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儒家思想和王陽明哪個好

儒家思想和王陽明哪個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04:49:06

講儒家思想無論如何都是無法跳過王陽明心學的,王陽明是中國唯一一個立功、立德、立言,文武雙全的聖人,個人認為王陽明心學是儒家思想的珠穆朗瑪峰。本篇我們将一起攀登這座高峰。

從《大學》、《論語》、《孟子》到《中庸》我們都在用王陽明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講儒家思想,比如大學裡的“格物緻知”,完全使用的王陽明心學的認知論在講述,隻有講述明白了格物緻知,才能把四書講明白,否則根本沒法講明白。

王陽明心學到底是什麼?他是怎麼來的?心學是孟子、陸九淵、王陽明三個人一脈相承的。與宋代大儒朱熹同一個時代的陸九淵是心學發展中的關鍵。陸九淵和朱熹是很要好的朋友,也是最佳辯友,曾經的“鵝湖之會”,朱熹的理學和陸九淵的心學進行了多次激烈的辯論。朱熹提出“理”,陸九淵站在他的對立面喊出了三個字“心即理”。也就是說,心就是理,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發,心就是宇宙。這和朱熹的看法完全相反。所以,所謂心學的誕生就是針對朱熹的理學而出現的,是站在理學的對立面的。

有一則關于二程的轶事很能說明問題。程頤、程颢兄弟二人去參加宴會,宴會上,哥哥程颢對主人送到懷裡的歌女溫存備至,而弟弟程頤對懷裡的美女連看都不看一眼,反而氣得七竅生煙。回家後,他指責哥哥有失體統。程颢大吃一驚,說:“我當時在飯局上,懷裡有美女,心中就有美女,我現在回家了,懷裡沒有美女,心中也沒有了,而你直到現在心中還有美女?”這個故事恰好戲劇性地驗證了“心”和“理”的思想。程颢認為,一切都是心的問題。而程頤則認為,必須要時刻約束自己,讓外界的規則來規範自己的心。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九淵心學,目的都是為了存天理去人欲。

陸九淵的核心觀點就一句話:“心即理。”王陽明比陸九淵走得更遠,王陽明說心就是宇宙萬物之主,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其中有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講深山裡的花。王陽明和朋友一起遊玩,看到懸崖的一棵花樹,朋友問:“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關?這花是在我心内還是心外呢?”先生回答說:“你未看這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顔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這花不在你心外。”再比如,在森林中的一棵樹倒下了,如果沒有人在場,請問這棵樹倒下時有沒有聲音?現在我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沒有什麼聲音的,有的隻是聲波。因為聲音是由感知創造的,如果沒有人在場,就沒有感官,就等同于沒有聲音。”這裡的聲音和聲波也是我們通過詞語的命名來讨論問題的,無論是東方哲學還是西方哲學,讨論來讨論去就是靠不同的詞語和語言來推進的,如果沒有語言我們所說的一切都沒有,都不複存在。《道德經》裡有一句話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命名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沒有命名就沒有事物。海德格爾也說過:“詞語破碎處,無物可存在。”

我個人認為,王陽明的:“緻良知,知行合一。”應該算是人類最後的哲學了。維特根斯坦說:“哲學是基于語言的思辨,而語言有他的邊界。絕對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都在語言邊界之外。語言邊界之内的全部屬于科學。語言邊界之外的,屬于藝術、宗教和生活。其間沒有哲學的位置。”他認為哲學的本質就是語言,語言是人類思想的表達,是整個文明的基礎。所以他還說:“凡是能說清的,都已說清;凡是沒有說清的,都無法說清。”所以哲學結束了,就結束于語言的邊界。那麼在語言之外真的沒有哲學了嗎?有,五百年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科學替代了哲學,哲學結束于語言的邊界,那麼“知行合一”就是人類最後的哲學,能不能知行合一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别。

在知和行之間不需要語言作為媒介,不需要用語言來描述,你可以直接訴諸于行。想知道一個人到底懂沒懂?到底知道不知道?就去看他的行為,看他是怎麼做的。所謂知行合一,就是“知就是行”,不是知和行合二為一了,是他們本來就是一回事。舉個例子,當你說你知道的時候,你得說出來,用語言表達出來。即使你能說明白也不代表你肯定就知道了;你知道的也不一定就能說明白。我們在此基礎上加上“行”的概念,行動起來,你去做了,行動了,自然而言就證明你知道了,什麼都不用說,你的行動就能證明你知道了。

