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禅悟人生靜心的境界

禅悟人生靜心的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21:01:40

禅悟人生靜心的境界(悟道修行再談)1

惠能在《壇經》中,始終在教授的是直見本心,這是要在當下直見的,而判斷的标準就是看是否有執住于相。老子在《道德經》中,教人要能夠守道,而守道的方法,老子教人回歸虛極,守住靜笃。

具體而言,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老子的方法。

首先,“緻虛極”是讓自己回歸萬物誕生之前的虛極點,之所以加一個“虛”,因為它也并非是“無”。老子在第一章說“無有同出而異名”,無和有是同出于“道”,這個虛極點就是“道”,從這個虛極點,從“道”中生出無和有。

然後,“守靜笃”是在萬物誕生之後,我們可以從整體來看待萬物。比如我們從虛空來看待虛空中的星辰,虛空是靜的,而星辰是動的。萬物也在一個域之中,我們從萬物之外來看待萬物,那麼這樣就是極靜的狀态。

融合禅門和道家,我們也可以用“心”的概念。“道心”是可以感知“道”,可以用“道心”來感知萬物,萬物也都是在“道心”之中。這種感覺,“道心”就像是一個無限的空間,其中存在着有限的萬物,從“道心”可以來觀察萬物。

個人實修老子教授的方法,首先就是在當下,讓自己回歸虛極點,在這個虛極點,沒有“有”,沒有“無”,不存在時間,不存在空間,但有“道”。然後自虛極點誕生萬物,萬物也在“道心”之中,萬物在運動,但是萬物之外是安靜的,從“道心”來看待萬物就是極靜的狀态。但是呢,這個“道心”也是非物非象的。

老子在第五章說守中,守中的内涵是很深刻的。比如緻虛極,回歸萬物誕生之前的虛極點,是讓萬物回歸那個原點、中點。比如從整體來觀察,從萬物之外來觀察萬物,這也是守中。

這樣再來理解老子所教的“緻虛極,守靜笃”,對于萬物,一方面就好像是從中間的原點來觀察,另一方面是從萬物之外來觀察,保持在這種覺知的狀态,對于萬物的認知是會越來越深刻的,這個認知的過程包含了過去、當下及未來。

老子所教授的方法,是可以始終在當下來練習的,持續下來對于“道”會有特别的感悟,會從“道”來感知萬物。

注:文章僅為個人悟道修行的筆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