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海經中的傳說

山海經中的傳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5:48:29

《山海經·海外北經》的記述順序是從西北角起,至東北角止。

"海外北經"所記載的第一個國家叫無啟國,在長股國的東邊。這個國家的人都沒有小腿肚子。

山海經中的傳說(山海經中的奇邦異國)1

人臉蛇身的燭陰

無啟國的東邊有一山,名叫鐘山,此鐘山為傳說中神山,并非指今天的南京鐘山。具體位置目前還沒有得以考證。

鐘山的山神叫燭陰,居住在鐘山下。他長着人一樣的臉,蛇一樣的身子,渾身紅色,身子長達一千裡。他睜開眼睛的時候,天下就變成了白天;他一閉上眼睛,天下就變成了黑夜;他吹氣時即為冬季,呼氣時,就成了夏天。燭陰不喝水,也不吃東西,他不呼吸,隻要他一呼吸,天下就會刮風。

一目國在鐘山的東面,這裡的人隻有一隻眼睛,長在臉的正中。《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一目國人姓威,據說是少昊氏的子孫,因為樣子長得難看,又姓威,所以後來訛變為"鬼國"。

《海内北經》中記述,鬼國附近有很多近似魔怪的動物,比如有一種怪獸,名叫蜪(táo)犬,樣子像狗,渾身青色,能吃人,吃人時都是從腦袋開始。還有一種野獸叫窮奇,長得和老虎一樣,生着一對翅膀,身上有像刺猬般的硬毛,吃人一般也是從腦袋開始,偶爾也先從腳開始吃。還有像茶盤一樣大的黑色的蜂,以及一種很大的紅色螞蟻。

不僅這些,這裡還生活着一種野人,名字為蟜,身上有老虎一樣的斑紋小腿特别粗壯。有一種怪獸叫阘(tà)非,人臉獸身,通身為青黑的顔色。有一種鬼怪叫祙,身子像人,腦袋黑色,眼睛直豎着,據說這就是魑魅魍魉中的"魅"。有一種怪人,雖然腦袋長得和人一樣,卻生着三隻角,它的名字叫戎。還有一種怪神,叫"據比之屍",脖子像被折斷了似的,腦袋低垂在胸前,頭發亂紛紛地倒挂着,沒有胳膊,看上去像一截肉柱。

山海經中的傳說(山海經中的奇邦異國)2

怪獸窮奇

一目國向東,有柔利國,也叫留利國,《大荒北經》中稱它為"牛黎之國"。柔利國的人身上沒有骨頭,且隻有一隻手和一隻腳,膝蓋朝後,腳心向上。手腳非常柔軟,可以向不同方向彎曲。

柔利國的東邊有帝台,當初共工氏的一位臣子名叫相柳氏,他長着九個腦袋,人一樣的臉,蛇一樣的身子,渾身青,從九座山上取食。他身子所觸的地方,都會變成池澤和溪流。

大禹治水的時候,相柳氏搗亂,禹殺了相柳,相柳身上流出的血腥臭不堪,凡是他的血浸泡過的地方都不能種植五谷。禹掘土填埋這塊地方,填滿了三次,卻塌陷了三次,于是禹在這塊地方築起了帝堯、帝喾、帝舜等衆帝之台。

帝台的東邊有共工之台,傳說共工與颛顼(zhuān xū)争奪帝位,發怒而觸撞不周山,導緻天崩地裂。共工之台呈方形,台角有一條蛇,身上有虎一樣的斑紋,頭朝着南方。這裡的人因為敬畏位于北面的共工之台,都不敢向北射箭。

共工台的東邊是深目國,從名字上我們就知道,這個國家的人眼窩很深,喜歡吃魚。總是一隻手高高舉起,手裡還握着一條魚,常給人以正在吃魚的感覺。

山海經中的傳說(山海經中的奇邦異國)3

從深目國向東就到了無腸國。無腸國也叫無腹國,國中的人身材都很高大,可是肚子裡卻沒有腸子。據說無腸國是無啟國人傳下來的子孫後代。其實他們并非無腸,所謂無腸隻是形容他們的腸胃很短,他們吃下去的食物,通常隻經過一段腸子還未等到消化便排洩了出去。所以他們要不停地吃不停地喝,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需要。