王陽明“緻良知,知行合一”這個概念有點類似于西方心理學提得“心流”這個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心流”指的就是大腦的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系統及其專注于一件事而達到的那種“忘我”的境界;“知行合一”就是“知即行,行即知。”侃侃而談的大道理沒用,你說得再明白也不代表你是知道的,隻有去“行”了,才能代表你真正的知道了。關于知行合一的一個例子,你走在馬路上,看到一小孩正在地上爬,他的前方是一口水井,此時你有兩個狀态:你看到小孩正在往水井裡爬,越來越危險,萬一小孩掉進去的話就會釀成悲劇,此時你的良知告訴你,必須馬上過去拉住小孩不要讓他掉到井裡去。此時你經過思考,還有你的良知告訴你怎麼做是對的,你刻意地去做了。我個人認為這種狀态不是知行合一的狀态,因為你做此事是因為你的心理壓力或者公衆的壓力等等一些外界的壓力導緻你不得不去做,而且是刻意去做的,所以不能稱其為知行合一;還有一種狀态是,你看到小孩處于危險之中,然後你會不假思索的去救小孩于水火之中,在看到與施救這個過程當中沒有多餘的想法,沒有刻意,已經把一些行為完全内化到你的大腦當中了,碰到任何事情都會第一時間做出正确的行為,這是我們追求的知行合一。我們每天睡前洗臉刷牙就是最好的知行合一,不用想,不用刻意而為之,每天到時間自然而然就會去洗臉和刷牙。也類似于上文所提到的“心流”的狀态,沒有刻意,并且所有的精神能量都集中于一點。我們修煉的“知行合一”本來就是目的,而不是為了做成某事而去修煉知行合一。我們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标就是“知行合一”,不是為了實現什麼偉大的理想而去知行合一,隻要你能堅持做到知行合一了,你的偉大的理想自然而然就能實現了,順序不能搞反,類似于“隻問耕耘,不問收獲。”

也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還有一句很流行的一句話:“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看完這篇文章就感覺很簡單了,因為那些道理他們一條也沒照做,沒有知行合一。但凡能做到一條都能過好這一生。比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專注堅持,一生隻做一件事;日日不斷,滴水穿石,不拔苗助長;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刻苦鑽研,勤勞緻富;控制飲食,堅持鍛煉……”這些最樸素的道理,也是最妙不可言的道理,是人類無與倫比的智慧。

關于“學習”。

有個典故,宋代大儒謝良佐,去拜程颢為師,程颢問他:“你平時讀什麼書?”謝良佐說:“史書。”程颢順手從成堆的史書中随便抽出一本,翻開一段,謝良佐都能背誦如流。程颢再抽出一本書,從中翻開一頁,謝良佐依然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然後謝良佐恭敬地站着,等着老師表揚他。結果程颢冷冷地罵了四個字:“玩物喪志。”謝良佐頓時面紅耳赤,汗如雨下。在程颢看來,背誦的目的就是為了這種場合表演用的,不然你背它幹嘛?那麼多書籍你都去背嗎?這種學習就是一種玩物喪志。王陽明說:“你若背得,未必曉得;你若曉得,不必背得。”這種背誦表演被稱為“口耳之學”或“道聽途說”。《荀子·勸學》裡有一段話:“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意思是,小人的學習呢,耳朵聽進去,嘴巴說出來,他學的東西從他身上經過,就隻是從耳朵到嘴巴這四寸長,和“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距離差不多,沒有學到身體四肢去踐行。和口耳之學正好相反的正确的學習方法叫“學以潤身”,真正的學到,可以滋潤自己的身體,融化在血液裡,落實在行動中,知行合一,這才是學習。

“人有建功立業的心沒有錯,但千萬不要把這種心當成常态。我們應該時刻格自己的心,心如明鏡,物來則照,不要刻意去追求,把自己鍛造成一個良知光明的人,這種機會總會來找你。”

“我等用功,不求日增,但求日減。減一分人欲,便是增一分天理,這是何等簡易灑脫!”

春夏秋冬的季

2021-9-22

儒家思想和王陽明哪個好(儒家思想王陽明心學)1

#春夏秋冬的季#繪畫作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