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故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2:51:23

說起黃雀,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話最早出現在《莊子·山木》說的是人們隻顧眼前利益,而沒有考慮身後隐患,諷刺了目光短淺之人

典故由來

具體說說這句話的由來,話說當年吳王想要讨伐楚國,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但是吳王十分固執說"誰要敢在勸誡我不攻打,我就殺了誰。"大臣們心想,若是攻打楚國,會遭受其他國家的乘虛而入。可是吳王都這麼說了,誰還敢繼續勸說呢。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故事(34螳螂捕蟬)1

侍奉吳王的少年心想還是要勸說吳王才行,可是怎麼辦才好,于是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彈弓去花園裡打鳥,露水沾滿了衣服,吳王看到了問他在幹嘛,衣服都被露水打濕。少年回答"大王,我在打鳥。"吳王問:"有打到嗎?"少年回答:"沒有,但是我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故事(34螳螂捕蟬)2

"花園裡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在高聲歌唱,但是它卻不知道危險就在旁邊,一隻螳螂就在它的身後,螳螂蓄勢待發舉着前爪就要抓蟬,可是有趣的是,螳螂的背後還有一隻黃雀對螳螂虎視眈眈,但是黃雀不知道的是,我手持彈弓已經瞄準了它。蟬,螳螂,黃雀這三隻小動物它們都隻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忽略了身後的危險"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故事(34螳螂捕蟬)3

聽完少年的話,吳王恍然大悟,于是取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黃雀其實很聰明

黃雀在這個故事中被當做隻看眼前利益的鳥兒,但是在現實裡,黃雀是相當聰明的。黃雀的膽子不是很小,但是它們也不是虎頭虎腦的鳥兒,它們在繁殖期的時候會非常低調,将自己隐蔽起來,常常躲在茂密的樹木上以防止受到天敵或者人類的騷擾。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故事(34螳螂捕蟬)4

而除了繁殖期,它們都是成群的在一起,并且常常有一隻領頭鳥,一鳥先飛其餘跟随前往。黃雀聰明還聰明在食物的選擇,它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而更換自己的食物,春季在北方食嫩芽,植物種子或者是小鞘翅目昆蟲;夏季吃昆蟲;秋季吃漿果,草子;冬季則多吃植物。這樣一來一年四季都不怕沒有食物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故事(34螳螂捕蟬)5

黃雀銜環,知恩圖報

黃雀不僅聰明還是知恩圖報的動物。相傳後漢時有一少年名為楊寶,一日楊寶見到一隻黃雀被鸱枭(chī xiāo)擊落在樹下,被一群螞蟻圍住了,楊寶救下黃雀并把它帶回家中,經過楊寶精心的照料和喂養,黃雀的傷終于好了。黃雀傷好之後,楊寶依依不舍的将它放飛,當天夜裡,楊寶的家裡來了一個黃衣童子自稱自己是西王母的使者,來報答楊寶的救命之恩,并且送了楊寶四個白環,"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矣。"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故事(34螳螂捕蟬)6

"黃雀銜環"便是由此得來,如今黃雀在人心中的印象更加的美好,由于它長相好看,不害怕人,以及聰明易訓養的特點,人們便在春秋季它大群遷徙的時候捕養他,因此黃雀現在已經是我國著名的籠鳥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