清代李汝珍的長篇小說《鏡花緣》中,有一段關于無腸國的描寫非常有趣:

"此地人食量最大,又易饑餓,每日飲食費用過重。那想發财人家,你道他們如何打算?說來倒也好笑,他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過,名雖是糞,仍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糞好好收存,以備仆婢下頓之用。日日如此。"

說是無腸國的人所吃食物直接通過,餐廁合一。食物雖不停留,但隻要腹中一過就飽。所以那些富貴人家,總是将排洩之物收好,給仆婢再食,或自食。以緻于一頓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環使用。還說無腸國的人分作幾個級等,低一等級的人吃高一等級的人的排洩物,一直到最後還給了狗吃。

看上去雖然好笑,然而這是作者通過無腸國的故事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揭露,和對對那些富貴人家刻薄吝啬的批判。

山海經中的傳說(山海經中的奇邦異國)4

無腸國再向東,有聶耳國,又叫儋耳國。國中的人民都長着一對又大又長的耳朵,一直垂到肩膀的下面,所以走路時必須用兩手托着或握着,這樣可以防止這兩隻大耳朵來回晃動。聶耳國的人都能夠同時驅使兩隻老虎為他們服務,看上去十分威武。

聶耳國的附近,是有名的北海,這裡居住着三位神人。一位是禺強,是北海的海神兼風神,他長着人的臉,卻有着鳥的身子;第二位是九鳳,也是人臉鳥身,長有九個腦袋;第三位叫強良,虎頭人身,有四個蹄子,手肘特别長。他嘴裡常銜着一條蛇,前蹄上還挂着一條蛇。這三位神人都住在北極的天櫃山上。這裡的北極,指的是《海外北經》所記載的最北地域,而非現在的北極。

北海内有一種獸,形狀像馬。還有一種獸,名字叫駁,形狀也像白馬,牙齒像鋸,能吃虎和豹。另有一種白色的獸,形狀像馬,名字叫蛩蛩。另外還有一種青色的獸,形狀像虎,名字叫羅羅。

北海附近一帶也有許多奇禽異獸。在一座蛇山的山巅,有一種鹥鳥,它們的羽毛五彩絢麗,像鳳凰一樣漂亮。它們群宿群飛,一旦飛起,則數以萬計,遮天蔽日,十分壯觀。作為幽都門戶的幽都山上,聚集着許多黑色的動物,有黑鳥、黑蛇、黑豹、黑虎,以及黑色的狐狸等。

除了這些禽獸之外,附近還有許多奇異的人。翻過幽都山,是一座怪石嶙峋的大黑山,山上的居民膚色和衣着也都是黑色。這裡還有一個大幽之國,國民們都赤裸着身子,長年居住在不見陽光的岩洞裡。在此不遠處,還生活着一群膝蓋以下俱為紅色的人,看上去像穿了一雙紅色的絲襪。還有一群壯碩的漢子,人身馬足,腿上生有長毛。他們是釘靈國的人民,行走時用鞭子抽打自身的馬足,跑起來像風一樣迅疾。

山海經中的傳說(山海經中的奇邦異國)5

這種奇異的功能似乎也影響到了附近的誇父氏一族,因為曾有一個善跑的誇父族人追趕過太陽。

誇父族是大神後土的子孫,後土是幽都的主宰者。誇父族的人住在北方大荒中一座叫"成都載天"的山上,一個個都是身材高大的巨人,力氣極大,但性格溫和善良。他們耳朵上常挂着兩條小黃蛇作為飾物,而且手裡也握着兩條黃蛇。其實這算不了什麼,真正讓我們知道并記住誇父族人的,乃是那個"誇父逐日"的故事。

誇父其實是一個部族的名字,在"誇父逐日"的故事中借代為人名。誇父為什麼要追趕太陽?有人說他是為了誇父氏一族的人民,因為有一年的天氣非常熱,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大地上,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幹枯。人們熱得難以忍受,誇父族的人紛紛死去。

誇父看到這種情景很難過,他仰頭望着太陽,告訴族人:"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太陽,捉住它,讓它聽人的指揮。"于是決心追趕并捉住太陽。

