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文學家不僅學識淵博,而且非常同情百姓們的疾苦。他們經常深入農村,考察鄉親們的生活情況,有時遇到百姓們揭不開鍋的時候,也會主動地解囊相助。
古代水利設施不發達,農業生産基本上都是靠天收,遇到旱災之年,隻能眼巴巴地看着田地裡的莊稼枯萎,一家人的生計卻成了大問題。清代一位詩人就曾親眼目睹過這種情況,他心中焦慮,于是便賦詩抒懷。下面分享清代李漁的一首七律,言辭激昂,筆墨酣暢,更彰顯出寬廣胸襟。
夏寒不雨,為楚人憂歲
清代:李漁
江風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應麥秋。
暑雨不多難望歲,密雲雖布轉增憂。
四方豐歉觇三楚,兩載饑寒遍九州。
民命久懸倉廪絕,問天何事苦為仇?
李漁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他從小聰明好學,凡事還喜歡刨根問底。有一次先生解釋“雖褐寬博”一詞時曾說:“褐,即貧賤人所穿之衣;寬博,即肥長。”李漁聽完卻感覺這種解釋有點不對勁,因為窮人的衣服應該短瘦一些,才能節省布料。
後來他走訪了山區的很多村莊,發現那些山民的衣服果然又肥又大。經過打聽,他終于了解到,由于條件艱苦,一件衣服白天裹身、晚上當被,所以才會将衣服裁剪得很肥大。李漁疑窦頓開,他凝視着一位老農身上補丁摞補丁的肥大衣服,頓時覺得非常傷心。
詩人一直非常關心百姓們的冷暖,這首詩就表達出詩人對鄉親們遭受災害後的憐憫之情。開篇就抒寫了一種極度的擔憂,“江風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應麥秋。”陰曆五月正是初夏時節,可是江面上卻寒風陣陣,作者懷疑天氣太過幹冷,好像到了麥子收割的時候。
作者用一個“疑”字,傳達出自己對氣候反常的憂愁。因為田地裡很久都未曾下過一滴雨,莊稼都顯得非常幹癟,鄉親們隻是幹着急,卻想不出辦法。
多年大旱,很多鄉親們顆粒無收,隻好背井離鄉。留下來堅守的也感到非常迷茫,作者更是焦急萬分地說,“暑雨不多難望歲,密雲雖布轉增憂。”這一年的收成估計是沒有指望了,大家望眼欲穿地盼着下雨,眼看天上飄來幾片陰雲,忽然又被風吹走了。
作者用“難、憂”二字,樸實而又充滿深情地表達了無盡的憂慮。他恨不能邀請後羿射日,更希望請來東海龍王降雨。可是這一切隻是幻想,天空中依然萬裡無雲,好像是要考驗大家的耐心。
頸聯轉而叙述更廣闊的受災地區,“四方豐歉觇三楚,兩載饑寒遍九州。”四面八方的農業生産都已歉收,三楚大地上就像燃燒着一團火;持續兩年多的幹旱,讓很多家庭度日如年,到處都是流浪的饑民,遍地可見幹枯的草木,讓人不忍直視。
觇(chān),觀望的意思。作者得知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嚴重的災情,他放眼寰宇,境界開闊,全詩的意境也得到了極大的升華。
作者在結尾更是悲憤地責問蒼天,百姓們的生活已經朝不保夕,老天爺為何要如此與世人作對?“倉廪絕”三字,極其形象地刻畫出旱災造成的極大影響,也委婉地傳達出作者具有詩聖那樣的寬廣胸襟,與那些隻顧自己享樂的王公大臣相比,實在是令人欽佩。
李漁的這首七律言辭激昂,直抒胸臆,既表達了對受災群衆的同情,也展現出一種責任和擔當。隻可惜他隻是一介書生,人微言輕,即使他的詩篇筆墨酣暢,也無法解決災區的燃眉之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