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那些年讀過的25首詩詞

那些年讀過的25首詩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1:15:53

對于詩來說,喜歡的人不需要理由,不喜歡的人就總會問,學詩有什麼用?但如果你要我必須說一個有用的理由,我會說詩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成長。

你要知道,古代詩人,尤其是唐代詩人,他們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曆極為豐富。所以看似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着幫助我們成長的智慧。

那些年讀過的25首詩詞(詩詞史上最有用)1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放言五首·其三》,便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所創作的一首有用的詩。

《放言五首》是白居易創作的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組詩中,他根據自己的豐富閱曆,分别就社會人生的貧富、貴賤、真僞、禍福、生死等問題發表了鮮明的态度以告誡世人。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則是就社會人生的真僞問題,發表了啟人深思的哲理性議論。即如果你想對人或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它離不開時間的考驗,需要你從整個曆史去衡量、判斷,切忌不要根據一時一事的表面現象就下結論。

舉一個例子,微博中很多人,就會不經過思考,根據表象去站隊,最後啪啪打臉的現象不勝枚舉。

那些年讀過的25首詩詞(詩詞史上最有用)2

《放言五首·其三》

那些年讀過的25首詩詞(詩詞史上最有用)3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複誰知。

首聯“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意思是說,我贈你一個解決猶豫不定的好方法,不需要你去龜蔔和拜蓍。“鑽龜”、“祝蓍”,是指古代通過問蔔求簽,來判斷吉兇禍福的方式。

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白居易自然認為這種方法不靠譜。那麼,白居易手中的好方法究竟是什麼呢?

那些年讀過的25首詩詞(詩詞史上最有用)4

颔聯“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便着重說明了這個方法。它的意思是說,要想知道玉的真假需要燒足三天,要想辨别是枕木和樟木需要七年之後。

“試玉”句,白居易自注說:“真玉燒三日不熱”。“辨材”句,白居易自注說:“豫章木,生七年而後知”。

這裡的言外之意是說,堅貞之士必能經受長期磨練,棟梁之材不是短時間就能認出來的。即事物的真僞優劣隻有時間才能考驗出。

頸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則是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用白居易的方法,就會做不出準确的判斷。

意思是說,周公輔佐成王時,某些人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曆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說他篡權為假。王莽在未代漢時,憑借着假裝謙恭,迷惑了很多人,他篡權才是真。

那些年讀過的25首詩詞(詩詞史上最有用)5

尾聯“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複誰知”,意思是說,假如這樣的人當初就死去了,那麼他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這兩句詩緊承前面一句,是整首詩的關鍵。

決狐疑的目的是為了分辨真僞,真僞分清了,自然就沒有了狐疑。但如果你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去考驗,就會被一時表面的現象所蒙蔽,從而冤屈好人。

縱觀白居易的這首詩,他以具體事物來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具有發人深思的藝術效果。我想在日常生活中,白居易所列舉的這種情況,大家都會體驗過。總的來說,這首詩可以說是史上最有用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至少要讀一次。

(來源:品味詩詞)

轉自:景德鎮南河公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