其實這種說法并不那麼合理,《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這裡的"景"應該是"影"的通字。這似乎告訴我們,誇父實在是閑着沒事做,為了顯示自己而自不量力地要去追逐太陽,這讓誇父在我們心目中的高大勇敢的形象近于崩潰。

山海經中的傳說(山海經中的奇邦異國)6

可是不管怎樣,這們大神後土的孫子真的去和太陽賽跑了。我們可以在腦海裡想象出這樣一種畫面:太陽漸漸西去,在遠方的地平線上,一個高大的身影,正邁開大步,在原野上風一樣地奔馳,向着太陽追去。

鏡頭拉近,誇父一路追逐着太陽,來到禺谷。禺谷也就是虞淵,是太陽落下的地方,屈原《離騷》"望崦嵫而勿迫"句中的崦嵫山就在那裡。此時太陽就在誇父面前,他的身影映在夕陽火紅的光芒中,火熱的陽光依然照灼着他,隻要他張開雙臂,就能把太陽緊緊抓住。

然而此時他太累了,他感到自己口渴得要死,就伏身子,一口氣喝光了黃河和渭水裡的水,但是仍然口渴難耐。他又向北方跑去,他知道北方有一處大澤,也叫瀚海,縱橫有千裡之廣,那裡的水足以解決他的饑渴。可是他最終沒有堅持跑到大澤就饑渴而死,他碩大的身軀倒下之時,天地間轟然一聲震響。他用來支撐身體的手杖也随着他的倒下而抛出。奇怪的是,那手杖抛落的地方,竟忽然間長出一處枝葉繁茂,果實累累的桃林。《山海經》中為"鄧林",樹林之意。

據說,這片桃林後來成了周穆王養馬的地方,趙姓的始祖造父,就是在這裡為周穆王馴養出了八匹駿馬。

山海經中的傳說(山海經中的奇邦異國)7

聶耳國東,又有博父國,國中人身材高大,右手握着青蛇,左手攥着黃蛇。東邊有鄧林,枝繁葉茂,長年結滿果實。有人據此認為博父就是誇父,不是沒有道理,卻也無可憑據。

博父國東有一山,是當年大禹治水時因疏通水路所開辟的石頭壘積而成。拘纓國就在這座山的東面,也叫利纓國。"纓"就是用來系在脖子上的帽帶,"拘"就是用手緊緊抓住。看來這個國家的人有個習慣,就是随時都會用手緊緊地抓住脖子上的帽帶,似乎生怕帽子掉下來或被吹走。

這個習慣好像不太合乎情理,所以就有人以為,這裡的"纓"其實應該是"瘿"的本字。"瘿"是一種囊狀肉瘤,是一種甲狀腺腫大症,生長在脖子上,大小一般如碗口,還有更大者。這種肉瘤表皮松軟,呈下垂狀,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則可以理解為,拘纓國的人在出門時用手把它托住,以防下贅或擺動。這或許是一種較為合理的解釋。

拘纓國的南部生長有一種極為高大的樹,叫尋木,據說有千裡之高,想必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跂踵(qǐ zhǒnɡ)國在拘纓國東,此國人不但身材高大,兩隻腳也大。腳大倒沒有什麼,但是他們走路的動作實在奇怪。"跂踵"的意思是踮起腳後跟走路,這說明跂踵國的人走路時隻有腳前掌着地,而腳後跟是不與地面接觸的,這個樣子和跳芭蕾舞應該差不多吧。又有一說認為,他們的腳是後跟朝前,腳趾向後反生着的,所以又叫"反踵"。

不過《山海經·中山經》中卻有這樣的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鴞(xiāo),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見則其國大疫。"這裡又說"跂踵"是一種長得像貓頭鷹一樣的鳥,卻有着一條豬尾巴。這可不是一種好鳥,因為隻要它在哪個國家裡出現,這個國家就會發生重大的瘟疫。

那麼,跂踵國的名字是因人而得還是因鳥而得呢?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作出判斷。

山海經中的傳說(山海經中的奇邦異國)8

《山海經·海外北經》所記述的地域大緻應在中國的北方,具體位置難以确定。由西向東共記述了九個國家,向我們展示了形态各異的國家風貌。其中不僅有"誇父逐日"的典故,而且還給我們留下了大禹殺共工之臣相柳氏,以及關于鐘山之神燭陰的神話傳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