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按語】“控銷”不是一種營銷模式,而是營銷本來就涵蓋的、需要做的活動,以此當法寶恰恰反映了大多數藥企不知道什麼是專業化的營銷。我反對“控銷”模式化,但并不反對“控銷”活動本身。下面鄭佩的文章對“控銷”發展過程做一個回顧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追捧和反對“控銷”的朋友都可以看看,“控銷”到底是咋回事?是不是如同我所說的那樣?
控銷産生的根源
在90年代初,一些有品牌意識的老牌品牌企業,借助自己強大的品牌運營能力,包括持續的大衆媒體的廣告投入(央視、衛視),多年市場渠道運營取得巨大的市場份額。
然而有這些基礎在,品牌企業的知名産品往往在政策設置的時候,忽略了渠道和終端的利益,上遊渠道的大中型依靠自己巨大的資金實力,代理一個省甚至多個省的産品銷售,靠銷售規模賺取利潤。下遊渠道的商業公司因為使用上遊渠道的資金,或者終端客戶需求而被動經營這些品種,沒有利潤空間所以沒有動力去推動,上遊渠道僅僅承擔“搬運工”的角色。
那麼終端是什麼情況呢?藥店為什麼願意賣非品牌或者品牌企業的二線藥品,主要原因是這些藥品符合藥店對經營品種“高毛利”的需求,品牌廠家的藥品因為價格透明,渠道混亂,用戶有需求,所以藥店競相拿這些産品進行價格倒挂做促銷,吸引顧客,提高藥店人氣。大部分品牌廠家的知名品種,在前期推廣很快,到後期就穩定在一個臨界量上,每年保持10%以下的增長,對廠家而言,形成比較穩定的“金牛”産品。
新興品牌企業用控銷崛起
2000年以後,新興品牌企業正是抓住了老牌品牌企業的特點,繞開老牌企業的分銷渠道,獨辟蹊徑,直供終端。在大手筆投入央視等主流媒體的廣告轟炸下,迅速占領品牌高地,銷售渠道分省總,地總,終端經理的三級架構體系,實行嚴格的市場保護和沖貨保證金制度,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并且形成了新的銷售模式——控銷,控價格,控終端。
此時的控銷最大的特點是“控品種”,按産品線分,一個事業部有幾個主打的品種,再配幾個終端常用普藥産品當做新藥做。
“控價格”,制定嚴格的價格體系,确保銷售鍊條上各個環節的利益。“控渠道”劃定銷售區域,并且通過市場保證金和嚴厲的處罰制度,來确保渠道的純潔性。
“控人員”,省總管理地總,地總管理終端,定時的周會,例會,每個地總配市場部,加強對終端經理和店員的培訓,确保政策一緻性和決策層的思路得到落實。
“控終端”,并不是所有的終端都供貨,誰要貨都給,而是在指定區域内确定一家藥店經營,确保藥店利益。第二終端有貨就不放第三終端,第三終端有貨就不放第二終端,把診所終端和藥店終端嚴格分開。
另類品牌企業走“反控銷”的路子
如果說老牌企業的模式就像騰訊公司的軟件QQ,那麼新興品牌企業的模式就像騰訊公司的另一個軟件——微信。看到微信用戶的瘋漲,就知道當年新興品牌企業在醫藥OTC市場的瘋漲。
但是另外一些新興品牌企業在夾縫中也走出了自己的模式,從工業的角度出發,低價流通,規模取勝,我們可以稱之為另類品牌企業。
另類品牌企業也走了品牌建設的路子,同時走了“反控銷”的路子。媒體品牌廣告照打,而且力度還很大,依托自己強大工業生産能力和上遊原料藥資源的整合,渠道還是選擇全國的主流商業公司,價格做到最低,甚至更低,迅速沖開渠道,搶占市場份額。
然後對所經營的品種結構進行調整,逐步把産品分為低毛利流通和高毛利賺錢,最終的目的是高毛利品種上量,同時歸攏渠道,進行一二級渠道的分銷設置,終端增加分銷人員,進行産品價格的維護和協助終端做店面活動,走上“控渠道”的路子。
老牌品牌企業的反撲:控渠道
老牌品牌企業在新興品牌企業和另類品牌企業的壓力下,金牛産品的市場份額在不斷萎縮,曾經的疆土在不斷被蠶食,除了奮起反擊别無出路,市場從來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你死我活......
當一頭熟睡的雄獅睜開惺忪的雙眼,接下來便是一聲怒吼,驚天動地。老牌品牌企業依托自己強大的品牌沉澱和資金實力,并有強大的政府在後台撐腰,那麼就是思路和方法的問題。
新興品牌的經驗模式,是最好的參考。接着,就是“控渠道”,以省區行政劃分,每個省隻設置一到三家一級代理商,确保大區域代理商的唯一性,并按照百萬級以上的标準收取巨額保證金,制定嚴格的沖貨處罰制度,完不成任務還扣保證金,取消代理權,這樣壓力全部轉移到渠道代理商了。
這些有實力拿下渠道代理權的代理商,哪個不是地頭蛇,多年的市場拼殺,形成一套嚴格的終端和價格體系控制能力,“控終端”和“控渠道”輕車熟路,二級渠道對接和掌控沒有問題。
太極集團藿香正氣液,僅從四川省代就收3000萬的保證金。當老牌品牌廠家價格透明,市場亂的問題解決以後,終端不用費力推廣,就能賺取可觀的利潤,就沒有做非品牌廠家産品的動力,在品種一樣的情況下,這對一些沒有特色中小生産企業卻是緻命性的打擊。
資本大鳄介入:從控原料到全産業鍊控銷
當新老品牌廠家手持“控銷”利刃,在市場上攻城略地的時候,資本大鳄們将“控銷”的視野向整個産業鍊轉移。控銷從單純的市場營銷行為,轉變為企業的戰略思維,縱向控制産業鍊。以産品線為單元,對原料藥生産,到制劑生産,到渠道流通,終端銷售整個過程進行控制。
如果原料生産廠家較少,就以原料供應為切入點,整合制劑加工企業和流通企業。如果原料廠家很多,制劑生産企業較少的,制劑企業聯合起來,共同規劃、運營市場。橫向來說,以強大的資本為依托,大魚吃小魚,或者優勢互補,相互參股式的“控股”,比如連鎖大鳄不斷并購中小連鎖;全國性大型商業公司不斷參股,并購區域性中小商業公司。
本着“誰投資,誰說話”的原則,隻有控股才能使“上層”的意志和戰略規劃順利執行下去,這就把控銷從單純的市場營銷行為上升到品種全産業鍊運營高度,再上升到資本運營的戰略高度。
控銷展望:納入戰略,謹慎跟風
但是醫藥市場是巨大的,單單從工業中成藥和化藥來講,整體體量已經突破兩萬億元,這麼大的“蛋糕”不可能一家吃完,如果說前面是醫藥行業“做蛋糕”的階段,後面則是淘汰整合,分蛋糕的階段。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控銷的背後是實力和利益的博弈。
控銷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都具戰略指導有意義。控銷應該上升到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而不是僅僅作為渠道層面和促銷層面去看待,這樣才能保證控銷戰略實施的方向性和持續性。
通過控銷成功轉型的品牌企業都是英雄,是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英雄是時勢造就的。還沒有涉及控銷的企業,應謹慎跟風,根據自身的銷售規模,品種結構,資金實力,管理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不同的控銷策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鄭佩,醫藥行走12年,長期專注于普藥、OTC營銷模式的實踐與創新,一枚資深的“控銷控”。喜歡我的朋友可加我Leo2727200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