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你是怎樣對待你孩子的?"别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你的口頭禅,可無論怎麼說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自己孩子"笨"的事實就是改變不了。
01
730分,這是廣西省理科狀元楊晨煜取得高考裸分成績。
這個大男孩長相酷帥,數學,英語滿分,創下廣西省最高分的高考記錄。
再接受采訪後了解到,人家不僅是學霸,還是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的高能少年。羽毛球,足球,書法樣樣精通。
不僅人長得帥,還具備了天才的聰慧。
看到這裡,不禁唏噓,到底什麼樣的基因才能培養出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
而看到她媽媽的采訪時,才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還有别人家的父母。
楊晨煜的媽媽告訴記者,他小時候就不看動畫片,一直都在關注紀錄片,還說:"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監督養成習慣。監督的過程很痛苦,你得時時刻刻監督着他,留意着他,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大概這就是最好的解釋吧。
02
我們的孩子正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别人家的小孩已經能看懂紀錄片了,我們的小孩還在迷戀動畫片的情節時,别人家已經養成了思考的習慣。
我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犯了錯,或者不願意學什麼事,就特别習慣用一句"孩子還小。"然後全部敷衍過去。
總覺得還小,以後還有時間慢慢教,可是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學習的習慣,思考的方法,良好的作息都已經讓别人家的孩子領略超前了。
好機會都是以"孩子還小"全部搪塞過去的。
而這些良好習慣的根本原因,是大人的問題,我們沒好好在孩子面前做個好榜樣,我們忘記了以身作則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大人都熬夜追劇打遊戲,讓孩子怎麼早睡?
大人對任何事情都是三心二意,怎麼讓孩子學會認真?
大人的錯誤都是明知故犯,怎麼讓孩子改過自新?
大人的世界裡都是手機電腦,怎麼讓孩子愛上書籍學習?
03
表弟今年十三歲,小升初的成績一塌糊塗,他媽媽更是青筋暴跳,拿起掃帚就準備好好打一頓兒子,說什麼"白讓你進那麼好的學校了,爛泥扶不上牆。"
對孩子苛責之及,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以前,我去她家的時候,每每都能聽到她訓兒子,訓完以後就把兒子關在書房,給他抱去一堆書籍和題庫,讓他整天待在那裡做,自己呢,卻是在客廳悠然的磕着瓜子,看着電視。
他兒子也習慣這種做法,被媽媽訓完關在書房以後,他發起了呆,眼睛盯着窗外,就那麼一動不動的坐半小時不是問題。
然後就把凳子挪到門邊上,聽媽媽看電視劇的聲音,相當于收音機,而他媽媽腳步聲往書房逼近的時候,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搬到書桌前,埋頭寫東西。他媽媽一看,覺得在學習,就又去看電視。
如此反複,一天的時間也就這麼過去了。
學習本身就是件費腦的事情,你再把他一個人關在枯燥的書房,以為隻要面前有書就能學好,那家長就大錯特錯了。
必須承認,不少人的習慣是,"面前有書,我們能睡得賊安穩。"
而表弟的成績,一直都是在最底層,他媽媽嚴格到了極點,而成績,也低到了極點。
表弟常跟他媽媽嘀咕的一句話就是:"憑什麼你能看電視,我就不能。"
這樣的家長,錯就錯在自己不學習,還拼命管教孩子。
可能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已經技高出師了,不用學習了,孩子抓緊嚴格就行,殊不知,孩子一直都在仿效大人的習慣。
你自己都不學習,憑什麼要求孩子學習呢?是遊戲不好玩還是電視不好看。
在我們眼裡,家長能督促孩子寫一下作業,給他報兩個輔導班就是對學習抓緊了,而孩子的習慣永遠都是家長說一句學習一下,家長不說從不會主動靠近書籍。
04
我鄰居家的男孩,小學四年級,一直都是全年級第一。
問他,家長怎麼教育孩子的,人家都是說沒怎麼教育,從沒打罵過孩子,可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後來,我串了兩次門才知道,他們家孩子和大人的學習一直都是并進的。
大人有看書的好習慣,他母親看書的時候覺不容許家裡有任何娛樂噪雜的聲音,孩子無趣隻能翻開書本,這一習慣久而久之也就是一種學習模式了。
人最通常的習慣就是想用暴力解決問題,尤其是對孩子,覺得孩子怕大人就會乖乖的學習,然後打罵強行按在書桌前,可孩子的世界裡,那樣做根本沒心思學習,有的隻是無力反抗的壓迫感。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才是家長的責任。
很多家長都會說,你幹嘛不學習,你學東西又不是給我用,學習不好将來怎麼辦,你喝西北風嗎?
恕我直言,孩子沒有那樣高瞻遠矚的境界,他們的世界裡,習慣是第一。
習慣了玩耍,每天都會想盡辦法出去玩;習慣了看電視,你不讓看他就跟你急;習慣了玩遊戲,他的腦子裡都是打遊戲的訣竅。
即使你趕到書桌前,他也是東張西望,磨磨蹭蹭,眼睛從不會看向題目。
05
713分,這是山東省理科狀元張聖一的成績。
張聖一在高考獲得高分以後,他父母的一段話讓很多人的自愧不如。
他母親說,自己在孩子還沒有上小學的時候,為了鍛煉孩子的體格,每天帶着他步行到新華書店,天天如此,而孩子,是從最基本的圖畫看起,到了上小學的時候,他已經學會了好多漢子和具備了獨立看書的能力。
張聖一父親,多年來一直把自己的書桌和兒子的書桌并在一起,倆人一起讀書學習,相互探讨學習資料。
沒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沒有天賦異禀的孩子,有的隻是大人的教育和孩子不懈的努力。
或許人家孩子比你家的稍稍聰明一點,但大人的習慣卻是隔了十萬八千裡。
你孩子的天資聰慧因為大人的不良習慣被扼殺在搖籃裡,人家的孩子就算不聰明,也能通過後天學習考上重點。
孩子的身上折射出的正是父母的影子,我們自己遨遊在手機娛樂軟件裡,卻呵斥孩子去看書,孩子怎麼可能看的進去書。
改變孩子,先從改變自己做起。
【本文源于「花影故事」。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蘇醒,在夜裡陪你安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