歸于從小額貸款公司獲得的個人消費貸,那豈不是會影響到之後的銀行貸款評估,房貸更難通過審批?
花呗方面表示,如果在使用花呗的過程中沒有逾期過,是不會對征信産生影響的。
而且小巴覺得,偶爾的逾期,然後又還上款了,其實關系不太大,因為在銀行看來,你其實是有還款意願的,而且逾期還創造了罰息的利潤。
花呗用戶那麼多,如果單純隻因為這是屬于小額貸款,就增加審批門檻,也不太現實。
銀行也明白,花呗這種其實就類似于信用卡消費分期,對于房貸這種強抵押的貸款,其實影響不會太大,隻要你的收入減掉負債,能達到月還款金額的兩倍以上,問題就不大。
當然,如果你總是逾期,也不還,肯定是會有影響的。
03
上個月底的時候,人民銀行就發了通知,說要向各銀行統計消費類聯合貸款的相關信息,包括貸款餘額、不良率等等。
聯合貸款,大概意思就是銀行與合作的金融機構,基于共同的貸款條件,按比例出資給借款人發放線上貸款。
像借呗、花呗、微粒貸、京東白條等等,都是消費類的聯合貸款。
錢絕大部分是銀行出的,但流量獲客和風控,主要是靠聯合貸款機構,這種不對稱就會有潛在風險。
再加上現在消費金融市場發展那麼大,2019年底整個聯合貸的市場規模,已經去到2萬億了,央行自然要去摸底一下,這裡面的金融風險問題。
而花呗作為其中的“大玩家”,信息上報到央行是不是就不難理解了。
現在都講以國内循環為主體,要促消費什麼的。
而決策層也看得很清楚,要搞好國内循環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咱們的資本市場得做好風控,保持穩定、安全的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