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财産價值幾何
2004年11月13日,20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賈斯汀·埃爾斯沃思在伊拉克遇難。
一個月後,其家人請求雅虎公司提供賈斯汀的電子郵箱賬号和密碼。
“我們希望看到他曾收發的信件,以此懷念他,這是我兒子留在世間最後的東西了。”他的父親說。
但雅虎公司拒絕了這一請求:
“雖然我們對死者的家人深表同情,但雅虎賬戶是不能轉讓的。本公司有明确規定,用戶連續90天未登錄服務器,雅虎将自動删除其全部記錄。所有雅虎用戶從最初就認可了這一用戶須知——用戶的ID和記錄在用戶死亡後将終結。”
這起事件在美國引發巨大争議,直到次年4月,在全國激辯數字遺産的輿論壓力下,雅虎公司才做出讓步,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将賈斯汀的郵件複制到一張光盤上交給其家人,而不是直接給出密碼。
雅虎再三聲明,雅虎郵箱是一種“私人交流方式,内容是個人秘密,不對第三方公開”。
數字遺産包括什麼?它含義寬泛,根據美國《連線》雜志的解釋,包括個人在電腦上的全部數據檔案,比如圖片、視頻、在各種網站注冊的賬号等。這些資産大多是人們在不經意間逐漸積累的,其價值似乎始終是一個未知數。
200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起草的《保存數字遺産憲章》對數字遺産做出如下定義:
數字遺産是人類特有的人類知識及表達方式,它包含文化、教育、科學、管理信息和技術、法律、醫學,以及其他以數字形式存在的信息,或從現有的類似模式轉換成數字形式的信息。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2011年,倫敦大學史密斯學院對2000名英國人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超過1/2的人擁有網上财産,包括付費購買的音樂、電子書和電子雜志等;1/4的人的網上财産價值超過200英鎊(今約合人民币1750元);1/3的人認為200英鎊這一數額已足夠大,應由親人繼承;1/10的人已将相關賬号和密碼寫入遺囑。
暢銷書《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馬斯·弗裡德曼指出,如今越來越多的交流以字節形式儲存在服務器上,卻沒有一個政府可以控制整個網絡王國。
當一個人死後,他的“字節”該由誰掌管?在後工業時代,我們必須擴展相關所有權的觀念。
按照弗裡德曼的說法,除了物質資産,一個人儲存在雲備份裡的照片、自制的視頻、購物記錄、App上購買的音樂、博客日記、電郵及社交關系等,與留下的房子一樣是其個人資産。
美國法學家迪文·德賽表示,探讨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第一撥使用網絡的人群,正在走向生命盡頭。
遺産如何處理
實際上,因涉及個人隐私、家庭倫理和相關法律,處理“數字身後事”,是一項非常棘手的工作。
在英、美、瑞士等國家,已有專門的公司幫助人們處理數字遺産。谷歌在2013年就首先開始支持用戶選擇數字遺産繼承人,這些遺産包括Gmail電子郵件、雲存儲服務和其他服務的數據。谷歌将這樣的繼承人稱為“非活躍的賬号管理者”。
遊戲賬号的繼承也有先例。2017年5月,世界著名遊戲公司暴雪宣布了一項新政策:當玩家去世後,賬号所有權可以由他人繼承。
在國内,由于網絡虛拟産品的遺産繼承問題比較複雜,目前還沒有系統的數字财産繼承方面的立法。
業内主流的觀點是依照《繼承法》,即具有人身性質的虛拟遺産不可以繼承,如即時通信工具QQ、MSN、網絡ID等;而沒有人身性質的虛拟遺産可以繼承,如網上店鋪、作品版權、遊戲币等。
針對繼承賬戶财産,支付寶和微信都曾專門做過正式回答。支付寶稱,“繼承人隻需要撥打客服電話,按指引準備相關證明給支付寶運營者,即可取出離世者的錢”。
如果不知道支付寶賬戶,也可以通過身份證号,查詢其是否有開通的支付寶賬戶。且隻要賬戶裡有餘額,花呗、借呗裡還有欠款,支付寶賬号就不會被注銷。微信的做法基本相同。
淘寶店鋪也能繼承。2013年,淘寶已宣布推出“離婚過戶”“繼承過戶”細則,以解決因夫妻離婚、店主去世等情況帶來的店鋪在分割和繼承上難以解決的問題。
那不能繼承的虛拟資産,将何去何從?實際上,很多網絡虛拟财産的所有權最終都通過注銷回收流向網絡供應商。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在我們注冊互聯網賬号時,都需要勾選同意一個用戶協議,很多人會忽視協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注冊用戶隻擁有賬号的使用權,賬号的所有權歸公司所有;用戶不能擅自買賣、轉讓、出租賬号。
例如,騰訊規定QQ的所有權歸騰訊所有,用戶隻有使用權。如果用戶3個月沒有登錄,其QQ号就可能被自動注銷,号碼歸公司所有。
微博同樣規定,若用戶連續90天未使用微博,微博有權回收用戶的昵稱和賬号。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在了,他生前又未将賬号密碼告知親友,那麼3個月後,他的QQ、微博賬号将因長期未使用被回收。
因此,對那些想要繼承親人賬号的人而言,最大的障礙可能就是沒法獲取密碼。沒有密碼就無法登錄,供應商也不支持親友進行“過戶”繼承。
把數字遺産寫進遺囑
數字遺産催生了一個新行業:數字遺産守護者。2015年,瑞士信息技術從業者托拜厄斯的一個朋友在車禍中去世,直到現在,托拜厄斯還能收到這個故友社交賬号發來的邀請函或是生日祝福。
“這讓我感覺很不舒服。”他告訴瑞士電視台,這是因為那些網站設置了自動發送功能。
不過,這讓他有了一個創業點——成立公司,專門保存和管理顧客的數據資料。用戶可以把密碼存在公司裡,并指定繼承人。“5年後,我相信會有很多人把數字遺産寫進遺囑。”托拜厄斯說。
新浪微博上專門關注逝者的賬号“逝者如斯夫dead”人氣很高,該賬号負責人林東平被媒體稱為“網上入殓師”。
他會把素昧平生的逝者的微博從頭到尾閱讀一遍,然後用幾句溫情的文字勾勒其生平,并撰寫“墓志銘”。
死亡究竟意味着什麼?
林東平曾這麼回答:“全球幾十億人口,死一個真的沒什麼。但後來我發現,一個死者的微博,就是一個世界。”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在CNN看來,互聯網不過是區區幾十年間發展起來的新生事物,相關的管理和數字遺産保存等一系列問題尚無定論。
但随着最早使用互聯網的一批人老去,這些由0和1組成的字節勢必超越數據,成為人們寄托感情的載體。
作者:江寒秋,來源:《讀者》雜志2018年第19期,原标題《數字遺産:互聯網的身後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