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
唐代:顔仁郁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将謂田中谷自生。
一般人不知道種田人的辛苦,就以為田裡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長成的。
這首詩反映當時農民生活的艱苦。表達了對農民的同情和對那些不知耕作辛苦、不懂謀生艱難、耽于吃喝玩樂的人們的批評。
《憫農二首》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内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方面的道理。
《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箪食,童稚攜壺漿,
相随饷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此詩是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
《過山農家》
唐代:顧況
闆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這是一首訪問山農的紀行六言絕句。全詩二十四字,作者按照走訪的順序,依次攝取了山行途中、到達農舍、參觀焙茶和曬谷的四個鏡頭,層次清晰地再現了饒有興味的訪問經曆。
《農家望晴》
唐代: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
這首詩選取收割時節西風已至大雨将來時的一個農家生活片段,集中刻畫一個老農望雲的情節,通過這一“望”,可以使讀者聯想到農家一年半載的辛勤,詩作也體現了作者對于農民的深切同情。
《遊山西村》
宋代: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是一首紀遊抒情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遊”字,處處切“遊”,遊興十足,卻不具體描寫遊村的過程,而是剪取遊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遊興。
《清平樂·村居》
宋代: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在這首詞中,作者通過對農村景象的描繪,反映出他的主觀感情,并非隻在純客觀地作叙述描寫,而是詞人特别喜愛農村和平甯靜的生活。這與作者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對農村恬淡安逸的環境及生活心心向往有關。
《村居》
宋代: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卧,帶得寒鴉兩兩歸。
這首詩寫的是農村秋日黃昏的小景,前兩句是具體描寫村居,後兩句是從村居以外來描寫村居,意象非常豐富。詩所選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繪了村居的特征及季節的特點,用的都是深色調,與夕陽暮霭相統一。
《辛巳駐點寄宿農家》
清代:陳忠平
油菜花開壓壟黃,一途颠簸到山鄉。
村言土語寓情厚,野果鮮蔬雜味長。
蛙鼓初鳴風皺水,木樓高卧月移床。
農家分外雞啼早,男備犁耙女備秧。
詩作描述了春季去農家一路所見:沿途油菜花開,村民樸實的方言,野果鮮蔬的美味等;以及夜晚寄宿農家的所感和農家早起那一派繁忙景象,樸實自然,順理成章。
《南鄉子·秋暮村居》
清代: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
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
一片煙籠十裡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
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
家在寒林獨掩扉。
小詞以輕靈渾樸的筆調描繪出秋日山村之暮景,處處洋溢着詞人那躍動的欣喜和向往。詞的景象由遠及近,層次分明,動靜相間,有聲有色。其中洋溢着詩人陶然欣喜的情緻,這在納蘭詞中是較少見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