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暑假期間,家長帶孩子出門,如何讓孩子在公共交通上保持安靜,是件需要費心的事。
大點的孩子還好說,提前跟孩子講好,道理孩子也能聽進去。如果是幾個月的寶寶,那就沒辦法了。不僅道理聽不進去,而且小寶寶對環境的改變特别敏感,一有不順心就會又哭又鬧。家長在周圍乘客的白眼中度日如年,有些乘客,會毫不客氣地指出父母缺乏素養,任由孩子哭鬧。
那麼,帶小寶寶出門有沒有十全十美的辦法?即便寶寶不可控,也能将寶寶哭鬧對周圍乘客的影響降到最低?
一位網友就遇到了這樣的“高素質”父母。不過,她将這對父母的舉動發到網上後,引起了熱烈讨論。裡面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對父母的行為有點“過”,有點“作”。
帶6個月寶寶坐飛機,父母的“高素質”行為
一位網友發帖說,自己乘飛機時,碰到了一對十分“哇塞”的父母。
原來,這對父母帶着6個月的寶寶坐飛機,為防寶寶哭鬧吵到大家,他們準備了卡片,卡片上的話語溫馨有禮,體現出父母的高素質;同時還準備了防噪聲彈性耳塞和兩顆糖果。可謂是貼心之至。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頭一次坐火車時難忘的經曆。
那輛火車屬于空調特快,空間十分密閉。我坐的時程比較長,足足要十幾個小時。本來一路還挺消停,火車到了某一站時,上來一對老人帶個孫子。
這下好似捅了馬蜂窩。
這孩子特别調皮,在火車裡跑來跑去,大聲尖叫,爺爺奶奶一聲不吭。夜裡,我的夢裡都是孩子的尖叫聲。
因此,看到這對父母如此做法,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豎大拇指“真的很贊!”
但隐隐約約又覺得,如果換做是我,我未必會這樣做。
本以為這對父母的做法會一緻獲得高評價,沒想到評論區裡有不同意見。
會人為提高小朋友出行難度
有人認為,不懂事的小寶寶或者自控力較弱的低齡小朋友,跟父母出行時難免會有吵到鄰座的行為。這時候隻要父母肯做出安撫、有意幫小朋友改正行為就可以了,不必像這對父母一樣,大費周章地給全飛機的人都配上降噪耳機。
畢竟我們奉行“尊老愛幼”的原則,老人和幼童出門,周圍人多些包容和耐心,也沒什麼。
如果人人都以這對父母為道德模範,以後帶娃出門的父母是不是都得這樣?不這麼做了是不是就顯得自私、自我?
如果這種行為被大力倡導,父母帶娃出門就得先籌謀好久,做足“不影響他人”的準備,這就在無形中提高了小朋友出行的難度。
壓力到了經濟不充裕的父母這邊
他們這麼做,無形中提高了攜娃出行标準,給其他因為各種原因做不到位的父母帶來了壓力,比如經濟并不富裕的父母。
畢竟降噪耳機是需要成本的。
一位網友說,他每年要飛五六次,坐高鐵也要四五次,要是帶着娃每次都要像這對父母一樣,給周圍人配備降噪耳機,恐怕能養活此類商家了。
有餘錢餘力的父母可以如此貼心地為周圍乘客考慮,那經濟不充裕的父母該怎麼辦?
【話題讨論:帶娃出行時,為防娃哭鬧影響他人,你有什麼妙招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懂養育懂心理,也關注寶媽自我成長和家庭經營,力當媽媽們的貼心人。
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